-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国人口问题论纲(完) -- 大黄
一、引子
西西河里最近在讨论人口问题,这是件幸事。人口问题作为一个公共话题在网络上引发讨论甚至辩论,这是今几年才有的现象,而西西河作为全球领先的中文论坛,在这一热点上出一些高质量的讨论,我看几乎是当仁不让的事情。小弟不才,在人口问题上略有涉猎,响应铁老大的号召,胡乱抛出一个小文,试图把玉引出来。
闲话少说,破题。人口问题作为一个问题要讨论,我看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讨论什么,其次是怎么讨论。人口问题很大,从学科建制的角度看,不光有人口学这样的专门学科,更有历史、经济、社会、环境、军事等交叉学科,可以谈的角度话题那是相当得多啦,罗列一下论题,正反派一哄而上,捉对厮杀,是一个思路,不过我却并不看好。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怎么讨论。这个问题既是有感于西西河之前的讨论而发,其实也是网络讨论的通病,那就是表态多,事实少;讨论目的不在于澄清问题,而在于自我确证,所以有人说,不要试图在网络上讨论真正的问题。我稍微有点不信这个邪,尤其在西西河这条洁净的河,我想斗胆试一试。我的基本思路,是把问题尽量集中到问题的核心部分,纲举目张,不在非核心的问题上过多展开;讨论的方法,以介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主,包括核心的数据,这些在文末会给出明确的出处。这样做的好处是,我肯定会有表述不清的地方,没关系,请直接读原始文献,甚至与作者商榷,我并不准备在转述的具体细节上陷入无谓的争论。
二、九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人口:人口转变
前文说过,我试图尽量把焦点集中到问题的核心部分。那这个问题恐怕不可避免地将是人口数量本身了,尤其是过去半个世纪的中国人口数量本身。即使要讨论人口结构,恐怕也仍然要建立在人口数量的前提之上。这通常被讨论者认为是一个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但事实上却未必。事情可能恰恰相反:在我看来,在所有关于人口问题的论争中,两方至少有一方(很多时候是双方)对人口数量这个基本的问题没有清楚的认知。所以,澄清这一讨论的前提,把争论建立在可靠的共识之上,在我看来就是不仅必要,而且必须的事情了。
讨论中国的人口数量,通常将九十年代之前和以后分开处理。原因有二,首先90年代前后中国人口在特征上有明显不同,简单得讲,90年代初是所谓“人口转变”的分水岭;其次,关于90年代以后的人口统计指标,还残存着若干争论,而90年代之前的人口统计数据本身,各方面并不存在明显争论,讨论起来比较省事。所以,将人口数量分90年代前后讨论,是必要的,合而为一讨论,有时会将混淆问题起来,甚至引发无谓的争论。
在开始讨论具体问题之前,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准确而完整地概括了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整个过程。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经历了人口转变的过程,所以以中国的这一过程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比较,也是必要而且重要的视角[1,2]。所谓“人口转变”,简单得讲,就是人口从“三高”,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到“三低”,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过程。人口转变的过程一般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总和生育率(TFR,Total Fertility Rate),即每个妇女终身生育的孩子总数。通常以总和生育率降低到更替水平(约2.1)以下作为人口转变最终完成的标志。总和生育率稳定得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意味着人口顶峰的上限已经确定。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上限只是一个最大的可能值,而真实的人口顶峰值总会比这个要小。通俗得讲,人口转变完成,意味着人口数“见顶”了,虽然这个“顶”要在若干年以后才达到,而在到顶之前,人口讲继续增长。
这么讲好像照本宣科,死板得很,其实不然。澄清这一核心概念,可以避免我们犯很多无谓的错误,举两个例子。比如河里有人提议,中国的最佳人口是30亿,抛开30亿到底是好还是坏不谈,在人口转变完成的前提下,这个人口不可能达得到,所以关于好坏的争论也就丧失了基础。再如,很多人以现在每年的人口仍在增长为依据,就顺着讨论未来人口不停得增长下去的前景,这种讨论很常见。我们看到,在人口转变完成的情况下,这个前景其实是不存在的,在这个前提下,有意义的是讨论人口以后将如何下降,而不是讨论如何增长。
返回到人口转变本身,进入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人口转变通常是以死亡率的先行下降,而出生率仍维持高位开始,这个阶段里人口将高速增长;下一个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但人口将继续增长;直到人口转变的完成,人口进入低速增长,直至顶峰后出现下降。这里面需要指出的是,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通常不会同时发生,后者通常要比前者晚若干年,表现出“滞后”的效应,战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过程更是明显体现出这一特点[1,2]。而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人口转变前期的高增长。指出“滞后”这一特点的普遍性是重要的,因为很多人评价这一时期的人口的时候,并不考虑做国际比较,甚至仅从政治的角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
有了对人口转变过程轮廓的把握,我们就可以进入对中国人口的具体分析。在此我引用了官方的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数据,作为讨论的基础[4]。在出生、死亡、增长率的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的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出生率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转变,这是在人口转变中承上启下的最为关键的一段(图1)。再看同期总和生育率的变化,会发现这也是生育率发生决定性下降的阶段(图2,转引自[1])。在此我提醒大家注意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具体得讲,这一转变,发生在实行严厉的“一胎化”政策以前。这是一个重要而又长期被掩盖和忽略的事实。这个事实恐怕很多人接受起来将会有困难,不过既然是事实那早晚都要面对,所以把这个问题明确提出来恐怕不是坏事。
人口转变的决定性变化发生在“一胎化”之前马上会引发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便是对人口政策在干预人口增长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关于“一胎化”以及之前的人口政策,利弊之辨都非常多,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这些辩论其实共享着一个前提,即人口政策对人口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错批了一个,多增三亿人”的著名口号就是这种逻辑的一个典型应用。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事实并非如此。人口增长率和生育率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大幅下降,对应的正是毛时代的宽松的人口政策。其次,既然人口政策不能解释这一人口转变的事实,那对之应该如何理解,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些不符合思维惯性的下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否构成对这一出生率、生育率自然下降的合理解释?传统的对中国生育文化的看法是否存在着局限?再次,应该如何理解“一胎化”以来的出生率、生育率的继续下降?这一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是在先前趋势之上的自然延续,在多大程度上与严厉的生育政策相关?正确估计“一胎化”政策本身的效果大小,恐怕是正确评价1980年开始推行的这一政策的前提。而如何理解这些问题,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理解9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一个基础,至少也是准确理解90年代人口特点的一个有效的参照。
[1] 李建新,涂肇庆,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的特征,《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2] 原新,欧盟人口转变与中国之比较,《人口学刊》2001.
[3] 于学军,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附录:
年份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954 37.97 13.18 24.79
1955 32.6 12.28 20.32
1956 31.9 11.4 20.5
1957 34.03 10.8 23.23
1958 29.22 11.98 17.24
1959 24.78 14.59 10.19
1960 20.86 25.43 -4.57
1961 18.02 14.24 3.78
1962 37.01 10.02 26.99
1963 43.37 10.04 33.33
1964 39.14 11.5 27.64
1965 37.88 9.5 28.38
1966 35.05 8.83 26.22
1967 33.96 8.43 25.53
1968 35.59 8.21 27.38
1969 34.11 8.03 26.08
1970 33.43 7.6 25.83
1971 30.65 7.32 23.33
1972 29.77 7.61 22.16
1973 27.93 7.04 20.89
1974 24.82 7.34 17.48
1975 23.01 7.32 15.69
1976 19.91 7.25 12.66
1977 18.93 6.87 12.06
1978 18.25 6.25 12
1979 17.82 6.21 11.61
1980 18.21 6.34 11.87
1981 20.91 6.36 14.55
1982 22.28 6.6 15.68
1983 20.19 6.9 13.29
1984 19.90 6.82 13.08
1985 21.04 6.78 14.26
1986 22.43 6.86 15.57
1987 23.33 6.72 16.61
1988 22.37 6.64 15.73
1989 21.58 6.54 15.04
1990 21.06 6.67 14.39
1991 19.68 6.7 12.98
1992 18.24 6.64 11.6
1993 18.09 6.64 11.45
1994 17.70 6.49 11.21
1995 17.12 6.57 10.55
1996 16.98 6.56 10.42
1997 16.57 6.51 10.06
1998 16.03 6.5 9.53
1999 15.23 6.46 8.77
2000 14.03 6.45 7.58
2001 13.38 6.43 6.95
2002 12.86 6.41 6.45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年鉴,2003》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以后要担心的是人口下降,如何保持人口规模的问题.
每年新出生人口数不能低于1500万,否则总人口就不能保证10亿。
63年前后出生高峰是三年困难时期后的恢复性增长,之后一直到72年基本维持五十年代水平。
之后的下降是因为文革中结婚的人少,绝大部分知青是回城后才结婚,这造成了83年前后的小高峰。之后才是一胎化的威力。
现在的出生率并不准,城市人基本上不愿生二胎,但许多农村人会生二、三胎,并且第二、三胎多半不报户口。我在农村有个亲戚生第二胎会走路了还未报,许多在外打工的就更不报了。
可以不报户口,但小孩总要上学的。因此小学生数应该是准确的出生人口数。
1998年的出生人口数是1600万,只是刚够维持10亿的人口总数。
文中提到的数学模型,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假定就是,人口增长是在没有明显外力干扰的情况下的自我发展.但中国的情况稍有不同.50年代鼓励生,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没法生,60-70年代上山下乡去了,很多人生育年龄相对传统年龄偏大,70年代以后,已经开始鼓励二胎,80年代以后就一胎化了.
这只是一个怀疑态度,没有具体数据支持,与兄商榷
DHXY的?问好!
献花,期待下文
自己网上查找吧,我们大家的条件是一样的.
这个和我的判断是一致的,就是从10年前开始,人口出生率出现了较大的下降。
现在我们城市人不愿意生,农村年轻人由于进城务工,也不愿意多生。这种现象不独
中国有,日本,韩国,台湾在经济转型阶段,都发生过生育率的急剧下降。这是一种
客观现实规律
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我国的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昨天,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由于我国小学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小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连年减少。2002年,我国小学在校生人数是12156.71万人,小学校45.69万所。到2005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1292.64万,3年时间降幅超过10%。2005年全国共有小学36.62万所,比上年减少2.8万所。
小学校数量的减少在2005年有所缓解,在2004年和2003年小学校每年减少的数量都在3万多所。在农村地区,原来分散在行政的小学校被取消,孩子们都迁到了乡镇中心小学的寄宿制学校。在大中城市,中小学撤并在前两年进入了高峰。原来在校生人数少的基础薄弱校新近合并入优质资源校。以北京为例,平均每年撤并的学校都在百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