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科学院纪事 “小皇帝”溥仪 -- 萨苏

共:💬42 🌺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科学院纪事 “小皇帝”溥仪

萨爹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为人有些谨小慎微。他的身体本来不错,但七十年代啃长城0520等几个艰苦项目,加上萨娘不在北京,工作之外还要兼顾两个孩子太辛苦,于是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生病。前面说了他的性格,谨小慎微么,这一病,有些“升官发财”的机会摆在前面,他也不为动心,理由倒不是清高,而是怕身体出问题,决心好好调养。那是他事业的一段低谷期,持续了有四五年的样子。

这一点与他一些同事干活不要命的风格大不相同,然而不能说他是错的,他的好友中颇有几个原来身体很好的已经英年早逝,如钟家庆龙瑞麟等,而当时疾病缠身的萨爹,今天却是天天跑颐和园圆明园散步,悠哉游哉拍照片呢,要我来挑选,还是宁愿要这个“不思进取”的老爹。

对萨爹这一做法,萨娘极力支持,用八路的话说,是一个拉后腿的落后分子。有一次当时的四通总经理沈国君先生来谈,沈是萨爹的同学,为人正直可靠,帮他的忙肯定不会有多余的烦恼。老爷子似为所动,萨娘怒道:“你不要命就去干!”于是作罢。那天萨对萨弟悄悄说 --- “得,好好一条汉子,毁在咱老娘手里了。”萨弟答曰:“是啊。。。” 活没说完,冷不丁发现萨娘正横眉立目站在身后,于是俩小伙儿立马一块儿开始肝儿颤。。。

此事记得真切,盖因为萨娘发了脾气。萨爹萨娘两口子虽然都不思进取,却是相敬如宾 -- 有人说夫妻俩如果被迫分开几年,以后往往就感情特别好,萨爹萨娘被文革弄的两地分居过八年,也许这是两口子不打架的原因,但是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试验的好。他们在院儿里属于绝对的模范夫妻,这两口子打架,别说外人没见过,我这个当儿子的盯了二三十年,也就这么有限的三两回而已。

不过,按照萨娘的回忆,两个人交往的时候,倒是真的打过架,而且差点儿因为这个分了手。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萨爹和萨娘约好会面。一般来说约会么,总是男生先到,女生要迟到一点表示矜持的。这萨娘是个学工的,学工的女生多半性子粗疏豪爽些,于是没那么多讲究,居然早到了一刻钟。早到就早到了吧,此人还有个毛病就是好动,让她站十五分钟不动地方那简直要命,旁边有个卖水果的,于是萨娘(那时还是孙家二小姐)就买了一斤,还难得体贴的想等萨爹来了给他也尝个鲜。

李子买好,二小姐挑了个大的,用袖子一擦就要往嘴里填 – 说来有趣,看萨娘当年照片,是一典型的淑女,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呢?还要说那句话,学工的么,几年工科学下来,开拖拉机出去实习连人家老玉米都偷,这淑女也就剩下照片上那点儿影了。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影飞驰而来,一巴掌打在二小姐手腕上,李、字当场落地。错谔中抬头一看,正是萨爹。此人刹住车,对着二小姐训道:“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东西你也吃?!”

萨爹一向温文尔雅,忽然发脾气令人吃惊。但二小姐又哪里是吃素的,惊讶过后便是火往上撞 – 嘿,我吃什么你都要管啊!这大庭广众的,还没嫁给你呢就这样猖狂!二小姐当时就蹦起来了。

后面的版本有好几个,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有说萨的舅舅正好路过看见,过来给拉开,教训了萨娘一顿,就此了结(萨爹版),有说萨娘摔了李子就走,扬言要吹萨爹登门再三道歉保证才算结束(萨娘版),有说萨娘摔了李子,从自行车夹袋里抽出一把大扳手追得萨爹满街跑(萨一个当作家的舅舅所说版本,我认为最不能信,野蛮女友绝没有提前三十年问世的道理)。。。

求证于萨爹,问急了,老爷子顾左右而言他,道:你知道么,你妈,用唱戏的说法,那是“抗旨”啊 – 那句‘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话是溥仪亲口说的,所以印象比较深。

哪个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呗。

您还见过宣统皇帝?

是啊,一九六零年,我从北大毕业那年。

经过萨爹一讲,才知道分配到科学院,和萨九十年代到机场一样,都是要先下去劳动一段的。不过萨的遭遇可比萨爹惨多了,我是到机场外场推了三个月飞机轮子,风里雨里,白天黑夜,萨爹他们呢,是到科学院所属的植物所劳动三个月,摆弄摆弄花草,满文雅的活呢。看得出来,院里安排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去植物所劳动,并不是想让他们“在烈日下燃烧青春”,也是别有一番良苦用心的。

没过几天,安排他们到香山植物园去参观,院里派了个干部姓崔的带他们。

北京香山植物园,今天也是北京人周末出行的一个休闲地点呢。不过科学院植物所的植物园虽然也在香山,却不是今天大家常去的那个,那个是北京市所属的,里面有山有水,面积广阔。植物所的植物园与它相邻,但属于研究性质,面积小多了,可是珍贵植物的品种十分丰富,别有一番天地,植物所的领导让各所的年轻人去看看,大约也有一点炫耀的意思。

中午,就在植物园的食堂吃饭。萨爹他们这一桌六七个人,有一个植物园的老工人陪着。

本来应该食不言,寝不语的。但那位崔干部大概习惯了随时做思想工作,所以一边吃,一边说,一边比划,虽然话题不着边际,可是很热闹。以后崔先生经常带队出去,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位虽然一边说一边吃,但吃下去的东西比每个人都多,也是奇人。这张嘴实在了不起,于是大家背后给小崔先生起了个不太雅观的外号,这是后话。

萨爹正听着,那老工人踢踢他的腿,示意他看旁边桌上。萨爹抬头看去,只见那是一个五十几岁,戴眼镜的人正在吃饭。莫名其妙中听到老工人小声说 – 那就是溥仪。。。

这下声音不大,但几个学生都听见了,于是都转头去看,有没太听清的,别人赶紧告诉他:溥仪,溥仪也在这儿。这下崔干部也注意到了,也转过头来看。

几个人都看,后来转到自动化所工作的王斌龙研究员眼睛不好,还赶紧的擦眼镜,溥仪发觉了。大概早已经熟悉了这种好奇,很随和的冲大家笑笑点点头,然后接着吃饭,那意思大概是 – 你们愿意看就看吧,我又不是蝈蝈。

大家也回过头来点头致意。

萨爹后来说,如果不是文革,溥仪应该可以长寿的。他当时看到的溥仪身板强壮,大口的吃饭菜,一会儿工夫,就吃下了两个大窝头。这一点昨天我曾经特别和萨爹核对过,我问他溥仪吃的是不是馒头,他说不是,是窝头,六零年是困难时期呢。萨爹还开了个玩笑,说数学所食堂当时也是卖窝头,还有个好名字,叫作“蝴蝶落在金山上”,原因是窝头上面还粘一个枣。原来以为溥仪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普通公民”生活上总是会有特殊的照顾,看来并非如此。而从《我的前半生》看,和清朝末代几个皇帝一样,早年溥仪身体很糟糕,这时候强健如斯,真不知道他不当皇帝对自己算不算一件好事。

几个人都没有上去打招呼,别人什么理由不知道,萨爹说自己是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才好。北京人都背地里把溥仪叫做“小皇帝”,面对着五十多岁的“小皇帝”,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叫。看完了总不能老看吧,那多不礼貌,于是大家都勉强的收回“恋恋不舍”的目光。崔干部也意识到这样有失常态,于是,接着“侃”。

但这“侃”就有点儿不自然,崔干部背对溥仪,大概是觉得背后有一个“皇上”总是心里发虚,说一句话,老回头看溥仪一眼 – “这个 -- 植物啊”(回头)“最有用的—”(微微回头)“就是粮食”(回头)“粮食 -- 都是好东西”(手向下按表示肯定,回头)“水果,也,很好”(回头)“但是—”(微微回头)“有的吃多了也--不好。”(回头)

本来口若悬河,忽然变成了点点滴滴的间歇泉带摇头鸭子,大家都有些忍俊不禁。等他说完这句话,再回头看的时候,溥仪已经吃完了,拿了饭盒,站起来(老有人这么回头看,大概他也有点儿不自在),听到最后一句话,笑笑说:“对阿,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么。”

说完,又点点头,走了,他走得不快,一直走到大门出去,不再回头,让人有一点儿孤零零的感觉。

一众人的目光跟着溥仪走出了门,才转回来看崔干部。崔干部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 “对,对阿,李子树下埋死人么。。。”

后来,才知道那时候溥仪就在香山植物园工作,但他是在北京香山植物园工作,顺便来吃个便饭呢,还是实际在科学院植物所的植物园工作,至今我也没有找到答案,如果有知情的朋友,还请告知。而他这句谚语,是随口说起,还是在植物园工作受了“熏陶”,就更不知道了。但“皇上”说的话毕竟不同凡人,萨爹那个谨小慎微的性格,对李子的可怕算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这样,“皇上”一句话,几年以后萨爹忽然想了起来,结果引发了一场袖珍战争 -- 瞧这时候挑的,要晚几年还有我能给劝劝架不是?

这。。。也不确切,二小姐要真的满街抡着扳子追萨爹,估计老萨连在这儿码字的机会都不会有了,还谈哪门子的劝架呢?

一时惘然。

[完]

关键词(Tags): #溥仪#植物所#香山#李子元宝推荐:四月一日,一直在看,
家园 哈哈,sofa!花!

忽然想到“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句话的民谚风味儿很浓,皇帝在宫里是不大有可能听到的吧。

这么说来,不当皇帝还能长知识,对溥仪也是一件好事吧。

家园 板凳花!

一般来说约会么,总是男生先到,女生要迟到一点表示矜持的。

唉,才明白啊-------

家园 沈国君?后来呢?

据说有一年四通开会,飞机出事了.后来万润南走了,派了个老段,于是四通开始衰了.

家园 几个版本这部分都一致啊,

李子买好,二小姐挑了个大的,用袖子一擦就要往嘴里填

家园 【原创】我1995年6月x日去过香山植物园,那天周六

某些人看看日期又提醒少去公共场合,于是从中关村骑了一个多小时去植物园。

到了离香山约两三公里处,植物园到了。当时人不多,小的植物所的就在大的北京市的对面,一街之隔。大的在街北,小的在街南。大的是大铁栅栏门,向南,可让大汽车走;小的是中国传统的一正两旁的带翘沿的门,还有红柱子,向北,只是没琉璃瓦。大植物园的门在小植物园的门西边100多米,那里马路加宽还有个拐弯,不过是个钝角弯,并不大。

大的里头有山有水,有人钓鱼,不过养的花除了月季,玫瑰等蔷薇科的就剩5月份已经开过了的牡丹芍药(芍药科?),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当时还在培育抗旱草坪。

小的有钱买票也可以进去,与大的一个价。拿出科学院的工作证,俺和太太(俺俩同系同专业不同年,在同一所不同研究室)随便给了点钱就进去逛了个遍。看见铁树雌雄都在开花,旁边的标牌上写的是一个花期50,另一个60年(我记不得哪个是哪个了),反正挺不容易碰上的,尤其是一起开。俺太太当时就说,估计你该有个啥狗屎运了。第二年,俺去了新西兰,开始了10年周游列国生涯。

当时离动物园不远,也有一个植物所的小植物园(植物所就在边上),那个就比较得意了。拿着工作证也不让进,说道:“只有植物所,遗传发育所和微生物所的工作证才行,不然让你们所科研处开介绍信来!”

家园 洋插队哈.

从咱伟大的社会主义首都北京溜到了10年前的新西兰.. 反差应该比当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的城乡差别还打吧花燕兄.

家园 反正我老爹老娘近50年前就干过支援边疆的壮举了

我老婆父母也是,只是支援另一处边疆

家园 显然不是那三个所的,牡丹芍药是毛茛科的
家园 我觉得几大版本可以如下串之,就妥帖了

先闹(萨娘版)再追(萨舅版)再劝(萨爹版),

以读历史的角度来看,

许多事都是确实发生的,春秋笔法,不过是删削而已,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家园 我写了那么多本专业的人物,MM居然还想不出

我是哪个所的?估计老萨早就知道了。

家园 当然早就知道了呀

哼哼,纯工科的声学。

家园 是啊是啊,那才有可读性呢

不过这工作不宜由老萨来完成不是?

家园 糊涂了

纯工科的声学

声学就声学,还纯工科?那啥是理科的声学呀?

家园 纯工科是我乱加的

我理工科脑子极其缺乏。高中物理能考十几分的人。唯一遗憾就是因此读不了地理专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