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好玩的图片 -- 坏坏哥
神奇图片测试你的心理承受力~~
据心理医生说,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
美国曾经以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他看到的图片是高速旋转的,
而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看这幅图片是静止的
你看见婴儿了么?(还看到什么呢?)
雨后彩虹:前后伸伸头,左右挪挪头,天哪!好美的彩虹!
眼光注视哪一块,哪一块就会停止
万花筒:图动还是心动?
双眼注视着中间的圆圈,头快速地不停地上下左右晃动,你会看到......
静还是动?
色彩的迷惑:前后伸伸头,左右挪挪头,天哪!图在动!
闭眼的女人:盯着这个女人看,她的眼睛会突然睁开!.
一定要聚精会神地盯着中央的十字看,你会发现,周围紫色的圆点渐渐淡下来,
甚至消失。最后只剩下一个绿色的圆点在那里转! 真的很神奇啊!
什么道理?
尤其是似动。所有这些引起错觉的图像都跟一门叫“心理物理学”的学问相关。
哈哈 花花
最后一幅图的效果,是由视觉皮层的红、蓝神经疲劳造成。
我们有分别对红绿蓝三种波长敏感感光细胞,组成彩色视觉,灰色是由红绿蓝三色共同组成,紫色则是缺乏绿色波长。由于紫点长期触发红蓝(感光细胞所对应的)神经,但绿色神经被触发的很少,所以红蓝神经很快疲劳,逐渐恢复到看灰色时的常态,而绿色对应的神经却疲劳得较慢,结果紫点会变灰(在人们看来是消失),而紫点闪动成灰点时(即在原本的红蓝里添加绿色)看起来却是变绿了(绿细胞还没疲劳嘛),这就是基本原理。
由于视觉皮层的神经是直接对应视网膜上特定位置的感光细胞,所以眼睛必须盯着一处观看,紫色长期落在视网膜同一位置,才能使特定的神经长期发出信号,从而使其疲劳。眼珠乱动的话,同一个紫点就会变成由其他未疲劳的感光细胞和神经来处理,效果就会消失。
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推出:
1.无需闪动的灰点,就算把图改成静止图片,只要你盯着一处不动,紫点也会消失,当然,绿点是不会有了。
2.不一定要盯着中间的十字,盯其他地方(如右下角的logo),只要确实是盯着不动,效果也是一样的。
大家可以验证一下,我说的是否正确。
背景的灰色是由红绿蓝三色共同组成 红绿蓝色神经都被触发吧 都疲劳了 看起来也还是灰色是为什么啊
还有就是什么叫做"恢复到看灰色的常态"啊 如果把底色换成绿色的话 按照原先的步骤 看到的就只是一个绿色的背景还是绿点在一圈灰点上移动呢 主要不是太明白为什么红蓝神经疲劳后 为什么就看到的是灰色
人的彩色视觉是靠分析三色视锥感光细胞的输出差值而形成,比如说若红色感光细胞的输出比其他两种细胞多些,那就会看到偏红的颜色。盯着灰色看,三色感光细胞的疲劳速度是相同的,没有输出差值,故灰色不会无端变成其它颜色。
"恢复到看灰色的常态"是指看紫色时红蓝细胞受刺激更多,初始输出较高,因此更容易疲劳,输出会随时间下降,绿色受刺激少,疲劳得慢,输出下降得也就缓些,这样红蓝与绿的输出差值会越来越少,当减少到没有差距时,看上去就是灰色了。
如果把底色换成绿色的话,最终结果应是你会看到绿色背景上的紫点变成灰点,并且有一个比背景绿灰度更低(更鲜艳)的绿点在闪动。之所以更鲜艳是因为盯着紫点看的红蓝细胞比周围盯着绿背景看的红蓝细胞更疲劳,敏感程度更低,因此该点变绿后有关红蓝细胞的输出要比他们周围的红蓝细胞少些,看上去那点绿色中的红色蓝色元素似乎更少,也就更鲜艳一些。
献花~
那不是所有的颜色定点看得足够久都归于灰色了? 为什么不会是黑白色呢 黑白灰都是saturation等于零 只是brightness (R+G+B)/3不一样 那么表示神经疲劳程度会有一个极限值? 若一直衰减不就成黑色了
仔细想了想,发现前面说会变成灰色云云,其实有点想当然了。
我前面说的这个很可能是不对的。
应该说,盯着绿色看,虽然绿色细胞会疲劳,但首先输出的下降应不会无止境地降到零,而是仍会高于其他颜色的视锥细胞(当你仍盯着绿色时),其次大脑可能有跟模式识别(pattern reconition)系统相呼应的补偿机制修正感光细胞疲劳的误差,使脑中形成的影像不至于明显地降低饱和度(变灰)。因此视锥细胞疲劳的效果只有在观察范围内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比如突然转看白色背景),触动模式识别系统重新构图时才会显现。
我不是专家,以上解释有很多地方纯属猜测,但这应比变灰合理得多,原因如下:
一,如果变灰是真的,不光是紫色点,绿色(或其他任何颜色)的背景也会慢慢变灰,这种现象从未被观察到。
二,仔细观察下,绿色背景下的紫点是变成背景色消失而不是变灰。
那么,紫点的消失其实与color aftereffect无关,只有闪动的绿点仍可以用color aftereffect来解释。
最后的问题--紫点为何消失?原来还有一种illusion叫做fading dot illusion,这个我本来知道,但就是没联想到它头上。fading dot illusion主要是跟视觉处里中的边缘识别机制(edge detection)有关,对于一个没有明显边缘的点,大脑很容易将其忽略掉,并以周围的颜色覆盖之,有点像对盲点的填充。有兴趣可去这里体会一下,请盯着网页中央:
http://www.bu.edu/smec/lite/perception/fadingdot/new.html
显而易见,最后一幅图中的紫点正是没有明显边缘的点,因此会引发fading dot illusion进而消失。如果这一猜测正确,那么作一幅图,用同样的颜色,但把每点的渐变边缘改成明显的线边缘,则它们将不会在视觉中消失。
今天没时间作图,有兴趣的不妨自己作一幅试试看。
我光问问题 不尝试解释 似有抬杠之嫌 对这个基本一无所知 所以只提得出问题啦
我比较同意这次的解释 大脑应该有相关的补偿机制 如果真的有视觉疲劳一说的话 这个补偿应该是和疲劳的函数有关 存在某个阈值 高于这个值的变化不能被补偿所弥补 紫点的消失是由于fading dot illusion所制 我去体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