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水寒)老有所养,谁来养? -- 东东山

共:💬18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转载】(水寒)老有所养,谁来养?

http://www.zgjjzk.cn/document/2004/200442/cz01.htm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现在的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不生孩子其实是种自私的表现,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社会角度出发是危险的。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正确吗?当然正确。下一代年轻人即使有些缺点,对老年人有些“不孝顺”,但没有他们的话,老年人一点养老保障也没有。现在计划生育再不停止,以后社会问题将很大,还不计算独生子女因为“众星捧月”效应培养出来的孤傲、狂妄、自私性格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谁来养活庞大的老年人口?

有人说现在存钱,今后自己养活,但存的钱不过是一张纸,今后谁来将这些纸换成财富?有人说以后有退休金,但退休金也需要年轻劳动人口提供。表面上看,未来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养活七口人(假设只养活双方父母和自己以及独子的话),事实上远不止七口人!因为还有一些没有小孩的老人也得由社会供养,还是得通过增加税收到全部年轻人身上,间接还是年轻劳动人口养。

从国家角度看,老年人口比例不能太大。我们这个群体今后需要下一代养活,一旦下一代人口太少,我们这一群体所持的社会股票就会贬值,甚至成为废纸。比如说,本来100个年轻人养活20个老年人应该没有问题,但今后是20个年轻人养活100个老年人,就算这100个老年人存了一大笔钱,但需要这些年轻人才能转化成消费用品,还是要靠这20个年轻人的劳动。

因为社会承担了很大部分供养老年人的责任,个人少了后顾之忧,给人一种“不要靠年轻人养”的假象,现在有人不愿生育小孩了。要是大多数人都这样的话,其实是种自私的表现,一方面不想承担抚育小孩的责任,一方面又想将现在的财富长期保值甚至升值,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个人角度看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可以实现,但从社会角度出发却是危险的。因此不仅要生孩子,而且要适当调整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与自己所生育的小孩脱钩,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否则社会非常不合理,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给那些多子女家庭适当优惠是合理的,但还不够,还不足以弥补他们养育小孩的付出。单身人口多交了很多税,多孩子家庭免税,中小学免费。你以为多孩子家庭赚便宜了?他们付出的更多。美国政府是明智的,并且也有能力这样做。中国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都还不是纯粹的国家义务教育,而且北京等城市不但享受较高的教育条件,反而分数线远比农业省份要低,造成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现在的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既然有这样的好事,又不要承受养育小孩的负担,又能有养老保障,为什么还要生孩子呢?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初期,政府鼓励集体化,在统一食堂里吃饭比自己家里还要好,有这么好事情,都一窝蜂加入集体化。结果呢,出现大的饥荒,谓之“自然灾害”,不是人灾又是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是老有所养,但在年轻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养呢?

家园 清贫的老年和的沉重的社保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今天联合公布最新完成的一份题为《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老龄人口巨潮,老龄人口的激增甚至可能危及经济发展,给公共预算和大家庭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同时老人寿命的延长,将中国承受的负担将更为严重,平均每位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的日常照料與醫療成本開支等於65至79歲老人的14倍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因體弱多病需要經常性特別照料的比例等於65至79歲老人的5倍左右。

《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浪潮令人瞠目”。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比例接近40%。

在 2005年2月14日的焦点访谈,社会保障部郑斯林部长说了,现在的养老金是现收现支。收上班族的养老金支付老人的退休金。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采取的是“现收现支”的筹资方式,即从现有在职人员那里筹集资金,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从而形成“下一代供养上一代”的社会契约。

这样的社保制度需要两代人的人口数量保持相当的比例。下一代不能比上一代少,不然就会入不敷出。

现在领养老金的人是4000多万,劳动人口为7、8亿。但是“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并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在扩大”。(注1.)

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多人,(注2.)老年人口规模增加了十倍。而年轻人却因为计划生育成倍地减少。

显然,我们上班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将来难指望拿回来了。将来的退休养老是个大问题!

计划生育实际上是强制的一胎化政策。撇开其违反人权法治原则不讲。单说它强制2个生1个的政策。4个生2个,2个生1个。导致年轻人口呈几何倍数减少。

也就是交纳养老金的年轻人就会呈几何倍数减少,而相对的老年人却呈几何倍数增加。靠“下一代供养上一代”的社保注定要破产。

关键词(Tags): #养老#计划生育
家园 (资料)日本大举增税 应对老龄化挑战.txt

日本税收委员会表示明年对所得税进行彻底改革,以改善它所认为的日本糟糕的财政状况。在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债务利息支出)5%以上的背景下,这个影响力大的委员会提议进行全面改革,旨在限制避税行为,并将更多人纳入税收网。

委员会主席石弘光(Hiromitsu Ishi)对《金融时报》说,如果日本想接受社会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就必须立即改善征税方法。“民众想要更好的服务和慷慨的社保补助,但同时希望降低税收,这是不可能的,”他说。

有人批评说,日本财务省应推迟实施提高税收的措施,直至日本经济更为稳健,但财务省对此提出反驳,称它必须尽快恢复财政纪律,部分目的是让债券市场放心。

税收收入减少和社会保障开支上升目前迫使政府发行债券,以支付逾40%的政府开支。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日本总债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60%,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

石弘光先生表示,如果日本想避免削减公共服务的供应,日本最终将被迫提高税负,从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36%的比例提高至50%或更多。

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将在明年研究该委员会的提议,包括将最高税率从37%提高至40%,以及把更多人归到中等纳税等级一类里。

据该委员会称,约80%的工薪工人只缴纳10%的税收。该委员会想将其中的更多人纳入中等纳税等级。该委员会也在大力要求打击家庭主妇、退休人士和所谓寄生单身族的减免税。寄生单身族是指那些30岁后还与父母住在一起的人。

------------------------------

附:

2001年8月,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有关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迅速老龄化趋势将引发劳动力减少、储蓄率降低、消费下降以及老年人福利负担加重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从而使国家长期陷入经济衰退。

  或许日本是一个典型个例。“人口学界公认,人口老化和劳动力短缺是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如此告诉《财经》。

  据乔晓春介绍,日本之所以十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生育率下降是一个因素。日本当年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生育率下降比中国目前的速度还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妇女的平均生育数是2.0,到1992年降到1.5,目前为1.29;2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年龄只有30岁,现在是42岁。到2025年,日本人口的中间年龄将超过50岁,近30%的日本人将是65岁以上的老人。

  于学军博士的研究发现,日本的人口老化与经济衰退几乎同时出现,高度相关。1970年日本进入老龄社会,恰在这之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从统计数据上来看,1970年-2000年间,日本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21%,1980年-2000年间仅为2.6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劳动价格的提高,日本1990年-2000年之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仅略高于1%。

  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导致经济减速,是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发展过程。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由此提出警示:“近期中国总体上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出现。尤其是劳动力相对高龄化快速发展,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活力。”

  他解释说,所谓劳动力的相对高龄化,指15岁至64岁成年劳动力群体中,50岁至64岁人口所占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说明劳动力高龄化越严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步入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代”,即“人口获利期”,其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高、老年和少年等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低,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该趋势至今已持续20多年,已近尾声。

  专家估计,“获利期”过后即转入“人口负债期”。从现在算起,六年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转而下降,2030年以后下降尤甚。人口结构的劣化,显然会给中国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家园 【文摘】夕阳下的阴影

http://club.cat898.com/newbbs/printpage.asp?BoardID=5&ID=586861

我国经济在未来20年内只要不出大的乱子都会持续增长;问题只是快慢大小而已。这一点的基本决定因素是我国未来二十年内的人口结构。我国现在正躺在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年轻化的大床上。很多人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洋洋得意,好象这将永远继续下去。但我国现在即使有最优良的经济表现也不应使我们忘乎所以,因为我国此时杰出的经济表现的根本在于计划生育造成的短暂的良好人口结构。20年后我国就将遇上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老化问题。

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将面临的发展状态和人口老化状态----中国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又曾经实施激进的生育控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又处于急剧变革上升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预期也将普遍提高。人口老化问题将在我国经济爬坡爬到一定高度时才渐渐呈强,其连锁负面反应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拖拽作用难以预测。如果说我国经济发展在九十年代以及未来约二十年间总能逢凶化吉,一往直前,到2023年(63年出生的满60岁),我国的发展则有可能四面遇敌,左支右绌,促襟见肘。我国经济到2030左右可能会因人口老化而停滞乃至倒退,各种社会问题会因此相继爆发,我国的危机承受力可能达到极限,整个社会可能全面崩溃。人口老化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陷阱。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只可用“劫难”来形容。

  我们且取63年至74年12年间的人口为一断层。在此12年间,我国人口出生为一高峰期,共出生三亿。平均每年两千五百万(参见91年后至今出版的任一中国统计年鉴)。出生最多的是63年和69年,都超过两千七百余万。当这三亿人到了生育年龄,即从87年开始,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又有所增加,但也都在两千四百万五十万以下;每年比其父母辈少两百余万。等这三亿人进入六十岁(当然,一部分人活不到60岁),即从2023年开始,我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就会突显出来。

  看看联合国人口署关于中国人口的预测,我们就知道中国人口结构在1995年到2010年是多么完美,而2025年到2050年是多恶劣。1995到2010有近一半的人口(百分之四十八强)在此期间处于人生创造的高峰期。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使这一期间的整个社会抚养负担较轻,而又由于这批人(60年出生到90年出生,在2010年为20-50岁)大半是猛生的一代,其赡养负担也相对较轻。这种良好势头将保持到2022年(如果退休年龄定在60岁)。未来50年中国人口结构的基本趋势是:20-49岁间的人口(即处在“免费使用期”和高效创造期的人口)从95年的48.5%,下降到2010年的48.2%,再降到2025的40.2%,到2050年的35.7%;与此同时,50岁以上(进入高保健,低创造或无创造力期)从95年的17.0%升到2010的24.1%,再猛升到到2025年的35.3%,继续升到2050年代的42.5%。虽然各个年份人口结构略有波动,但此表抓住了我国人口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另外此表以50岁为限也颇为合适,因为大多数中国人过了50岁就过了创造力的高峰期;即使还能继续工作,但其创造力,进取心均趋弱,保健费用也将急剧升高。

  Age 1950 1995 2010 2025 2050

  0-4 13.7% 8.5% 6.7% 5.8% 5.3%

  5-19 29.6% 26.1% 21.0 % 18.7% 16.5%

  20-49 41.0 % 48.5% 48.2% 40.2% 35.7%

  50+ 15.6% 17.0% 24.1% 35.3% 42.5%

  (此表根据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to be published):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 Edition. New York (Data on CD-ROM)之中国人口预测表演化而来(人口数换算成百分比)。数据涵括中国大陆及香港。)

  未来五十年中国将成为经济超强有许多问题不知何时冒出---如战争、流行性疾病、天灾人祸;但有一个肯定要按时出现的就是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可能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的预言成为笑谈。人口老化对社会的进步发展的制约作用繁杂多重,明显的有:

  1.劳动力萎缩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不仅有低级的劳动力还有相当高级的劳动力。充足多元的劳动力使我国今后至少15年内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无人能敌。但今日过剩的年富力强的劳动力,配以极端的生育政策,就意味着在二十年后我国会有过多的丧失工作能力的老人---体力劳动者到了老时没有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脑力劳动者也多半因知识老化赶不上技术更新步伐而丧失劳动力。中国未来还会有庞大的人口,但具有劳动创造能力的人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劳动力相对萎缩。劳动力萎缩则会导致劳动力价值增高,生产成本增高,进而导致我国国际竞争力严重削弱。

  2.社会负担加重

  人口老化会使我国社会赡养负担超前繁重。老来百病生;人一生中百分之九十的生病期将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而老人到了一定时期就只消费不在生产----即使是我们让60岁以上的人继续工作,这些人的维护费用和使用成本都很高。在2030年后,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将达到较高水平。这也意味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及医疗成本的提高---当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时,很多病根本不寻医。如现在农村大多数地区农民,得病就等死,很少求医。但当人们生活水平到一定程度,人们将更加珍视生命,社会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国家人力资本的很大部分将不得不用于这种纯消费性的服务上。赡养超比例的老人并为之支付医疗费用将成为巨大的社会负担。这将大大削弱整个国家国民对生产创造的投资。

  3.消费不足,打断经济运转链条

  人口老化即意味着未来整个社会的消费将减弱。一个社会有太多的老人必将使无数产品失去市场,从而威胁到我国无数厂家的生产销售循环,打断生产循环链条。总的说来,老人对自己未来创造回报期望减少,其消费趋于消极。旧鞋子没有穿破以前不会买新鞋子,该更新换代的电视机老人也撇扫帚自珍,舍不得换;新开发的产品更别指望老人掏腰包。而20年后中国的整个工业创造能力将会大大增强,中国产品将使世界相关产品市场饱和。我国大部分工业产品最大的市场还应在国内。有时失去一点点市场份额就会导致许多生产者无以为继;而中国的生产者的国际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市场的规模效益。当整个国家有十分之三甚至更多的人突然不再购买曾经购买的某些产品时,许多产品的市场规模将大大缩小,从而导致许多生产厂家的生产利润大大削弱甚至完全失去。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就会出现。

  4.整个社会进取心减弱,趋于保守

  老人多不可避免地趋于保守。一个社会有过多的老人对社会的变革极为不利。世界形势变化万端,任何社会都必须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新形势。如到2030年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发展,正如现在提倡“年轻化”一样,届时不得不提提倡“老龄化”----即留任许多老人。而社会上有了太多的掌握一定财富甚至权力的老人,社会各个层面将会做出许多不利于变革,不利于提高我们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从而严重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因为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社会发展状态特殊,人口老化所带来的许多问题现在都无从预料。但人口结构优良不一定会带来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老化也不一定绝对破坏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一切都在于我们准备是否充分。“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现在就尽心准备,则可有备而无患。

  为应对人口老化,我们现在即必须做的:

  1.“超前”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超前的教育投资会使我国顺利躲过这人口老化这一劫。我国必须从现在开始,激进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各级学校要往极限扩张---普及12制义务教育;让大半适龄青年能上大学等等。在2025年以后,我们不得不推迟退休年龄以补劳动力之不足。但老年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具有知识与技术的老人才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而让未来的老人具有知识与技术则只能从现在的教育着手并在未来积极推进终身教育。

  现在大学扩张招来很多非议。但要知道,我国激进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是为了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也是为了推迟大批年满18岁的青年拥入社会从而减轻低级劳动力的过剩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蓄人”---即使大量大学毕业生因种种原因在毕业后数年都找不到合适工作,我们还是必须坚持大学迅猛扩张。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不再只根据我国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而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期需要来培养人才。我国人民要跻身世界工作市场去争取工作机会。在未来,世界上教育不足者,不论是生在纽约近郊还是中国山村,都将没有什么选择工作机会的权利。在曾经阔气或者正在阔气的国家没有多少知识技能的还可能享有一点地域优势及富国余荫,象中国这样未曾阔气的国家的人民只有靠硬本事真知识才能挣得饭碗。另外,诸如博士、硕士、大学生、高级技工的生产制造过程太长,生产程序复杂,而且生产人才的工厂----大学---的成长发展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国的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还很落后。要世界一流的科技,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人才;要世界一流的人才,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必需让大量的社会财富流入大学,刺激大学这一人才制造工厂的发展。我们不能等社会有了人才需要才去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才去从世界工作市场上夺取工作机会。我们更不能坐待文盲半文盲去创造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机会,而是要让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去给自己创造工作机会,去从别国抢来工作机会,去给受过初级教育者创造工作机会。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经济总量是一国国民知识技能有效使用的结果。我国只有通过“超前”的教育,使少生的一代具有比其父母辈数倍的知识与技能,我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问题才能被顺利化解。

  2.开展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建立全民覆盖的医疗保健制度

  政府应加强保健、体育锻炼的公共教育,激励公民从事各种健身运动,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推广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居住、饮食条件,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力求保护人民健康,延长人民预期寿命,使更多的人到老来尽可能地少消费社会财富---不用住院就医或者少就医,甚至能创造财富。

  3.在未来20年抢时间实施社会改革

  老人往往趋于保守。中国未来二十年内整个社会都很年轻---年轻人占据社会大部分岗位。这一期间将是我国改革的黄金时期。我国必须抓紧时间,趁社会年轻化程度比较高,整个社会有改革精神时把对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关键性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大的改革完成。

  4.超前建设

  仅就人口结构而言,未来的大约二十年将是我国基础建设发展的最佳时期。但当社会进入老化期,整个社会的进取心与创造能力都会趋弱,社会财富剩余(资本)也会减少。这将无形负面影响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此,我们要把未来一个世纪内许多需要大的人力及资金投入的基本设施尽早建立起来。如高速公路铁路网,大的水利工程,全民全国覆盖的学校、图书馆、医院等等;所有建设都力求超前,使之在未来50年甚至更久都不必重建甚至不必改建。

  5.适当放松生育限制。

  我国可对某一年龄阶段的人适当放松生育限制以短时打破人口结构不佳状况。如对76-85年出生的一代人(不到两亿)适当放松生育限制,即从现在(2003年)开始到20012年左右(这批人处于生育高峰期(22 -30岁)),准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因为这“超生”的一代在2050年我国人口老化最严重时期将处于创造力高峰。

  6.政府内外债务要尽可能在2030年前还清;台湾问题要力求在20年内得到某种方式的解决等等。

  人口老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必经的一劫。如躺在短期的良好人口结构的大床上酣睡,不及时防备人口老化,则等于卧待大难临头---我国经济将会到达一定高度后停滞乃至崩塌,后果不堪设想。为躲过人口老化这一劫,我国现在必须勤俭持家,未雨绸缪,尽一切努力投资教育及基础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如果从现在即开始着手准备全面应对,我们可能躲过这一劫。躲过这一劫,我国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超强。

  (作者:蔡铮,摘自士柏咨询网。本文仅供参考,文章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家园 经济学家已经开出了药方---引入外劳

对于单个个体,可以存钱,可以投资.但对于群体来说,只能是干活的养活不干活的.

经济学家已经为将来开出了药方---引入外劳.也就是说,现在的一胎是为将来的引入外劳作准备的.或者说,搞计生的现在卖力地消灭汉族,就是为了腾出生存空间,为将来的印度人、马来人、非洲黑人或阿拉伯穆斯林对汉族做种族替换做准备。

家园 将来只怕是不可避免的

将来引入外劳,是在“分享别人的人口红利”。这个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老有所养”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政策,比起现在的“一胎化”,政策实施的难度阻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引入外劳”是引入国占了劳力输出国的“便宜”,是引入国分享了劳力输出国的“人口红利”。

但总是什么地方有点不大对劲。是“人口红利”还是种族替换?最后中国占劳力输出国的“便宜”的结果是汉族被其它种族替换。在历史上这种情景只有在中国战败,亡国灭种时才会出现。但现在却是中国“成功”地发展经济、自动选择的。

家园 是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来了,“计划”也会向现实妥协!
家园 此文的评语 胡说八道

难道如许随便生就没有养老的问题了??

事实上,因为人口的绝对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社会负担的养老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更何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劳动力绝对量过剩的问题不会得到缓解。

家园 【文摘】印度会追上中国吗?(

印度会追上中国吗?(BBC驻北京记者 傅东飞 )

印度会追上中国吗?

透视中国

BBC驻北京记者 傅东飞

近些年来,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面对不同的困难。BBC驻北京记者傅东飞刚刚结束在印度的数天行程返回北京。他对印中两国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大量投资已使北京变成现代都市

几年前,大概是2003年吧,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似乎突然惊醒了世界。我记得BBC北京记者站的电话铃忙起来,从此就没停过。

现在,世界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国家-印度。每次打开电视或者翻看一份杂志,已不再是关于中国的崛起,而是中国和印度的腾飞。

人们对中印进行比较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它们都拥有10亿以上的人口,每年的经济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我觉得,很多人都希望印度能够在两个亚洲大国的竞赛中获胜,成为下一个超级经济强国,因为印度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但我本人对这一点并不看好。

过去八年我一直住在北京,上周仅在德里呆了四天。因此,让我对两个国家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但在印度度过的短短的四天,使我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新认识

德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好像全世界的人口都被塞进了这座城市,街道不负重压发出痛苦的呻吟,空气中弥漫着震耳欲聋的噪音和各种难闻的气味。

德里有1500万人口

打开电视,看到的情况十分相似。各个频道之间跳跃着印度宝来坞的艳情影片、流行音乐,新闻频道的报道中充斥着没完没了的政治丑闻和富翁显贵的放荡生活方式。

习惯了中国的电视频道,在这里看到的几乎令人吃惊。

当来到民主国家的最初喜悦平定之后,我开始注意到了印度的另一面。

我下榻的旅馆十分昂贵而且情况糟糕。在我的房间,我根本找不到高速上网的插头。而这在中国的任何一家饭店都属于标准设备。

当夜间温度仍然高达30度时,饭店突然停电,空调立即停止。我大汗淋漓地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盼望赶快回到从来没有发生过停电情况的中国饭店房间。

返回中国时也是一波三折。

拿到飞机票一看,起飞时间是凌晨三点一刻。这肯定不对。赶紧给前台打电话询问。

“没错,先生。”服务员说,“机场太小,所以许多航班必须在夜间离开德里。”

在两个车道的公路上经过长时间堵车后,终于赶到了德里的甘地国际机场,没想到,凌晨时的机场竟也人山人海,检进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询问排在前面的人得知,每天情况大致如此。

当驱车行驶在拥有六条车道的北京机场高速公路上时,我为返回一个正常运作的国家感到松了一口气。车驶过北京郊区一个村庄时,我还禁不住留意到,人人穿戴整齐入时。

经济奇迹

无数印度优秀青年研发着世界上最新式的电脑软件

和印度相比,中国的许多地方显得那么的不同 。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在德里,人们告诉我印度的新经济奇迹,无数的优秀青年研发着世界上最新式的电脑软件。

我想到中国的新经济,无数的农村人口流往城市,在工厂里吃苦流汗,制造着从球鞋到等离子电视各种产品。

也是这些人,在春节时回乡探亲,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口袋里装满了钞票。

中国不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而且存在各种严重的问题。但它所取得的成功却不容低估。这些成就是开放和民主的印度所望尘莫及的。

家园 这种文章还转?

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就这一句,就知道作者的水平了,居然还能当bbc记者。您还给把字变色了,是不是怕他丢人不够啊?

远的不用去找,本坛本版里就有你所谓在偏远农村都见不到的东西。

http://www.cchere.com/article/800404

家园 不要冲动嘛。。。

俺倒不是说那位记者说得都对,不过这段话您再看看,再想想

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家园 我不信你们两位(孔,东山)为中国的未来下的断语!

这种断语我们看得太多了...已经不把它当回事了...

不过,刚出国的时候还是怕的...当时,不是有"中国崩溃论"(章家敦著)嘛...说什么5年之内(2001年--2006年)中国经济由于金融坏帐一定崩溃,云云...去看看人家写的书吧,比你们,还有水寒写的都要"在理"得多..人家章家敦是正牌美国律师,改革开放不久就到了中国,住了10几年...书中也附有大量的"数据",言之凿凿...结果呢? 喧嚣一时,继而沦为笑柄...

这年头,我们已不再随便相信任何一种对中国前途的预测,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我们只是希望中国不要乱(首先是人心不要乱,或者是不要被形形色色的"思想"搞乱),稳步前进,我坚信,中国必有一个很光明的前途..

道理再简单不过..

世界500强,哪家现在不到中国投资?这些大公司,都有自己强力的研究部门,对于投资的方向和前景,人家早就做了无数的分析和研究,早就得出了结论--中国前途光明...这些行为从逻辑上就推翻了章律师的预测,使得章律师的预测成为笑话,更关键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使得章律师的预测成为笑话...

我说过,千穿万穿,逻辑不穿...

同样的,你们知道"水寒"的"理论"的逻辑有多混乱吗?

清醒吧,同志!

家园 你连劳动力下降的趋势和速度都搞不清楚,就别刻舟求剑了!

人口政策要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和谐、要防止未来劳动力的短缺。近来一些政府部

门和学术界将争论的话题集中在人口政策与劳动力是否短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应继

续不折不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生育率,只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劳

动力的需求问题,就没有必要顾虑所谓的劳动力短缺。也有人主张改革人口生育制度,

他们从人口急速下降会导致未来劳动力短缺这一可能趋势出发,希望改变现有的一孩化

政策。实际上,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需要一定经济活动人口外,还需要一定比例

的家庭劳动人口,以支持老年人的居家供养和必要的新生人口的生殖。日本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徘徊不前,就深受家庭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思考未来人口发

展战略时,应该着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和谐程度去思考人口政策,要防止未来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劳动力短缺。

家园 简直是无理头

我问你几个问题

1 随便生就没有养老的问题了么?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实行这一政策,我们从70年代末到两千年因为计划生育少生的人口最后都将在人口高峰期进入老龄人口。整个社会负担的老龄人口将更多。

2 劳动力下降就是坏事情么?只要能够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算不得什么坏事情。相反,劳动力过剩会导致社会的就业等一系列的压力。

3 你从来就没说清楚过,中国未来会有劳动力短缺么?如果有的话,将发生在什么时候?

不客气地说,你目前为止在人口问题这场口水战中只做了一件事情:胡搅蛮缠。

家园 你的这些陈年老帐,我都贴过,你爱看不看!你的数据在哪?

你没数据,你是真正的无“理”头。

1,还在问敞开生怎样blabla?

---你反不了二胎,就靠这个胡搅蛮缠了。

2,还在问怎么下降,什么时候下降?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8052

3,还在问劳动力下降,可以多么happy!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8052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0379

你还是修炼你的数据去,不愿意可以继续在这里骂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