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建议葡萄到印度吧看看,最近(今天)突然来了很多高手,留学的,对中国印度经济分析的相当到位。例如:印度现在是打肿脸重胖子,想利用这一轮世界的经济景气再努力延长些自己国内的繁荣周期。但是已经到了相当瓶颈的阶段,例如:通货膨胀达到了7%!资本市场膨胀到已经很大的泡沫,(股市,楼市涨了N倍)、而工业生产出现急度紧张的情况,资源、电力、交通都到了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的程度!就像长跑,如果跑得过快一段时间后就会不适,再不慢下来就有可能猝死——这同样适合中国,不过中国增张潜力(长跑潜力)通过不断加大各行各业的投入、制度的改革、教育投入等达到了10.5%——所以第二季度11.3%的增张被中央降下来了——而印度却只有6%左右,很难保证其持续的高速运转。
现在的印度和80年代的中国很像,就是处于短缺经济的阶段,即总物质供给少于总需求(中国96年以后转入到需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一旦供给跟上来,就会爆发巨大的需求,就像中国80年代的的抢购风,但是这样一来就会使本来就短缺的供应更加的困难,从而导至生产、运输、能源的全面紧张,从而导至物价飞速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急速上升。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直至不能承受的地步,最后就是经济硬着陆。不过比起中国80年代动着15%以上的增张率,印度还嫩了点。
呵何看导别人重走了我们以前的路而没有吸取教训,心理真的是偷着乐,当然这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印度想与中国进行的对抗。但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管理国家而不是斤斤计较眼前的一点小利益。
我们中国在这点就做的较好,如果国家不管制,最近几年经济增张可能在3-5年内就轻易的达到15%,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反而是拼命的调控,力图使增张保持在潜在增张区间之中。 (222.66.188,他是留学生,非常动经济,从他的文章看出)
---------------------------
楼上,哲学是哲学。
但是社会是社会,社会是有正确和错误看法之分的,是有进步和保守之分的,而这是我们治理这个社会的前提和最终目的。
社会的问题要从实际情况太解读,理想的方法是绝对不存在的,所以社会不可能像诗人想象的那般完美的实现,就这个例子来说,社会不可能如此浪漫:把搞金牌的钱投入医疗、教育、住房——因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群的聚集体,人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换言之体育或金牌同样是很大一部分人幸福的源泉之一(注意我说的是之一),就目前我国社会来看是绝大部分人幸福的源泉之一,即绝大部分人会因为这方面成绩的提高或优秀而感到幸福和块乐,所以我相信你说的原话:“中国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为了争金牌第一投入如此巨大,值得吗?我只想问:拿到了又怎样?中国男足进了世界杯,除了换来"进过世界杯"这样的虚名外,你得到了什么? ”——我认为出发点没有错,就是太偏激,带有非常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当然一个善意的提醒对社会是有好处的,但是有时候是行不通的!
有这么多爱国人士在想着国家,在为国家谋划着治理方法,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但是历史一次一次的反复证明着,治理国家需要的政治人才而不是哲人(孔子、柏拉图……),而政治人物需要的是务实的态度和灵活的手法——这正是目前所做的。
很民众不了解中国的改革,但是改革无处不在,首先要了解目前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这要求青年们要大量的阅历生活和社会而不是在网络上获得的第二手的资料防止出现不能“知己”的情况。比如,现在汹涌澎湃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点也不输与经济体制改革,但是政府非常低调,公众多不知情。比如,公众有人了解WTO吗?知道为什么政府要默默接受了很多中国特别条款(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这样的条款),而委屈也要进入wto吗?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如果阅读了wto原文就知道了:这哪里是一个经济条款啊,几千条条款几乎99.9%都是在讲怎么约束政府怎么去改革你的政治体制的东西!!!那么这么一看就豁然开朗了,任何改革必然遇到无数阻力,特别是既得利益者,怎么办?内力不够,就借助于外力,改革开发就是这样,但是98年后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再不改革就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就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了,怎么办?所以有了WTO的第二此改革开放,结果就是这5年飞速的发展,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政治体制的大改革(注意不是政治制度),这5年的改革比以往20年的总和还要大!仔细作模作模就可以体察。但是改革还没有完成,还要多久呢?根据WTO条款是2016年,而我们自己的保守估计2020年(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达到了WTO后的政府会到什么的一个情况呢?应该说是非常的像美国(当然了,WTO对政府的规范就是以美国为模版,美国起草的嘛!),即服务型政府,而您现在遇到的很多疑惑和疑虑,到时候就不会再存在了(当然新的会出现)
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一大优势就是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和研究(注意是研究而不是模仿),而后发优势就是很多先发的国家的弯路我们可以避免。
那我们究竟做得怎样?以世界发展中国家得水平来看,应该是一个奇迹!非常得了不起(不是自吹,仔细研究亚非拉可以看到这点)。但是以欧美标准来看还做得不够。而以我们中国得标准来看,那是远远的不够,因为以中国曾经在世界上得地位来看(汉代的军力;唐代的富裕和清廉--农民穿丝绸耕地、全国没有一个贪官,好几个大官甚至饿死;宋代的科技和经济)。所以,以上得这些都是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写了这么多字的动力
222.66.188
---------------------
to 郊外蜜蜂 :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性泛滥只是其中次要的因素。因为全球流动资本泛滥同样影响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大国。但是比较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还是很低的,尤其是中国几乎是零通胀。印度的通胀关键还是应当从供不应求这个基本面来分析。尤其是中国向世界输出通缩实现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考虑。
印度对外资和外贸有着非常多的限制,其保守的政策导致了人民潜在的消费无法满足,而自身的生产能力相对落后加之巨额实物外贸逆差的才出现泛滥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产生的通货膨胀。本来印度可以通过与中国的国际贸易来减小通胀,但是印度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限制政策使解决通胀无能为力!
印度向中国开放的商品目录不过几百个,在印度举办的中国商品展几乎成了抢购展说明了中国商品在印度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但是贸易壁垒更多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商品无法销售到印度,而世界其它国家无力向印度这样大的市场提供比中国更有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日用商品的。而印度经济增长激发的乐观消费欲望注定困扰着印度的工业生产,其制造业受到的发展瓶颈短期内难以解决,同时也无力与中国进行竞争。可以这样说,印度经济愈发展,其通货膨胀率就愈飘高。
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困扰着印度,封闭发展本国企业无竞争优势,曾经的拉美模式已经是个教训,拉美的进口替代政策在面临产业升级时缺少技术储备和国际竞争力一败涂地,印度的封闭发展照样造就不了世界级的工业企业。同时深度压抑的消费需求一旦解放,印度财富外流更加打击民族市场。中国的发展是踩在前辈勒紧裤腰带死干出来的,印度的技术工人储备和基础设施完全无法比拟中国。全球化需求欧美会竭力撞开壁垒要求印度开放市场,中国届时只要跟进就能事半功倍!
印度玩高端金融服务业来提升经济增长实在是万不得以的做法,因为印度从国有经济的萎缩和私有经济的全球扩张上来看,其财富在世界资本循环体系中处于逆输出的局面国家已经无力扭转,以金融自由出卖国家命脉换取短暂的辉煌注定是不能持久的!( 蓝眼圈baba变)
http://post.baidu.com/f?kz=151810417(原帖)
http://post.baidu.com/f?kz=151703079(原帖)
而且很多公司超过其经济产能,估计短期CPI还会进一步上升吧。
del
http://mboard.rediff.com/board/board.php?boardid=money2005jun29india1
del
这不是明明日本占优势吗?怎么就美国用了八路手法把差距还拉开了?而且据我所知,日本产业资本基本上不归美国控制,这个和一战后的德国有本质的区别。还有以前有朋友说的,日本是美国的金融奶牛场,是怎么回事呢?能不能细说一下?
今天起晚了,来不及赶到公司吃早饭,于是在路边摊买三只油炸猪肉包,我递过去一只硬币,老板抱歉地说,“一块二了,涨了啊。”
哦哦,涨价啊,其实今年的涨价俺早就知道,一双中档品牌的靴子,去年大约800多,今年都在1000出头,(导致俺的靴子采购计划破产!!)其它的衣服也都在涨价之列。但这可是涨价风首次动摇猪肉包,三角一只,如果油炸,一块钱三只,价格已经维持了至少有七八年了。中午回家,妈妈说,超市副食品已经大面积涨价,比哪年都狠!妈妈还说,照这样下去,涨的那点退休金会全填在这里了。
话说1998年的时候,俺正好手头有了一小小小小笔外财,于是交给俺一个成天研究股票据说不无成就的朋友,为了怕她说俺财迷心窍,俺这么多年一句没提过这股票的事。现在俺不是要买房子了嘛,钱凑不够,于是厚颜问朋友,俺的股票帐户上是否还有钱剩?朋友把股票的卡还给俺了,俺一查,当年给她的钱,现在还剩40%!
昨天我就想对此发言感叹一下的,但是没有勇气。还是你老兄强,哈哈!花你了。
del
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