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聊微软 序 -- 丁丁鱼

共:💬135 🌺14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政治上讲求路线正确,不然做得越多越糟糕

在软件开发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设计正确。

软件工程的主流意见是,要尽早发现和解决缺陷。在代码阶段解决比在测试阶段解决好;在设计阶段解决比在代码阶段解决好;当然要能在需求阶段就发现并解决就更好了。

不过软件工程的主流尽是IBM出去的人开枝散叶,微软的人对于软件质量的理解另有蹊径也未可知。

家园 因为公司内部的原因和市场的区划,微软内部以前

一直有两套代码(95/98系列和nt系列),从体系结构来看,后者占绝对优势,但对资源要求较高.2000以来彻底抛弃了前者,这是质量提高的重大原因.

这个问题可以写很长的贴子(体系结构的不同,系统设计的取舍,兼容性的考虑,市场对设计的影响,公司内部的政治),我已经很久没搞WINDOWS了,希望有人能完成这个任务.

家园 终于来了个增援的

看名字应该能猜出来老兄在Redmond吧

家园 尽早发现问题很重要

最省力,省钱。不过对人员的要求也高些,比如测试需要参与需求分析和设计,还有所谓Test Driven Development等等。至于需求分析和设计,在现在的环境里(尤其是在线服务),已经越来越难一次搞定了。所以,才有了Agile Development的提法--一直不知道怎么翻译,哪位兄弟帮个忙,一定花谢

微软不同部门也在试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法。Vista暴露出的一大问题就在于传统的Water Fall方式缺乏灵活性,对潜在问题发现的晚。

家园 呵呵,我没在微软干过,但对90年代的微软很熟悉.

因为里面有不少同学和朋友.老兄有空把这个方面的题目写完吧.

其实做技术做到一定水平,这些系统设计时候的取舍及其历史上的决策的过程和教训是最有意思的了,可惜很少有人谈这些.其原因我猜是:1.很少有人在关键位置经历了全过程;2.这些是真正的经历,没发财的人还指望这些在下一个公司混呢.3.需要比较多的技术背景知识,读者也不多.

家园 【原创】闲聊微软 微软的工程师们 下

昨天和一位从YAHOO过来的大哥聊天,谈起对公司的影响,他说,“比起以前想象中的微软,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公司的”。个人感觉,持同样看法的新同事不在少数。至于为什么,兄弟在上篇中大概谈了一下,很重要的是崇尚竞争的企业文化。这里的氛围会让喜欢做些事的人兴奋,而众多的产品又使得大家有用武之地,再加上产品和公司的巨大影响力,还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的。对个人来说,和在这种环境下做得不错的人们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和这位大哥聊到最后,我们都要一个共同的感觉,既然公司的能人不少,似乎应该能做得比现在好很多才对,比如产品质量,开发周期,市场份额,当然还有股票,等等,等等。但是,现实中好像。。。产品安全问题,Vista一拖再拖,Search市场份额太小。。。 于是就要问了,WHY?

先摆摆客观上的“困难”。首先是老产品的历史包袱---即兼容性。这兼容性也许是商业上的利器,但的确够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喝一壶了。有些陈年的老Code,大家都知道最有可能出问题,可又必须有---用户需求。重写吧,如果太大,费时费力;还是维护着合算。Vista曾雄心勃勃要把Windows从头做起,可代价实在太大,最后,只好尽最大努力而已。

其次,微软涉及的产品太广,战线太长,有的产品又太过复杂,对人员的需求似乎总也跟不上。这里不光是能不能招来人的问题,还要培训,能否真正适应等等,等等。如果找来不合格的人,麻烦就更多--这方面兄弟就有惨痛的教训。做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当资源不足时,结果只能是东西做不出来,功能没有预想的好,质量不高。微软的这些表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好在,每个产品都有帮能人在那撑着,大多数时候都还是可以过关的。

好了,该自我批评了。

从工程师自身上来讲,我觉得主要有三点不足。第一,不少产品/部门对加功能,多写代码兴趣很大。这里面当然有市场和商业需求的影响。但,软件产品如盖房子,不停的添加好像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要加这些功能?能不能用简单的办法实现?能不能重用代码?。。。 这些问题时常有人提出来,但是具体落实下来就往往不尽人意了。毕竟,这种“加加加”的想法根深蒂固。于是,微软的产品容易厚重有余,轻巧不足。

第二,如铁老大所言,作为崇尚竞争的副作用,部门间互不服气,不买账,争资源的情况总会发生。有时,实在不行,不同的解决方案一起上。对工程师自身,也许是种“承认”;但对产品,对客户呢?相信各位都有感觉。

最后,也许是上个世纪的巨大成功和产品的巨大影响力的合力,有时,在Redmond这个巨大的王国里总会感觉到一种自我陶醉的情绪---包括兄弟我。对Internet和Search这些新兴事物的最初的轻视就有这种情绪的功劳。这至少对公司在技术上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记得,MSN第一次推出自己的搜索引行时,和一个开发经理聊GFS(Google 文件系统),该大哥似乎对GOOG的技术并不太在意。总有一种观点,好像只要一和PC整合到一起,对手一定失败。这个策略似乎到目前为止还是很有效的(平台创新的威力!天才加好运的Bill),这次如何,个人感觉会有帮助,至于帮助多大,只有让事实来说话了。

兄弟前面提到过,外界压力对微软是个好事,它促使微软在向积极的方向改变。下一回里,我就打算在和大家聊一聊一些最近的变化。

这两天有些忙,写得仓促,请大家原谅。至于,老成都兄提出的希望,小弟资历尚浅,仅仅能触及皮毛而已,见笑了。

家园 沙发花

静等铁牛

家园 【原创】闲聊微软 变化

微软正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的压力:来自商业模式上的:开源(用户免费使用软件)和在线服务(媒体广告出钱给用户提供免费软件);来自市场发展上的:如以苹果为首的家庭娱乐业(IPod)。这两方面的压力之大就在于他们动摇了微软的根本,即付费软件和传统PC业。具体讲,新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了直接购买软件以外的选择;新的市场发展希望改变PC的传统使用模式。这两者都在试图改变PC软件业遵循了20多年的游戏规则,而这即便在激烈的浏览器之争中也从没能改变过!

2005年,在一系列关于微软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报道和分析之中,有一条并购新闻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关注,即微软于2005年3月收购了Groove Networks,其创始人Ray Ozzie出任微软CTO。当时,说到Ray Ozzie这个软件业的传奇人物,人们一般会想起他过去的成功---Lotus Notes。 Notes曾经长期是Micorsoft Office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一年半后的今天,当大家再谈起Ray时,恐怕会更关注他目前的挑战,因为Ray Ozzie已经开始接手为微软这艘航母在技术上把握未来的方向。

在Ray提出微软在在线服务业的应对策略后,公司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层人事上,曾把ASK的市场份额从0提高至5%的 Steve Berkowitz 加入微软执掌在线商业部门(包括MSN),Office的高级副总裁Steven Sinofsky 转任Windows负责视窗及在线服务的整合。与此同时,公司加大了在新兴领域对小公司的购并力度,以期新产品能更快地进入市场。

就内部而言,微软提高了对员工的待遇和激励办法,希望能以此提高士气。同时,有不少部门也开始考虑和使用新的开发项目管理方法(Agile Project Management)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内部的关于应对挑战的讨论和试验也相当热烈。总的感觉,面对外界的压力,微软内部长期存在的竞争似乎找到了一个目标。这股力量正在慢慢改变着微软,促使人们去思考一些过去的做法,比如更多的Feature,更长的Code等于更好的产品;部门间的协作;还有对竞争对手优势的重新审视,等等等等。。。

家园 嘿嘿~想知道你的士气提高了多少...
家园 量化士气

好像还是看结果好。不过,能感觉到这种由注重P/L(Profit/Lost)向注重创新(尤其是自下而上的创新)的转变。

始终觉得,微软人才储备,执行力,财政资源都是高水平的,关键在于方向对路。

家园 微软的最主要问题是人才问题

其他什么市场了,产品定位了, 开发了等等不进人意与第一流的人才的缺失都有直接关系。

Ray Ozzie被推到一把手的位子,写个blog把google的广告经济模式当作软件业的未来方向就算吹响了号角, 其实充气量不过是拾了google的牙秽。 google的真正大的计划微软既看不懂也没人能看得明白。 Ray Ozzie开发了个四不象的Groove从产品到市场无一是处, 就凭着对windowsoffice的额外兼容就被收购, 其实已经说明微软决策层几年前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收购groove是几年前的事)。

归根结底,微软的第一代开国元勋们大多退出了, 退休的退休, 创业的创业。 而且自从2000年以来, 整个软件的大气候变了, 创业的门槛与回报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从此第一流的人才再也不以为第一流的软件商打工为荣, 而是以自我创业为第一选择,当然还是会有少量的高端人才为微软网络,但主要在重要的关键岗位,而且是有与自行创业相当的待遇, 但这仍然是少数, 近年大量的是从学校与社会招的新人, 以微软镀金为目的, 或满足于软件商打工的二流人才为主。 虽然这样的人才的素质完全可以满足开发高质量软件的需求, 但对前瞻性的,开创性的, 充满创意的人才的需求, 微软已经不可避免的伦为二级市场, 同样的情况近年也发生在大部分的软件开发领域。 而近年的大规模送往印度的海外outsource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低创意,高重复性的趋势。 相比而言, 大量的startup, 或以google为代表的高回报的, 高创新并代表着软件的未来方向的一批新兴公司吸引了大批的有企图心,不满足于陈旧概念的软件开发概念的模式的一流人才, 正是这些人才引领了美国的软件业的未来, 从web2.0到分布式计算, 远远不是简单的以outsource为主力的降低成本理念拥有者所能够理解的, 也注定了微软为首的大软件商的IBM化, 而新的“微软”自然要从这些一流人才所供职的公司中产生。

与历史上微软多次战胜对手夺得最后市场霸权不同, 这一次微软的落后是全方位,概念层次上的。 代沟的落后必须要以跨代的决策人才来赶超, 这恐怕也是BillG所以看到并退居二线最深层原因, 只不过以Ray Ozzie上台为代表的这一动作来的太晚, 力度也太小了。 微软称为新一代IBM的宿命是不可避免了。

关键词(Tags): #MICROSOFT#OUTSOURCE#微软#人才
家园 GOOG的计划

个人认为,其根本还是在线媒体,或结合人们搜索意愿的新式在线广告。这条路在GOOG之前和之后都有很多人探索过,少数成功,多数失败。至于老兄讲的

google的真正大的计划微软既看不懂也没人能看得明白。
,在下倒是很想多了解一些---如果不涉及商业机密

在下一直想开个话题讨论一下GOOG在技术上的Disruptive (应该翻译成断代?)优势,还请老兄到时捧场。

说到人才,我得承认GOOG在这方面有很多的优势,这也是本人非常推崇GOOG技术优势的原因,见这一贴。人才方面,的确是个大问题(见我以前的贴子),这恐怕只能慢慢改变。另一方面,人各有志,如GOOG 般的高回报高风险的机会是总有的;但问题是,这到底是不是属于自己的机会。

至于老兄对Ray的评价,我想还是让事实来说话的好,毕竟我也没有机会直接为他工作。对于未来,我想竞争会日益激烈。我庆幸的一点是微软还保留着一种崇尚竞争的氛围,如果这种氛围变了就麻烦了。说实在话,我觉得MSFT和GOOG相似的地方太多了,MSFT就像一个超大的GOOG

家园 呵呵. 这话说得有点儿过了.

人家大公司的二流, startup的一流. 有点儿太绝对了.

说实话, 个人觉得在哪儿都是二流人才多,

包括上市前的google和很多现在的startup. 成功的公司成功在人才配置:有

一流人才掌握经营方向核心技术营销渠道. 有几个有经验的二流做lead, 再配

上朝气蓬勃的new graduates(二流人才尽够了)做entry level. 大家一口气大

约能撑三年, 拼搏一把加上点儿运气也就成了.说到底还是因人成事的二流

人才站多数.

大公司里混事儿的多了一点儿, 有自己小算盘的也多, effective team不好配.

但并不注定招不到一流人才. 我在比MS还要stodgy得多的公司都见到过很牛

的人.

家园 【原创】闲聊微软 Vista

Vista 是新版视窗的产品名,在内部他还有一个代码名(Code Name)叫Longhorn(长角)。也许是因为名字里有一个长字,Vista的开发周期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刚加入公司时,我和一个上年纪的老外抱怨Longhorn项目时间太长,他竟然开玩笑地问我是不是和长征(Long March)一样。现在回头想想,那个时候,真正的长征好像才刚刚开始。

说到我本人对Vista开发的总体印象,一句话,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结束的是过去近20年在PC OS上突飞猛进的以Feature为重点的开发;开始的是大规模系统化,注重用户体验,安全性,稳定性的新思路。在这一篇里,兄弟将主要谈一下Vista在技术上的新进展,其他与商业和竞争相关的东西将在关于微软未来的讨论中提及。总的来说,我认为Vista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不小的进展:

1。用户体验:Vista在图形界面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重写了大量的代码,也第一次引入了MSR在Social Computing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有,3D在游戏和任务切换中的应用,Control Panel 中的动态帮助工具,玻璃窗口(Glass)也可以算一个。另外,在许多功能的设计上,更加强调对用户友好和易用性(User Friendly),比如新的网络中心,家长管理(Parental Control),媒体播放器,IE7等等。公平得讲,进展不小,但相对在用户体验方面的老手Apple,微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方面,Vista做的突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几乎所有的新代码都要求使用新标准并经过了静态检验以防止Buffer Overflow等攻击;分离用户登录和系统进程所在的环境(Session)使得对用户进程的攻击难以劫持系统;用户登录只赋予普通用户权限和取消Administrator;收紧系统进程所拥有的权限;提出用户状态驱动程序(User Mode Driver)的概念并将某些驱动程序拿到了用户状态;重新审查了几乎所有Windows内置的驱动程序来设法降低由第三方驱动程序带来的系统不稳定。另外,测试方面,在以往极限测试(Stress test)的基础上,增加了长期稳定性测试。在安全性方面,微软第一次向黑客(蓝客)提供源码,希望能尽早发现系统的漏洞。所有的这些工作都使本人对Vista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很强的信心。

3。新功能:在系统组织方式上,Vista提出了组织化(Componization)的思路并基本达到了初步的目标。这一技术的实现,使得Windows可以支撑更丰富的SKU(Vista支持7个SKU而XP只有两个)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Vista也将更容易地本地化(Localization)。长远来讲,Windows希望能把系统细化,从根本上改掉其太重太大的缺陷,真正达到Windows Anywhere。其他跟用户紧密相关的包括,会议和协作工具(Meeting Place),IE7,新的媒体播放器,Windows Mail, 和更多的游戏,等等。这方面大家可以看看微软官方的说法。Vista总共好像有2000个左右的新功能或者功能重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个崭新的Windows了。

Windows Vista 已经于今天早晨完成产品的最终测试,正式交付OEM(RTM--Releases to Manufecturing, goes gold)!

Party time!

关键词(Tags): #Windows#Vista#Microsoft
家园 早先听说LONGHORN

需要666

6 GHZ CPU,6 GB RAM,6 GB HDD MINIMAL INSTALL

可能夸张了,能不能说说VISTA对硬件的要求?

估计现有50%的机器都低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