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围棋革命宣言 -- 燕来

共:💬4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围棋革命宣言

围棋革命宣言

围棋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围棋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围棋界最致命、最严重的误区和盲点。

在二十世纪,世界围棋界对围棋的目的是争地达成牢固共识,认为“地多为胜乃千古不易之定理”。但是,这个关于围棋目的的共识却是错误的,因为它与中国围棋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不相符合。

(请阅《敦煌棋经“子多为脞”句之解译》)

陈毅元帅有句名言:“国运盛,则棋运盛。”

改革开放的中国,国运日益昌盛。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世纪之交也是千年之交的时刻,在时代的感召下,顺应天下的人心,《计活子围棋规则》诞生了!

《计活子规则》向围棋世界说出真理的声音——下围棋的目的是为了棋子的生存。

有人说道:人倘要生存,就必须占有土地;没有土地,人就不能定居生存。围棋的目的难道不是围占土地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

大家知道,人要活命,就必须吃饭;没有饭吃,人就不能活命。但是,人生的目的难道是吃饭吗?

笔者认为,围占土地不是围棋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围棋的目的——让己方的棋子得以生存。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部落首领(对局者)为争取部落百姓的生存权利而斗争,伟大而又崇高。计活子规则向人们宣告:围棋不是利己自私的小道,围棋乃是致力为公的大道。

计活子规则独具一项优点——它鼓励棋手以封锁、包围、切断等战术去分割对方的棋。

以争地为目的来下围棋,计算胜负时,因眼位是地,要将每块棋的眼位包括在内;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计算胜负时,因眼位非子,要将每块棋的眼位扣除。

若以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为参照来比较,采用计活子规则来下围棋时,棋手每将对方的棋割断一次就可获得两个子的利益。

(这是因为将对方的棋割断后,对方就会多出一块棋来,就要被多扣掉两个眼位而遭受两个子的损失。)

这就促使对局者积极主动地采取包围与反包围、封锁与反封锁 、切断与反切断等战术来行棋。致使棋局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变化万千、精彩纷呈。

“棋从断处生。”

计活子规则正应了这句格言,使围棋获得无限的生命力。

相对于二十世纪地多为胜的围棋而言,“子多为胜”是新概念;但在围棋悠久的历史上,子多为胜乃是中国围棋的传统观念。

笔者于1994年从北周(公元557—581)写本《敦煌棋经》中发掘出早已失传的唐代以前的围棋(计有两种,都是以数子方式来计算胜负的),找到了中国古棋子多为胜的真实证据。

先唐的围棋、唐宋元的围棋、明清的围棋同根所生,一脉相承。其内在联系,其同一性正是围棋永恒的高尚目的 ——为了棋子的生存。

我国是围棋的生母,更是围棋的养母。

从战国古籍《世本》所记“尧造围棋”的传说中,人们看到围棋的出生;

从孟子所言“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中,人们看到围棋已度过婴幼阶段,成长为一个少年(时在2300年前);

从汉代班固造《弈旨》之论、马融作《围棋》之赋,唐代王积薪撰《围棋十诀》,宋代张拟著《棋经十三篇》,清代施襄夏、范西屏弈《当湖十局》,人们看到围棋又度过两千多个春秋,已经长大成人。

今天,围棋正在走向世界,与日俱增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围棋广泛传播后,将会成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应该不疑地深信,全世界热爱围棋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生我围棋、养我围棋的伟大母亲——中国。

在我国东汉时,围棋文化开始从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到了我国南北朝时期,围棋已在朝鲜和日本得到广泛传播。

唐代时,日本先后十九次派出遣唐史来到中国,同行的有大批留学的僧侣和知识分子,其中有众多的围棋爱好者。在此期间,唐代围棋通过这些留学生传播到日本。

唐代围棋采用数路法来计算胜负,数路法是一种简便数子法(从时间顺序上说,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三种数子方法)。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研究围棋,人们不难对唐代数路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1. 唐代围棋为什么要求后走的一方收后?

这是为了平衡手数。后走的一方收后(收后的着手可以是一着单官),就使黑白两方下出的着数相等。

2. 唐代围棋为什么要将俘子和死子填回到各方的围空中?

这是做棋。像这样做棋后,就使棋盘上黑白两方的棋子数量相等。

3. 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不数子有两个原因:

(1)做棋后,棋盘上各方棋子的数量恰为对局总着数的一半。只要记录了棋谱,就不必再数了。

(2)胜负由黑白两方活子数量之差来决定。求差时,棋盘上等量的黑白棋子不论数量有多少,它们都一样地互相抵消掉。因此,可不必关心各方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数量。

4. 唐代围棋数路时为什么要从所围实空中扣除其必须保留的眼位?

棋子要拥有眼位,才能最终永远地生存。必不可少的眼位(基本眼位)要保护起来,任其空虚,不得有棋子存在于其上。

数路的实质是数子——数一数在各方围住的实空中还能生存多少棋子。

因基本眼位非子(不能将它与子等同看待),所以要将眼位扣除。

5. 唐代围棋“路多为赢”应如何理解?

基本眼位除外的空点叫做“路点”,简称为“路”。路点上可以填放棋子,也可省略填子的手续而将它与子等同看待(子路皆子)。

做棋后存在于棋盘上的棋子叫做“局子”。以空点为表象的路被看作子时,叫做“路子”——有权生存在棋盘上的活子。

一方活子的数量由局子和路子两部分棋子组成。通过做棋致使两方局子数量相等时,两方路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于是,可用“路多为赢”来判定胜负。

可见,唐代围棋之“路多为赢” 正是“子多为胜”——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不知始于何时,日本人视围棋为争地的游戏,认为围棋的目的是围地。日本棋人想当然地把“围地多胜”的围棋观加在唐代围棋之上,对唐代围棋做出了根本性的误解。

请看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做出的解释:

1.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围棋以围地为目的,惟目是地,地多为胜。

因为子非地(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枰点不是地),所以不数子。

(笔者注:在这里,日本棋人将“子非地”的错误认识强加于我国唐朝棋人)

2.唐代围棋为什么不收完单官?

因为单官非地(只是无用的驮目),所以不收单官。

(笔者注:在这里,日本棋人将“单官非地”的错误认识强加于我国唐朝棋人)

3.唐代围棋在数路时为什么要扣除每块活棋的基本眼位?

因为唐朝棋人认为眼位非地(被留作眼位的枰点不是地),所以计地时要从所围地盘中扣除基本眼位。

(笔者注:在这里,日本棋人将“眼位非地”的错误认识强加于我国唐朝棋人)

4.唐代围棋做棋时为什么要将各方的俘子和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

因为被提走的俘子和死子都是负地,所以应回填(每填一子便从其围地中减去一目)。

(笔者注:在这里,日本棋人将“俘子和死子是负地”的错误认识强加于我国唐朝棋人)

大家知道,棋盘上的361个枰点都是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十九世纪(含)前中国百代棋人不言而喻的认知。

将“子非地”、“单官非地”、“基本眼位非地”、“提子与死子为负地”等荒谬说法强加于唐代围棋,不仅侵犯了我国棋界先贤的名誉,也给围棋涂抹上愚昧的色彩,损害了围棋高雅优美的形象。

日本棋人未能透过中国唐代围棋数空的表象看出其数子的实质,在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下,取消了唐代围棋的“座子”和 “数路时,要从每块棋围住的空点中扣除其基本眼位”的规定。

(我国唐代围棋数路实为数子,因基本眼位非子,故扣除之。日本历代棋人误以为数路是计地,遂对唐代围棋扣基本除眼位之手续困惑不解——难道基本眼位不是地吗?)

取消座子,使棋手获得布局行棋的自由,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取消“每块活棋要保有两个眼位”的规定却铸成大错。正如倒洗澡水,连同盆内的婴儿也一起泼掉了。

笔者曰,“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敢问,有哪位日本棋人能凭实据理地反驳呢?

自十六世纪中叶至今,四百余年间,以历代名人为代表的日本棋士将围棋这充满智慧的争胜负的技艺发扬光大,使它成为日本的一项国技,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

十九世纪以后,日本在围棋的竞技水平上超过中国,成为围棋第一强国。在二十世纪,日本棋士对外传播、教授精湛的棋艺,不愧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各地棋手的良师益友。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日本人民对围棋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但是,日本棋人历经一千多个春秋,却未能学到围棋的真义,乃是不该否认的历史事实。

引进外国优秀、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学习它并超过它的日本精神,有无数明显的例证。唯独围棋——这至真至简的炎黄尧舜的大道,在日本成为千年难解之谜。

日本围棋界用地多为胜的数目法取代中国唐代子多为胜的数路法,背离了围棋的真谛,丢失了围棋的灵魂,造成了围棋在哲学上、科学上、艺术上的大倒退。

自1842年我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间约100年时间,我国国运衰败。

国运衰,则棋运衰。

在此期间,中国围棋的竞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我国国手与日本棋士对局,被让两子还不能赢棋。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日围棋最初的交流中,中国采用子多为胜的明清(还棋头)数子法,而日本则采用地多为胜的计目法。因此,对一局棋的胜负结果常做出不同的判定。

中日两国棋手曾就规则问题进行过讨论,甚至发生争执。中国棋手对明代数子法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讲不出“数块子,还棋头”的道理。更因围棋以胜负分上下,中国棋手技不如人,输了棋,也就输掉了在围棋规则上的发言权。

( 本文所述二十世纪中日围棋最初交流的信息见于赵秉义先生编写的<<围棋资料>> )

二十世纪上半叶,围棋落后的中国向日本学习了先进的棋艺,同时也学习了愚蠢的日本围棋规则。

中国围棋界在实质上接受了日本人以争地为目的来下围棋的观念,但在形式上仍采用习惯的数子方式来计算胜负。为了算出与日本计目制规则一致的结果,取消了明清围棋“还棋头”的规定,用计算土地数量的数子法取代了计算活子数量的数子法。

(“还棋头”等价于唐代围棋数路时要从棋子所围地盘中扣除其基本眼位的规定)

中国现今占地多胜的围棋规则形成于1920-1930国运衰败的年代。数子制规则成文于五十年代,计点制规则撰于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争地的围棋观统一了天下,致使围棋世界步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争地游戏的小道盛行于世,棋的大道——争取生存权利的最高形式的斗争,连同炎黄尧舜天下为公的崇高思想被湮没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子多为胜的围棋观念,当围棋发祥之初,产生于围棋创造者的大智慧;在围棋长达四千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被实践证明成为真理。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其规则既简单又优秀,数千年以来,从未产生过判例。

子多为胜是围棋的生命与灵魂。

子多为胜——围棋难道不该这样下?

择优汰劣,破伪立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

正如月亮不能长久地遮住太阳,二十世纪地多为胜的围棋观念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全中国全世界热爱围棋的人们,团结起来!

让我们共同赞美天下为公的中国围棋观,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开辟围棋美好的、无限的未来!

元宝推荐:老叶,
家园 坐沙发,看“宣言”,送支花——
家园 棋牌文章,照例加精送花

家园 围棋只有胜负,没有生死

围棋下到最后,双方都围了或大或小一块地盘.

地盘围得多的,算是胜利者.

地盘围得小的,也可以生存下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