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谁读过杨小凯的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 真理
我刚读过,不明白。感觉杨大学者在用大量的论据证明一个直觉上靠不住的论题:中国的经济崩溃。似乎和那个章家墩是一路人。
那位大大讲解一下?
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三)
http://www.muhong.com/ReadNews.asp?NewsID=315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完)
http://www.muhong.com/ReadNews.asp?NewsID=316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怎么看得下去?楼主要考试吗?
我无语了
陈经老大的文章也没什么严密的数据,不照样追捧的人挺多。
这要求能一样吗?
如果你怀疑他的经济学家身份,请先了解了再怀疑。
屁股坐在哪里,就会打什么旗号。
从做学问的角度,杨先生无可指摘,理解力和洞悉力是极其深刻的,但是,经济学仅仅只是经济学,仅仅只能用体系内的数据建立各种模型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进行“模糊”的“预测”,不可能包打天下,不可能解释一切,不可能都预测准确,实际上,从预测的角度说,经济学家的效率和彩票预测差不多。
一个人,可以用高等数学的手段利用已有的彩票数据无可辩驳的列出一系列复杂精微不容置疑的程式来得出今天彩票的开奖数据,可以精确和理论化到让你有充足的理由去用全部身家来压注,但是,最后开奖的结果会让你后悔很久。
真正厉害的角色不是学问做的“透”的,而是做的“通”的,前者的学问即使“透”到地球对面也仅仅是“透”,也无法摆脱个人的喜好这个致命的缺陷,这种人满山遍野,杨先生是其中学问做的格外“透”的一个,值得特别的尊重,但远远谈不上“通”。
在社会科学领域,如果经过严格的论证得出的结论和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相违背的话,那么说明这个证明本身一定遗漏或者弱化了许多重要条件。(自然科学是另外的情况)
学术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但并不是说,所有学术的探讨都会与现实合拍。即使能够发表在最高级的刊物上只是说明其学术的价值,但是并不代表必然存在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经常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学而优则仕。学问做的好,不见得是个好的官僚,因为两个职业是具有不同的要求的。
学术界的探讨是百家争鸣,有的唱衰,有的唱盛,多听多看,再做取舍。另外,读好书不求甚解,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熟读的。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有的文章看看标题就够了。
我只是说您把吃这碗饭得人和不吃这碗饭的人对比不大公平
不过不管你怎么不认同他的观点,他的确是个经济学家。至于与陈经老大比较是否公平一说,我只是说文章方面,既然杨的这篇文章没有数据就没有说服力,那么其他没有数据的文章也不应该有说服力,但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不过仍然属于运运御用。如果他不那么政治化,也许会好很多。嘿嘿。。。
都是不错的文章,也不难懂。
何不先仔细看看,再下结论?
后发劣势,陈志武最近也有几篇文章,可对照看看。
比如这段
补记:又想了想,既然只是一个笔记,不是发表的文章,对其要求也不用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