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非典型体育征文】天上虽然不会掉馅饼.... -- 居庸叠翠
居庸不是个非常酷爱运动的人,现在唯一经常从事的主流运动大概也就是打打篮球。然而在居庸12岁以前,在日常运动游戏中,篮球一直是作为另一样非主流运动的道具来使用的。那就是“叫号”。
叫号应该算是最简单的球类游戏之一。若干游戏者,按任意顺序(年龄身高体重姓氏笔画皆可),从一开始,每人分到一个号码,代表自己。游戏开始时,1号手持篮球站到其他人围好的圈子中央,大喊一声“N号接球!”,将篮球用力尽量垂直抛起。随着叫声,除被喊到号码的游戏者拼命试图接到皮球的之外,其他人立刻做鸟兽散,但是,一般都是在附近找可以掩体躲藏,没人跑的太远。
这是因为如果接球者在篮球落地之前直接抱住的话,他可以如法炮制,喊“M号接球”,以此类推。但是如果接球者在篮球触地之后才接住,只能大喊一声“定”,这时其他人不能再移动。接球者任选一个目标将球砸去,该目标可以在双脚不离开地面的前提下,进行躲闪。
目标被击中为目标失败,目标未被击中为接球者失败。失败者走到墙边,面壁而站,不许移动。其他游戏者任意推选某人用篮球投打失败者臀部。惩罚完成后,失败者转身猜测是谁执行惩罚。猜对了,由失败者抛球开始下一局游戏;猜错了,由惩罚者抛球开始下一局游戏。
当然,如果条件简陋的话。足球、小皮球、大个沙包、甚至书包......都可以代替篮球成为游戏道具。不过毕竟篮球体积大,手感好,便于空手持接,而且更加受欢迎。
还是那次我们出去玩,开发出了叫号的成人版。道具是足球,一脚把球闷上天,被叫者如果用腿或脚直接在足球落地前把球停在身体上,可以叫其他人的号。如果足球先落了地,那么只能在停稳球后喊“定”。再将足球踢向选择目标。随后同普通叫号规则。
哎?那天晚饭我们好像吃了好多乌鸦啊.....(玩笑玩笑,哈哈哈哈哈)
不知道叫号算不算北京的“传统非典型运动”,这点应该请教一下老萨和其他几位年长的北京老乡。反正在居庸那个岁数时候,周围一片各院的孩子,玩叫号的不少。
何以得见?你看嘛,捂着头气势汹汹满大街追淘气包的大人也不少.....一般都是哪个倒霉孩子玩high了,手上没准,一把就斜着出去鸟。
天上虽然不会掉馅饼....但是...会掉篮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再介绍两个相对很普及的篮球小游戏,估计打过篮球的XDJM们都知道。
1、打点:延着三秒区边线上面的标志点定点投篮。每投中一球,可以继续走上下一个投篮点投篮,投篮不中,换另外一名游戏者投篮。除了三秒区两侧线上的8个点之外,中间还要在罚球线上和90度三分线外各投中一球。如果投出 air ball则被罚回起点。先完成一圈投篮者为胜。
2、满堂红:将游戏者分为若干组,每人每轮一次游戏机会去获得分数,累计分数先到达目标的组胜利。得到分数超过目标分数,也被视为失败。
每个人每次游戏机会中最多有三次投篮机会。
第一次投篮是站在罚球线上投篮,无论是否投进,待篮球接触地面后,接住篮球,就得到第二次投篮机会。如果在篮球落地前或者篮球触碰地面两次后再触碰篮球,则失去后面两次投篮机会。第一次投篮命中计5分。
第二次投篮是在第一次投篮结束后接住篮球的地点原地投篮,无论是否投进,在篮球接触地面前必须接住篮球,就得到第三次投篮机会。如果篮球触碰地面后再触碰篮球,则失去后面一次投篮机会。第二次投篮命中计3分。
第三次投篮是第二次投篮结束后在接住篮球的地点原地投篮,投进计2分。
如果三次投篮全部命中,称为“满堂红”,自动获得再一次游戏机会。每轮每人只能获得两次满堂红(即单轮最高30分)。所有投篮分数相加,即为该游戏者该轮得分。
目标分数一般为N×10+1
这两个小游戏适合篮球普及入门,投篮基本功较为扎实的玩起来,就很没趣了呵呵
这几个篮球游戏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我那时好像篮球最多就是比定点投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