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 -- 张四维

共:💬147 🌺2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马伦道:姐姐品性高洁,对配偶要求较高。不像我,随便找个男人混日子

终于,帐内安静下来,而帐外的袁家成员一个个都羞惭得涨红了脸。

春秋笔法嘛!!!

分明是帐里袁家成员个个都羞得涨红了脸

.....第二个建议:麻烦添上这段床头对话原文或者原文出处:

据《后汉书》记载,在钻进大帐之后,新郎袁隗和新娘马伦钻进被窝里,在帐外听众的密切关注下,进行了这样一场严肃的对话:

袁隗首先开口:“女人啊,出嫁的时候,准备好笤帚和簸箕打扫卫生,不就可以了嘛,何必带这么多金银珠宝来呢?”

马伦回应道:“父母过爱,送来如许多的嫁妆,我不敢拒绝。先生如果仰慕鲍宣和梁鸿那样的高德,那么我也乐意向少君和孟光学习。”

袁隗继续发问:“南郡太守先生的学问比泰山高,比东海深,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就我所闻,凡是他老人家为官之地,都盛传他有些经济问题,这又是什么缘故啊?”

马伦回应道:“孔子身为大圣人,不免受到武叔的诋毁;子路本是贤士,依然遭遇伯寮的诬告。家父在社会上名誉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袁隗仍旧不依不饶:“我们男人娶妻有规矩,只要兄长尚未结婚,弟弟就不能定亲,否则便会沦为笑柄。但是我听说,你姐姐尚未出嫁,今天这交杯酒,你喝起来滋味如何啊?”

马伦回应道:“我姐姐品性高洁,对配偶的要求比较高。不像我,随便找个男人混日子,也就知足了。”

家园 《后汉书·列女传》

汝南袁隗妻者,扶风马融之女也,字伦。隗已见前传。

伦少有才辩。融家世丰豪,装遣甚盛。

及初成礼,隗问之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乎?”

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君若欲慕鲍宣、梁鸿之高者,妾亦请从少君、孟光之事矣。”

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

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家君获此,固其宜耳。”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

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

隗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隗既宠贵当时,伦亦有名于世。年六十余卒。

家园 这一回太精彩了!竟然汉代结婚是如此拘谨的事情……

而且竟然还要有三个月的试婚期……要是不怀孕,岂不是很麻烦……如果是男性的问题,岂不是要结很多次婚才能验证?害人无数啊!!!

幸亏马伦过关,否则袁家到哪里再找这么牛的亲家?

家园 试婚期乎?试孕期乎?拘谨乎?开放乎?
家园 奇女子也
家园 【原创】第六回 袁次阳舌战新娘 当涂高蛊惑民心【下】

公元2世纪是一个全球气温变冷的时代,严重影响世界各地的粮食产量,中国自然不可能例外。加上地震、洪水、旱灾、蝗虫接踵而至,占东汉帝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通农民生活质量急遽下降,几乎每年都产生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灾民。由于深陷汉羌战争的泥潭,帝国政府又拿不出足够的物资和经费来赈灾。那是一个大将军不会打仗,尚书令不懂财政,司隶校尉不管治安,三公只能扮演在野党领袖角色的黑暗时代,而老实工作的百姓却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外朝官员由于工作因素,更容易接触到下层民众,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所以也就会对中朝首脑热衷于册立小皇帝的举动嗤之以鼻,但有勇气敢于公开唱反调的官员极少。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汉帝国,就这样喝着自酿的慢性毒酒,在百病缠身中缓慢而又绝望地走向衰亡。

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全都悲剧性地集中体现在建康元年(公元144年)之内。在这一年,东汉帝国的处境可一点也不“健康”。

当年七月,洛阳朝廷突然收到急报,说是以马勉、范容、周生等人为首的造反者已经组建了一支大军,正在攻打徐州南部和扬州北部的几座城池。汉顺帝刘保闻讯大惊,赶紧派御史中丞冯赦率军前去讨伐。

江淮流域可谓自古多事,从陈胜、项羽到韩信、英布,从吴楚七国到历次淮南、衡山王叛乱,长期困扰着秦汉帝国。跟据司马迁带有地域歧视性的总结,这是由于江淮流域的风水不好,气候潮湿,民风恶劣(即所谓“俗薄”),当地人思维灵活,性格浮躁,急功近利,不能持久。所以在搞政治运动时,东南地区的人喜欢搞创新,却无法善始善终,总让西北地区的人摘桃子,即所谓“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根据这一理论,刘邦把队伍拉到汉中,毛泽东把队伍拉到陕北,都是主动改善了风水,故而此后才能所向披靡。

但是,封建迷信之所以不是科学,就在于它的似是而非性质。司马迁的风水理论不能预知,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东南地区却始终保持着平静。另一方面,封建迷信之所以应该被摒弃,就在于它让许多人产生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结果导致家破人亡。西汉末年,在当权集团的大力倡导下,名为“图纬”或“图谶”的各种预言书层出不穷,仅后来东汉政府官方承认的就多达八十余部。当时有谶书说“刘秀当为天子,”王莽的大臣刘歆便改名为“刘秀”,然后发动政变,结果失败自杀。

自从东汉帝国建立之后,扬州北部的局势就一直动荡不安,经常爆发大规模暴动。究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当地百姓比其它地区的百姓受政府盘剥更重,而是因为汉光武帝刘秀自己曾经为了证明对手蜀帝公孙述不可能取代汉朝,而大力宣扬的一部谶书《春秋谶》,上面写着:“代汉者当涂高。”单纯从字面理解,就是:未来取代汉朝的人应该来自“当涂县”,可能姓“高”。当涂县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东汉时属扬州九江郡管辖,涡河在此处汇入淮河。如果从当涂县出发,逆涡河而上(即向高处走),就会到达曹操的籍贯所在地——涡河上游的谯县(今安徽省亳县)。如果真的可以对“代汉者当涂高”预言作出某种合理解释的话,那么这也许才是正确的答案,而不是《三国志》中似是而非,充满迷信色彩的“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对于曹操称“魏”的原因,将在后文再作进一步分析。总之,“当涂高”当指曹操的故乡谯县,应该不难理解。

很遗憾,东汉时期的人并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先见之明。“代汉者当涂高”这个预言经过光武帝的大力宣扬,很快就风靡整个东汉帝国。不光是当涂县姓“高”的老百姓,就连整个九江郡,乃至于整个淮河流域上至贵族豪强,下至普通农民的男性居民都深信不疑:我本人,或者我的后代,将会按照图谶的预言,“顺天应人,”在未来取代东汉政权,建立起新的皇朝。其中的年轻气盛,急功近利者于是纷纷付诸行动。这些可怜人虽然屡屡失败,而且纷纷付出了满门抄斩的惨痛代价,却仍旧前仆后继。他们其实本来不会有如此野心,但预言书就是这么害人。袁绍的弟弟袁术,将成为《春秋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马勉、范容、周生等人起兵前十年左右,大学者张衡曾经上书朝廷,痛斥这些预言书都是“虚妄”。张衡详细考证,认定图谶全部成书于“哀、平之际”,显然是西汉末年由王莽集团编造出来,用以迷惑官民,以达到自己篡位夺权的目的。究其内容,不仅与古籍经典严重冲突,而且还自相矛盾。它们“欺世罔俗”,社会影响极坏,所以“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可惜在那个不尊重科学的时代,朝廷不听,百姓不信。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崇尚真理的科学独行者张衡病逝,从此大汉朝廷上再也无人敢对图谶加以质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估计实际上没有这么严重,古代的事经常不能较真

其实在古代,正妻不生孩子的很多,也都入庙办手续了

像马伦这样地位的女人,如果不是来了就到处乱折腾,和公婆吵架,即便不怀孕,袁家恐怕也是不会赶她走的,毕竟还有小妾们帮忙嘛

当时也可以离婚,规矩是丈夫无故连续三个月不与妻子同居,基本上妻子就得自觉提出回娘家了。也有赖了六个月还不走,得别人提醒的。

离婚以后,婚前带来的嫁妆自己拿走。平分婚后财产?想都别想!

所以说,中国妇女的地位如今真是大大提高了。

家园 板凳花!

一个《春秋谶》坑里套着一个袁术坑和一个曹操坑,“扑通!”

掉连环坑里咯#……#¥%#*

家园 biu!
家园 花好文! 有个小问题

"...枕头冲南,脚冲北,新郎躺在东面,新娘躺在西面,正所谓'男左女右'...”

是否应为新郎躺在西面,新娘躺在东面才是男左女右。

家园 这些名字都眼熟啊,居然在这里早就串在一起了。

虽然是新贵,看起来,袁家后来是逐渐走上,马家逐渐走下。袁家的影响接着东风也开始顺路跑了

家园 有一点不是很明白:汉光武怎么会允许有“代汉”的预言存在?
家园 兄台不必气馁

曲高和寡并不少见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这回书有意思,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