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仵德厚是否有罪以及“大义灭亲” -- 煮酒正熟

共:💬97 🌺16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简复如下

另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的改变不宜称作“随风变化”。判定的依据是既有史料。如果后来发现的史料涵盖并推翻了从前的史料,自然要修正从前的评价,这怎么能说是随风变化呢?
您忽略了我说话的前提: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依托在一句传闻上面,可以随风变化,这种评价不要也罢。
随风变化是说你对人物的评价依托在小报传言,过于依赖道德评论,其实这些东西都是靠不住的,以此为论据、论法并不足取。

至于您的问题 --- 如果他人格高尚却造成重大伤亡,站在普世道德角度我不会认为他有罪有错,我反会称赞他的不屈精神和军人荣誉感。当然您站在TG立场上认定这样的人有罪,我表示理解但不会认同。
前面对解放战争的看法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解放战争是阶级战争,是主义之争,是生死之争,难以避免。但在内战中有些伤亡难以避免,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相互攻防,伤亡难免,但善待战俘减少人员损失、采取措施减少平民伤亡(比如将平民撤出战区,采取救济措施等)、避免无谓的人员损失,这些做法不但是可能的,从保存民族元气、降低人民痛苦的角度来说也是必须的。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对造成大量中国人无谓伤亡感到愤慨的理由。什么是大义?以人民、国家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大义。用这些人的死来证明某些人人格和职业道德,这种话我说不出口,也作不出来。这或许就是上等人和普通人,我们狭隘的立场主义者和“人性良知和普世道德”的差别吧。

事实上,这也表现出您的“先选定政治立场、再进行历史评价”这一方法的弊端 --- 说服力有限,最终只能是自说自话,与自己同一阵营的人相互唱和,却完全不可能与敌对阵营有任何交流,也无法获得中立者的共鸣。
对于视人命如草芥的人,我和他们的立场不同,也压根没打算说服他们。

再说一遍,1949年5月18日,章士钊和邵力子在写给李宗仁的一封长信中,曾对阎锡山守太原有过这样的评价:“夫阎君不惜其乡人子弟,以万无可守之太原,已遁去,而责若辈死绥,以致城破之日,尸与沟平,屋无完瓦,晋人莫不恨焉。” 阎锡山作为主谋是如此,对他的那些帮凶们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