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李自成与大清力量对比 -- 浮云
可能离真正的答案就差一点了.
其实,对李溃败的原因从浮云所提的,表面上看是看不出来清军有何优势的.可是,他没有比较两方面的政治纲领,这是显然的本末倒置的比较.就好象搞竞选,一个臭名昭著没药救了,一个是初出茅庐,大家还根本不摸底,但看起来还行.那当然是投票投给后者.李在短短42天就把自己搞得政治破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的失败原因在政治上,尤其是财政上,这已经是有定论的东西.
他自己在和清军交战前就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在交战之前就知道自己会输,这一点有大量的文献支持.这才有鞑子兵一出现,他拨马就走,根本就不打了.
李是气勇之人,攻开封时身先士卒,眼睛都快射瞎了,可是到了这,从军事上看尚可一战时,却立刻选择了逃跑主义.原因何在?政治上已经破产了!
就好象我们比较共军和国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一样.数量,质量,经验,将领,财力,哪一样国军占劣势?三年就完蛋了,比毛预计的还快.所以,纯军事观点要不得!
你提到的
是有一定道理.
性格决定命运,李的个性就是农民,一直没转化过来显示了政治上的不成熟,比朱元璋差得太多.
但是关键是为何他对知识分子缺乏足够的信任?
这具体表现在对李岩(又名李信)的态度上.李岩的最终被杀是路线斗争的结果.其实,李岩就是提出政治纲领“迎闯王,不纳粮”,“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人.李自成的成功就成功在这,就象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解放黑奴"一样.可是这种无赋税或耕者有其田的政治纲领都是造反者用来吸引老百姓的,政局稳定后该用什么税收制度是由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决定的,不是政治理想.就象每当美国大选,候选人就用中国说事,上台后立刻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所以,政治纲领要随情况变化而变化.
在拒绝李岩经营河南,缓图天下的良策后,李自成又拒绝了重整税赋稳定京襄,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仍然使用"打土豪,分田地"的暂时性财政政策.
建立赋税制度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先决条件,而组织生产则是获得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培植赋税来源的可靠保证。可是,李自成在北京42天政务活动中找不到一条关于如何组织农业生产的法令,他的重要谋士顾君恩、宋献策、牛金星、李岩等人都很少关心发展生产,可以说这支政治势力的兴起虽有正当理由,其结果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吴三桂反的是这一点,他已经看出李自成的政治不行.而皇太极多尔衮那真是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哪!到这时候,傻子也看出谁会得天下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武力上李高于张,智力上张高于李 scorpioking 字0 2007-09-08 06:12:33
🙂李定国孙可望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经营云南 蒲将军 字28 2007-09-07 23:53:54
🙂历来叛乱而成大事的 5 闲扫落花 字350 2007-09-07 13:23:56
🙂你的评论很精彩
🙂李信被杀源于一个其实很常见的原因 1 闲扫落花 字1049 2007-09-10 09:57:43
🙂清朝政治上正确吗? 1 griffon 字477 2007-09-08 13:25:16
🙂比起闯王和南明还是要好一些 5 蒲将军 字580 2007-09-08 17:41:57
🙂同意。我觉得我们所说的其实是指清朝的国家机器 griffon 字146 2007-09-09 01: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