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和产品生命周期评苏联援助的作用 -- 邦德

共:💬95 🌺8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再来讲点看法,欢迎讨论!

其实讨论到现在,我已经不只一次说过,对方辩论的朋友站得角度很成问题:

第一:我看到几个河友的论辩套路:我听说某人说苏联当年诲人不倦如何对自己助益良多(听说来的,呵呵),接着就得出结论苏联援助万岁!

第二:从逻辑上讲,对方辩论的最大漏洞就是拿着个人那点受教育的推论直接结论苏联援助是唯一的而且是绝对的,这在逻辑上根本就是拿着个案直接推论全体,是不符合推论规律的,而且无视中国人民在这以前以后的巨大付出!其实对方完全可以用更好的角度,从历史从全局来说明,可惜到现在我只看到了个案和一些情绪上明显是既得利益者的喊叫!(因为那个听说来的靠着从苏联专家那里得来的权威一直在收益,所以当然对苏联专家教诲念念不忘啊)

我也讲讲一个个案,大家看看完全不同的结论,请大家思考:

几年前有幸听到过航天部的老专家给我们做合同的讲座,单单就什么是有效合同就给我们足足讲了两个小时!

从合同的各种国际上公认默认的形式给我们举了大量实际例子,当然很多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后交了学费的实例!

课程下来和这个老专家聊天,其中一个朋友就问老专家:我们吃了这么多苦头,那您觉得我们是改革开放后得到收益大还是这之前?

老专家回答也很有意思:当然是改革开放后得到收益多啊,当时我们可以说对国际发射市场一无所知,正是利用美国交流的机会进入国际发射市场,通过各种形式(正面的和交学费的)极大完善了我们自己的各个层面的基础,我们不仅从商务交流的角度还从技术角度,充分理解了国际标准(当然是美国西方标准)并且创造性的运用我们自己的各种储备,这个机会(美国带我们进入西方的市场体系内的机会)被我们自己充分利用,我们取得了极大的成果!这对我们自建国以来走自己独立自主发展的航天事业是个大好机会,尽管国际市场很残酷和多变,我们当时不仅适应了而且发展了中国自己的航天工业!

当时老专家讲了一句:我们中国人没别的就是吸收特别快!当时西方残酷的商业竞争环境极大的锻炼了我们航天人,我们后来不仅商务合同做的特别好,而且各种环节都得到了脱胎换骨的锻炼!

我自己是这么看那些举例的河友的:

我还是从心理角度分析:

那些回忆苏联专家如何诲人不倦的人,一般来说在五六十年代是学徒,苏联专家(我们付了高额费用而且谈判好了相关条件)对学徒而言没有利益冲突,自然和颜悦色把对他们而言是初级知识对我们学徒而言是神圣的宝贵的安家立命的根本的东西教导一下了,再加上我们六十年代起开始的文革各种运动,对这些学徒而言拿着这些初级知识当成宝贝,一直在吃老本而且没有更新!

到了改革开放,西方的知识标准进来(如果我没记错的化,西方的专利制度伴随六十七十年代发展已经深入到各种行业,成为世界标准了),我们这些当年的学徒已经是各单位的顶梁柱了,伴随这谈判和引进,西方的专利制度也深刻渗入它们和我们谈判的各种层面,我们这些学徒顶梁柱自然大面积不适应不习惯,甚至讨厌西方这种模式,所以所谓苏联援助的神话自然风起云涌,河友举例时候依稀还能看出当年这种不习惯和不适应的变形状态(当然以所谓苏联援助大公无私)!

单单讲讲我看得到的:

1)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学徒不仅在本专业知识上极大落后时代,这个差距对方不会教你,要自己啃,这样没有导师,难度可想对我们这些学徒来说像另外一次大学进修而且是没有时间和导师的,这个时候我是会想起教我最多的老师!

2)技术谈判外是商务谈判和专利谈判,这对我们这些学徒顶梁柱更是门外汉,残酷的商业利益谈判和赤裸裸利益交换谈判,更是我们这些学徒顶梁柱从来而且是深恶痛绝的!

3)可想结果,我们这些学徒顶梁柱交学费的很多,很不适应很讨厌西方这套,很怀念当年苏联专家,可是这个时间和环境已经变化了,我们的不适应情绪转换成为对当年苏联专家的幻想!

请大家再从更多角度讨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