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历史视角下的民族分析 -- wolfgan

共:💬31 🌺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大历史视角下的民族分析

说起民族,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概念的定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定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应该是“共同心理素质”,即其成员认同这个民族。就共同语言来说,现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的白人都说英语,但显然不是一个民族了。另外,斯拉夫语系各语种的差别其实和中国汉族各地方言的差别差不多,但他们显然是各个不同的民族,而汉族就是汉族。就共同地域而言,这个地域应该如何划分,显然无法绝对化。至于共同经济生活,现在世界上民族混居的情况多得很,但这不代表混居的人群就成为一个民族了。所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都不是民族的充要条件,而是可能的或者近似的条件,共同心理素质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族从本质上来讲,是个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血统上的。至于我们平常看到的强调民族血统的行为,其实涉及到的是身份谮别的问题,这里就不累述了。另外,由于共同心理素质是一群人的共性,而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一直是在变化的,所以民族的分化和融合也就是一种常态,一直是历史的一部分。

   虽然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但是由于无法量化,所以实际上在定量分析的时候,人们就把可以定量分析的语言作为民族近似等同的指标进行研究。下面我的分析也将如此。

   虽然民族和语言现在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是它们的诞生时间差是很大的。语言的诞生远比民族早。据分子人类学的观点,在七万年以前,地球上遭遇了一场全球性的天灾,现代人除了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一小群人(估计只有两千人左右)由于地理条件优越,侥幸活了下来,其它地区的人类都灭绝了。然后,在非洲之角,更小的一群人(估计只有几十到一百多人)走过当时还是陆地的曼德海峡,走出非洲,在农业文明到来之前扩散到了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在农业文明到来之前,各地的人们语言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化,但与此同时语言的词汇量也少的可怜。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的一页。它有五个独立的起源,分别是中东新月地带的大麦和小麦,北部中国的旱作物,南部中国的水稻,墨西哥的玉米和印加的木薯。农业与狩猎采集相比,可以在单位面积上养活多的多的人口。这样一来,那些首先发明了农业的人群人口迅速增加,四处扩散。另外一方面,人类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各大语系的雏形在此后不久都基本形成。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民族出现了。畜牧业一开始是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出现的,直到很晚的时候,才在已经不适合农业的欧亚草原出现了纯畜牧的游牧业。但是,游牧业不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系统,它需要和农业系统交换产品才能生存下去,它的产生首先依赖于农业文明商业的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讲,游牧业是依附于农业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们的联系方式并没有显著的改善。空间上的隔离使得语言的分化越来越严重,民族越来越多。(这里要多说一句,欧亚大草原上被驯化的马使得使得大草原上和附近的适于养马的人群的联系方式还是有改善的,这使得欧亚大陆能够发展出比别的大陆更高的文明,发展出更大规模的民族集团。)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的语言数量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民族的数量也达到了顶峰。

  工业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出现后的又一大飞跃。如果说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的话,那么工业文明则体现了人类彻底改造自然的力量。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而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于人类自身科技的发展,当地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一个次要因素,而且是越来越不重要的因素。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越来越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与农业文明时期相比,人类的联系方式有了显著的飞跃。从电话电报到手机电脑互联网,全球即时低成本高容量高质量通讯即将成为现实。人类的联系不再受地球时空的隔离。在这个时代,各个小语种呈现加速消失的趋势,近几十年来尤其明显。正是由于这个事实,所以西方颇有一些呼吁保护弱势语言的声音。在我看来,这除了对某些科学研究有好处外,对当地社会生活没有什么好处。民族的融合和分化都是历史进程中的常态,而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概念。

  总而言之,民族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工业文明则是民族融合的强大动力。

通宝推:唵啊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