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什么是“精神”说起(6) -- 唵啊吽
切磋一下,没什么谢谢的,你我都在这个话题里寻找着增益。
A是大家都感知到的
严格的说:A是大家在语言的交流中最终形成的共识。——如果举例来说:最可肯定的例子是现在的科学的某些结论形成的常识。(不是所有结论,科学的有些结论是超常识的)
B是大家都感知不到的
严格的说:B是交流中无法形成共识的内容。
(比如宗教,比如价值观,比如科学的最前沿内容:微观世界的观察对象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这些内容并不能判断是被感知的还是被想象的内容。关于这一点,需要详细分析)
如果B是上面这个分析,那么C就是一个冗余。
现在说B,
对“感知”的强烈主张,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但感知的“主体”——人(或意识)也是一个先验。有这个先验,才存在着“感知”。
而现代哲学因为拒绝一切先验的“魅”,而逐渐将研究的对象转移到了“语言研究”上。
原因在于,哲学除“魅”之后,在交流中,他人的“感知”只能从他人的语言叙述中才能知道这个“感知”的具体内容。
而因为这个转向,对"感知"的研究结论变得非常复杂。
比如:感知就是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出的“图像”,还是感知是人理性(语言逻辑)勾勒出的“图像”,无法分清。
因为“感知”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都是被语言所勾勒的。语言的表述遮蔽了人的初始感知的面目。
比如,一个人说:我感知到了“什么”?而问他这个“什么”是“什么”时,他的描述会使用非常非常多的“词项”,比如“量词”(个,次,吨,米等),比如“形状”(长方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比如“颜色”(赤橙蓝绿等),脱离语言中的固有观念,人几乎无法说出他“感知”到了“什么”。而我们理解他感知到了“什么”,是理解词项来完成的。
而究竟那个”什么“的”自在体“究竟是”什么“,无法透过语言去了解。需要亲自去看,去指,但又无法确保我的感知能与那个人感知一致,能知道达成一致的内容,依然是交流中彼此运用的”词项“意义的统一。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例子,很典型的就是”波粒二象性“的科学史故事。
海森堡和薛定谔各自都观察了微观世界的对象,这个对象现在是被称呼为:粒子或光子。
但这只是一个称呼。一个能指。
而这个能指所指的“物”究竟是粒子形态还是波形态,却是科学史上一大争论。
为什么呢?
因为海森堡的“矩阵方程”和薛定谔的“薛定谔方程”都能充分描述对象的现象。但各自数学语言构筑起来的“物理图像”却是不同的,前者是“粒子离散型的图像”,后者是“内敛的波包图像”。
没有谁的解释错。因为后来发现,海森堡和薛定谔的方程在数学表达上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逻辑相通。没有矛盾。
但对物理图像的构筑不一样。
相同的关系,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构筑出了不同的“图形”。
那么这个图形是“感知”出来的吗?
显然不是。
波粒二象性现在是被一般解释为:粒子的运动即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这是错的。不负责任的语言构筑。
应该是:有两种解释的表达可以解释“粒子”的意义。这两种解释各自构筑了粒子运动的“图像”,但“粒子”真正的运动现象是个黑箱。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讨论】看看我能否这样理解你的论点 唵啊吽 字592 2009-01-11 22:28:21
🙂【讨论】关于认识的正确和错误 1 涉雪之狐 字1110 2009-01-12 16:55:34
🙂【讨论】谢谢。我以为个体与人类整体还是有区别的 唵啊吽 字122 2009-01-13 00:02:34
🙂【讨论】稍稍改一改
🙂花谢讨论 唵啊吽 字1614 2009-01-09 04:18:00
🙂【讨论】关于哲学(语言)的逻辑 涉雪之狐 字829 2009-01-11 17:10:00
🙂为唵兄的执着献花 1 南方有嘉木 字340 2009-01-08 21:28:46
🙂成为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条件 2 九霄环珮 字498 2009-01-07 21: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