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被八卦的感觉--月光市场在中国(含剧透,慎入) -- 早生华发

共:💬13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呵呵,

剧情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到网上去下了看。有会上图的也弄些剧照上来啊。

这部电影之所以有趣,是因为这是印度拍的一个中国背景的故事,结合了印度歌舞和中国工夫,是我看到过的印度电影中很少有的涉及到中国题材的电影,其实剧情很简单,甚至里面的很多故事情节和场景都有似曾相识的地方。

比较感兴趣的是影片中对中国的描述。影片里中国元素的出现是比较混乱的,也是比较粗糙的。在西杜(男主角)坐上飞机来中国的时候,导演用了一组快速镜头展示了西杜内心中的中国印象,有长城,皇宫,民国时代的上海滩,很是雷人。看来导演在拍摄这电影的时候也是做了准备的,看了些中国电影。皇宫这场戏就带有明显的第五代大师的风格,黄黄的建筑,黄黄的地面,全身黄色盔甲的武士和坦胸挤奶的仕女,还有西杜细细及腰的辫子。在配上印度招牌歌舞,真是雷死人不偿命啊,哈哈。

呵呵,很多人说这部戏是恶搞,我看完了以后却没这印象,反而觉得这戏拍的很真诚,有一部分印度人还是想了解现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至于他描述的中国是不是你喜欢的,这没办法,编剧和整个创作组对中国是很不了解的,他们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少数几部中国电影上。因为你中国导演描述自己国家的形象就是这样子,怨不得别人。

皇宫这戏从背景后的群山看,应该是在浙江横店拍的,西杜身后的群众演员的舞姿也没那么协调,应该是当地的群众演员了。

30年代的旧上海滩看起来就拍的蛮舒服了,虽然也是载歌载舞,但是女主角穿着旗袍,凹凸有致的身躯,鼓鼓的胸与纤腰有那么大的起伏,看起来就是很舒服啊。这场戏应该是借鉴了周星星的《功夫》,这戏大概是在上海车墩拍的,那些跳舞的群众演员也是比较专业了。也看出来这导演的功力还是不错的。

我在网上看到有很多人(只限中国内地观众)对这部电影电影评价不高,认为是在故意摸黑或者歪曲中国,他们的主要论据集中在西杜来中国后的主要故事发生地—一个不知名的闭塞山村,那里的人还在穿着民国时期的服装。而这部戏的背景却是在现代印度和中国。我认为他们的服装是借鉴了周星星的《功夫》,《功夫》里的中国人穿的就是短杉灯笼裤。最为雷人的场景就是当西杜来到中国是,在宽敞明亮充满现代气息的机场大厅里,一群衣杉褴褛面容憔悴的穿着马褂的村民来迎接他们心目里的救世主。而他们身后那些走来走去的旅客和他们是那么的不协调,真是硬伤啊。不过考虑到这部电影是在印度,泰国和中国内地拍摄就可以理解了。山村的戏是在泰国拍摄的,做为主场景肯定是要先拍摄的(你也不能指望泰国人对大陆有什么直观印象。虽然这部戏里有大量的香港演职人员参与,香港电影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一直对内地进行摸黑呢,可参考周星星早期喜剧电影和周润发电影,这些是比较好找的。就算那些香港人现在不摸黑内地了,人家也不会傻到跟自己的老板说你拍的中国不是这样子的。),大陆外景戏是散景,一般是放在最后拍的。所以村民服装穿成那样子也改不成了,只能硬着头皮接戏吧,所以啊发展是硬道理,要是中国现在还是破破烂烂的,也不能怪人家怎么拍你。

在长城和机场这些不需要村民接戏的地方,所有的服装都是现代服装,如果他们真的是要故意歪曲摸黑中国,人家大可让群众演员穿上四个兜的蓝蚂蚁装,来表现一个专制不民主的中国。

至于中国人的性格描写很模糊没什么大印象谈不上好或者不好,没什么意识形态在里面。不象美国电影那样对中国人形象故意刻毒歪曲,虽然他们电影中很多中国人穿的都是衣着光鲜。

第二个主要论据是,印度人怎么是救世主呢,凭什么他还救村民。

其实真正看过这电影就知道了,西杜来中国可不是当什么救世主的,人家是来传播中印人民友谊的,有歌词为证(村民迎接联欢会):不分贫穷富贵,不分贵贱高低/大家一起跳舞,不管朋友敌人/没有黑市交易,今日为干净买卖/今夜把酒言欢,来开怀畅饮/向朋友问好……。整部电影里也没什么情节展现了西杜把自己当成救世主要拯救村民,更多的是他如何拯救自己吧。

很多人其实是觉得印度一个比中国还落后的国家,有什么资格把中国人拍得破破烂烂的,呵呵。我到是觉得这电影还是满真诚的,看待中国的眼光也是比较正常的。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来观察一部分印度人对中国的印象,在这部电影里印度表达出的感情对中国就没什么攻击性,反而还很有好感。

这电影最好看的地方是上半部,有歌有舞,哈哈,除了在皇宫和上海滩,在中国电视购物工厂里那段戏也很有喜感。印度歌舞加中国工夫,天下无敌哈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