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厘金的历史作用的一点想法 -- 地九

共:💬48 🌺1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关于子口税和厘金

根据《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列强基本取得了关税协定的权利,那个时候,厘金尚未或刚刚创办,所以还没有提到子口税的问题,洋货和土货在国内的待遇基本相等。到了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时,厘金已经遍布各省,对洋货的行销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所以,英国提出了子口税的问题,就是洋货在缴纳5%关税和2.5%的子口税后,就取得了不用缴纳厘金的权利,(该条同时适用于洋商收购的出口货物)。因此,洋货取得了对土货的贸易优势地位。

由于子口税在海关缴纳,收益全部归中央财政,而厘金归地方,所以子口税成为了最遭清朝地方官员痛恨的税种,(当然户部对此是相当满意的)。可清朝地方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耍了不少手段。

比方说,地方官员往往认为,只有货主是洋人,在进口货物原包装保持完整,同时路途与子税单不能有一点差错的情况下,才承认洋货免征厘金的权利,也就是耍手段百般挑剔。当然更狠一点的,就强征洋货的厘金,根本不管其是否已经缴纳了子口税。这样当然造成了很多纠纷。

有的地方官员聪明一点,不愿意担风险,就采取主动降低洋货厘金的方式,使之比子口税还低,这样,洋人当然愿意,缴纳厘金而不是子口税。虽然这样地方厘金收入金额比较少,也比没有强,虽然这其实是在挖户部的墙角。因此在清朝晚期,子口税和厘金形成了税种上的竞争关系,洋人当然喜欢利用这种竞争关系来钻空子,反正能少交就少交。可怜国货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其负担的厘金,往往是洋货负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多国内产业,就此凋敝。

至于裁厘加税,就是另外一个题目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