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厘金的历史作用的一点想法 -- 地九

共:💬48 🌺1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于厘金的历史作用的一点想法

由于安大帖子都删了,为了方便讨论,我干脆另开一贴得了,同时也作为对老广的答复。

首先,我认为,在财政平衡或财政结余的情况下,过多强调某项收入对某专项经费的保证作用,没有太大的意义。

大家可能对清朝的财政管理制度不是很了解,我先大概介绍一下。

在清朝,财政管理制度很多,比较重要的主要是征收制度、调拨制度和核算制度。

在清朝,征收税赋时,分为上忙和下忙,主要是分春秋两季度来征收各类税收,简称上下忙。

在清朝,最主要的调拨制度是春秋拨和协解饷制度。

所谓春秋拨,就是每年冬季地方政府要申报明年的经常费用预算,(主要是固定的维持费),称制为冬估。对于机动经费或专项经费,则采取在指令性调拨指令的方式,要求某省将某项下的一定数量的经费调拨到其它省份的某项下,称为协饷。如果有多余的收入,则限期运入京城,称之为起解。如果暂时保存在本地,则称为留储。

地方上每年要根据本年的财政收支情况,编制清册,赴户部审核,称制为奏销。

有几点提请大家注意,清朝的时候,是没有银行的,所有以上所有收入,都是现金,官解官运,一般不准私人插手。(当然天平天国以后也放松了,也逐渐允许汇款了,才引出乔家大院的那许多故事。)

所以在清朝,由于调运现金成本很大,所以往往采取就近原则,比方说,如果安徽需要军饷一百万两,往往由江苏协饷50万,可能出于厘金,湖北协饷50万,可能出于盐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能说,由于此项经费是从厘金中出的,所以厘金的意义就特别重大呢?当然不是。

因为总体上,财政收支是平衡的,此项经费不出于厘金,便出于盐课,或出于关税,或出于地丁,由于总收入不变,出于哪一项就没什么特殊意义。

所以老广以为,铁路经费等是由厘金坐抵押借外债得来的,所以厘金就意义重大,对此本人不敢苟同,因为那个时期(太平天国失败到甲午战争之前),清朝财政是基本平衡的,或至少缺口不大。

当然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朝财政是十分紧张的,或者说,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那厘金的意义是不是就特别了呢?当然不是。

(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a
家园 【原创】续一

当清朝财政资金存在巨大的缺口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没有?

我认为,在财政收不抵支的情况下,有四种手段来使财政状况趋向于平衡。

这四种手段分别是动用库银、借债、节省开支和增加收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清朝时没有银行的,为了弥补财政收入各年份的波动,户部等机构必须存储大量现银,以丰补歉,才能过日子。但很不幸,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清朝的库银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主要是他咸丰老爹道光皇帝,命不好,先是灾荒、然后是鸦片战争,内部还闹了个银库案,把家底都遭光。)所以,当1851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国库是很空虚的了。

其次,借钱。清朝没有资本市场,向老百姓借钱,老百姓不肯,向洋人借钱,当时还拉不下那个面子,当然后期就不一样了。

再次,就是节省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1851年,开征厘金是1853年,那两年清朝是怎么挺过来的?主要是靠节省挺过来的,这一方面是前两年太平天国主要局限于广西一省,开支缺口不大,另一方面,咸丰皇帝还想恪守永不加赋的祖制,下令减少百官俸禄,停止不急工程等等,就硬挺了两年。到1853年太平天国冲向江南,战争范围扩大,各省皆办防堵,原有的财赋之区也变成了需要协饷的省份,清政府就终于吃不住了。

到了太平军开始北伐的时候,咸丰真的急了眼了,基本上是不顾一切了,所以这个时期,出台了很多搜刮的政策(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嘛。)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增加捐输。其实就是卖官,明码实价,而且叫户部印了很多空白捐照,发给军队,军队开到那里,官就卖到那里。你还别说,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卖500多万两呢,最后一致卖到清朝灭亡。而这些买了官的人,也有个名词,叫捐班。

2、做大钱和发钞票,实行赤裸裸的通货膨胀政策,到现在还有很多的咸丰当百钱。当千钱,制作精美和王莽钱成为我国货币史上的奇葩。可惜当时的老百姓是不认账的,史载民不聊生,搞得名声很不好,最关键的是没有搞到多少钱,所以很快就废止了。

3、开鸦片税。就是老广说的土药和洋药,只要缴税一律放行。

4、盐斤加价,就是加重盐税,要不增长那么快。

5、开厘金。这就不多说了。

6、关税。这个主要是被迫的,不过通过条约规定,关税值百抽五。客观上反到增加了收入,同时还有一个子口税制度,规定洋货再加2.5%的税,内地常关一律放行。关于子口税,有一些争议,因为有些地方洋货也征厘金,但一般认为,由于子口税,洋货的赋税是低于土货的。

(待续)

a
家园 请问您在线吗?请看我发给您的短信
家园 【原创】续二

通过大肆搜刮,清政府终于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以后,清政府采取了哪些财政措施呢?

第一个,大家肯定想不到,是减赋。

所谓减赋,就是减少田赋和田赋附加。这件事正是由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作的,而且从1861年就开始了,(1864年太平天国才灭亡),基本上是官军收复一省 ,就减一省。采取的措施保证正额,减少浮收和陋规。当时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太多了,什么淋尖、踢斗、捉猪钱等等,大概几十种,通过减赋,把这些陋规一律革除,同时历年积欠也一概豁免,经后人计算,当时减免的浮收和陋规大概相当于普免全国五年的地丁钱粮。这条措施,其实对人心向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条措施,在财政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历年积欠一概结清,同时清政府的田赋收入大大增加,一条减税措施,取得了增加收入的效果。没有这些收揽人心的举动,怎么可能取得镇压太平天国的最后胜利?还有有人以为是靠厘金呢!

第二个,是裁军。

这个是老故事了,什么慈禧过河拆桥啦,南京刚攻下,就裁撤湘军。这里要多说两句清朝的兵制。清朝时常备军政策,财政负担是很大的,道光的时候,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4400-4500万两,兵饷占多少呢?2200万两。(注意,这是兵饷,不过括装备费和军事工程费和训练费,总体军费是算不出来了)其中绿营约60万人,1200万;八旗分驻防八旗和京师八旗,各约十万人,兵饷约1000万两。绿营和八旗统称经制之兵 。区别于湘淮军的勇营。最后的结果,是绿营和勇营都裁减了一些,最腐朽的八旗没动,个人以为,其实这里头大有文章可做。

第三个,是投资。

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了。不过,至少说明一点,清朝已经有余力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了,财政已经不那么紧张了。

(待续)

家园 好文送花等续,顺便问个问题

“清朝的时候,是没有银行的(当然天平天国以后也放松了,也逐渐允许汇款了,才引出乔家大院的那许多故事。)”

票号不是银行吗?

票号到太平天国以后才逐渐允许汇款——有没有历史依据的资料?

家园 谢谢,续完后答复.
家园 我看可以做几个横向对比

明末也是财政困难,而明末同期,在西方,西班牙皇室破产了七次,大家可以查查最后总共欠了多少的债务,相当于多少两银子

清末也是财政困难,一样也可以查查,同期的明治维新后甲午战争前的日本,在维新之后,“减免”了农业税之后,以不到中国1/10的人口,不到中国1/10的耕地,每年的农业税的收入是多少

同样还可以看看乾隆年间英国某个叫亚当·斯密的老儿写的某著名作品中,对于收税条目的建议,学学什么才叫“万税”

最后说一句,49年之后,江南的农业税反而是近几百年来最高的。

家园 一个大牛的诞生
家园 【原创】续完

最后,讨论一下评价一种税收好坏的标准。

首先,先得说一下什么就好,什么叫坏。所谓好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相比较,利用某种标准衡量,得出的相对结论。

而税的好坏,也是相对的,看跟谁比。

个人以为,特定的某个历史时期,比方说清朝,在获得相同财政收入的情况下,谁带来的副作用越小,相对其它的税种就比较好一点,反之,则是比较坏一点。如果相对其它的税种副作用很大,就可以称之为恶税了。

那好既然要比较,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对比较相似的税种比较一下,看看谁比较好,谁比较坏。

个人以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几对税是可以比较的。比方说,

1、鸦片税 PK 盐税

这就不用多说了,鸦片税收入即较盐税少,而危害大,同样征收100万两银子,显然是盐税要优于鸦片税。

2、厘金 PK 子口税

同样的道理,征收厘金,在多个环节征收,所得税金,半入私囊。而子口税只在海关征收,效率较高,而且不扰民,对商品流通的阻碍作用少,与其通过厘金征收,其实不如提高子口税,用关税收入来弥补财政收入。后世也是基本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的,是为裁厘加税。因此比较来说,子口税显然要优于厘金。

以上思路,为大力鼓吹物业税者鉴。

家园 完了,原来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也另有真相。
家园 【原创】解答一、票号和银行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先说票号吧。

关于票号,历史记载比较清楚,略述如下:

中国第一家票号是日升昌,大约创办于清朝嘉庆年间。第一任经理雷履泰,是从山西平遥西裕成颜料铺改过来的。主营业务是汇兑,与财政联系紧密,兼做存款和信用放款业务。这个电视剧《乔家大院》描述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这里捎带说一下钱庄和当铺。

钱庄的主营业务是贸易信用放款,主要客户是贸易商人,特别外贸商人。

当铺的主营业务是抵押贷款,主要客户是老百姓,说白了是放抵押高利贷的,一般不吸收贷款。

票号、钱庄和当铺是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三个支柱。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股东负无限责任,记账和经营方式落后、放款重信用(当铺除外。)

而银行一般是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现代记账方法和经营方式,放款重抵押。

不过银行与票号的最大区别好像是能否创造存款货币。这个说起来就复杂了。

家园 【原创】解答二、关于官银私汇的问题。

刚才说了,票号创办于嘉庆年间,在太平天国以前,票号的客户都是商户或个人,官款是严禁票号插手的。后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给了票号机会。

由于太平天国军队活动于长江流域,而捻军又活动于华北,导致了清朝的饷道阻断,官解运现的制度开始执行不下去了。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户部应收各省京饷700万两,结果到了8月份(阴历),只收到100万两,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因此清朝最后不得不于同治元年(1862年)腊月,批准户部的请示,允许各省督抚通过殷实票号“设法汇兑”,结果当年就有闽海关的三笔共计20万两汇到,以后各江海关、各省的京饷、协饷都通过票号汇兑,此为官银私汇的开始。

另外说一句,左宗棠西征的军饷,很多笔都是先由票号垫借,等户部拨款后再还的。

家园 挨篇送花

一个宝都没有,怒

家园 我已经回过信了,这问题你应该问虽远,俺懂的比他少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