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无题的杂谈(二)(中) -- 厚积薄发
共同讨论吧,我也经常会激动,激动的话有可能说话就过界,请多多包涵。
你的这个回帖,讲了很多现实的内容。现实比理论复杂,所以我也没有多少完全明确的判断,毕竟自己也没有把多少精力累计在针对这一项现实问题的分析上,基本上都是在生活中片段累计起来的而已。
那我们就随便扯一扯吧。
首先,你提到“观众是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识别的能力的”,这一点我不完全否认,的确,这个能力每一个读者都是有的,但程度如何是要害。“读者是有能力的”不等于“读者有完美的能力”,而后者往往是“市场论”或者说极端的“免煮柿油”教义所提倡的(我不是说你是市场论或者极端的免煮柿油教义,而是说,它们作为思潮是客观存在)。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分析,“读者是有能力的”到“读者有完美的能力”,放到现实环境中有多大的差别。这个或许每个人的判断都不太一样。
事实上,从学术研究上来讲,支持纯粹的“市场论”或者说极端的“免煮柿油”教义的,几乎是没有几家的。仅有经济学上的新古典主义有这么一丝残留,而且也已经七七八八。至于说新制度主义,近年来被贩卖到国内,竟然也是挂的新制度主义的名,卖的新古典的实,这是其中操作者的良心问题了。而在政治学、社会学、组织理论、认知理论中,如果你写篇东西批驳这种“市场论”观点,肯定会被退回来:因为编辑会认为你居然会弄一篇超级古董来羞辱他们的杂志。
那读者到底有多少能力呢?从具体的程度上来讲,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组织理论和认知理论中很粗鄙的框架,来看一看就一个外界事物发生之后,受者会有多少可能会“应激”地起反应,也就是说,一个新的“不同的”信息进来,受者到底会有多少可能会针对这个新的信息产生基于深层的价值分析。
B做深层计算
|------------------------ 开展价值分析
B有意识的模式|A不做深层计算
|-------------------------------------- 按既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行动
B-主动的模式|A无意识的模式
|--------------------------------------------------- 按惯例行动
外界行为|A-被动的模式
------------------------------------------------------------ 不行动
我说了,我不知道具体的程度上,受者会产生应激响应。但上面表格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遇到外界的信息刺激的时候(比如说我们今天早上在地铁上读的报纸,我们今天上新浪网看的新闻),我们对多少信息产生了实质性的主观行动(而不是看完了,但现在我们根本就记不起来了--今天报纸的头条你还记得吗)?在采取了主观行动的响应中,我们有多少是有意识的(而不是很随意地记得有这么一个观点,比如“亩产万斤是mao支持的”根据惯例读者接受了它)?而在有意识的响应中,又有多少我们做了深层的计算(而不是浅层的搜索以往的记忆,比如“大Y进是老mao搞的,所以农业大卫星也肯定是他”)?
又比如,你在解释南方报的兴旺时,说了用南方报登刊的广告可以来定位它的受众。这点很正确(是因为广告商精明),但又有几个被设定的受众真的关心过广告背后的逻辑?比如说,广告药物的有效性?广告要的就是通过日复一日的轰炸使读者产生一个无意识的印象,厂家可没希望过读者去做深层计算探索它们的秘密(不然为什么有“专业打假”这个名词存在?)。当然,广告对读者的影响不能跟社论比,但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端的例子罢了。
所以,针对特定的某种“新的”“不一样的信息”,期望读者去“自主选择和识别”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的期待也许不能太高。
而有效的媒体行为,则是通过日复一日地信息提供包围、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它不仅面向于改变你的观点,而且面向于改变你浅层搜索所能接触到的素材。这就是我所说的,教化;而其中,嘴多、话多、串谋无疑是有用的。
至于你所提到的“这才是南方系的终极追求,矛头指向的就是zxb。这个诉求89年就有过了,现在不过理念上更成熟一点,而且已经有利益群体做后盾了”。我没有系统的想法。但我认为你可能把事情看得太过于简单了。即,简单地把南方系和zxb对立了起来。我不是说它们两者是统一的,但它们两者是截然对立的这种想法,根据我的判断也是站不住脚的。否则你提到了89年,那么之前的河殇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如果单纯认为河殇只是媒体单方面的言论自由,那又未免太过于简单了。在思想上类似性质的,比如更早之前的“真理大讨论”,这个总不能说是某天一个人突然写了一篇文章,然后通过媒体在群众那里得到了共鸣吧。对吧?
至于说“第一条就是要可以攻击党,可以监督政府,这背后的政治诉求就是取消一党制”。我认为那就只能是一种政治口号了。美国貌似是两党,实则是一个更大的党。之所以我拿“一个更大的党”来比拟,是为了跟中国的情况更好的比较。因为在美国,媒体同样有“政治不正确”的问题,凡是超越了这个“更大的党”的容忍范畴的言论自由,我们又见过几个?失业的人那么多,甚至去美国的中国党员都那么多,又有几个人知道美国共产党的党报是《People's Weekly World》?一言以蔽之,媒体的范畴,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在量上,始终是在威权容忍的范畴上上下下撞击波动。撞击少一些,那是因为和谐,撞击得大,那是因为背后有追求产生动荡的力量。
至于南方报为何兴旺,我也没有具体的解释,因为没有具体的、长线的研究。但有一些感想或许跟你的想法不一样。即,到底又有多少人是读着南方报骂南方报?你这样或许会觉得奇怪,也许会说,既然不喜欢南方报的人,那就可以选择用脚投票不买它啊?如果是这样,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看法。但问题是,对于很多读者而言,他们不是这样想的,读南方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了解另一方思潮(而且很有可能是跟部分执政者思潮密切相关的思潮)的途径。所以即便你不喜欢,你也得读。因为这是自上而下的思潮,作为读者你的选择范围有限;你改变不了它,但起码你得知道花盘什么时候从楼上砸下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呵呵,可能我高度不太够吧 小匪盗 字40 2009-10-07 10:17:36
🙂不是这个意思 9 秋末冬初 字1518 2009-10-08 05:16:14
🙂惭愧惭愧 2 小匪盗 字2931 2009-10-08 10:00:48
🙂共同讨论吧:一个简单的认知-行动模型
🙂我肯定不是民主原教旨主义了 小匪盗 字1547 2009-10-09 09:25:18
🙂我不太清楚媒体能不能这样类比 3 小匪盗 字1181 2009-10-06 21:18:55
🙂好文,花之 捷克 字0 2009-10-05 07:31:43
🙂从明史中看舆论独立的效果 1 大黄 字779 2009-10-05 01: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