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小考:枇里琶啦—从沈周说起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36 🌺1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一:浅谈琵琶(1)

“琵琶”一词,不见于《说文解字》,最早出现是在南朝顾野王的《玉篇》,南唐名臣徐铉降宋后奉旨修订《说文解字》在“新附字”中增加了“琵琶”一词,并加了个注释“义当用枇杷”。这里顺便提一句,这个徐铉有个故事很有名,就是使宋时,和赵匡胤辩论宋应不应该攻打南唐,赵匡胤被他辩得说不出话来,就来了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弱国无外交,自古如此。

“枇杷”又做“批把”,东汉应劭《风俗通》做“批把”,云“此近世乐家所作,不知谁也。以手批把,因以为名。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四弦象四时。”

东汉末年刘熙《释名》做“枇杷”,云“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刘熙所谓的“本出于胡中”,我下文再讨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词源上看,“琵琶”本做“枇杷”或“批把”,得名的原因是其演奏手法。清人段玉裁等近一步考证,“枇杷”当写为“XY”(XY两个字,我的输入法里没有,反正是两个比较复杂的字)。

按“批把”“枇杷”“琵琶”出现顺序来分,“批把”在文献中出现得最早,“枇杷”次之,之所以做“木”旁,后人推测两个原因,一是乐器为木制,二是因为弹奏的时候需要使用木制的拨子。当然也不排除错别字的可能。至于“琵琶”两字为最后起,当是后人根据“琴”,“瑟”等字而造的新字。

“琵琶”两字现在一般不能分开使用,但在古代偶尔还是有分用的语例:如《唐语林》中有“康昆仑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

关于“琵琶”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本土说,一是外来说。先谈本土说,在坚持“琵琶”源于本土的学者,最常引用的文献是傅玄的《琵琶赋》序云,:“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工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观其器,盘圆柄直,阴阳序也。四弦,法四时也。以方语目之,故枇杷也。取其易传于外国也。杜挚以为赢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二者各有所据,以意断之,乌孙近焉。”

虽然傅玄不采“琵琶”出于“弦鼗”说,但后来认为琵琶源于本土说的学者多采此说法。那么“弦鼗”是什么呢?

“鼗”是一种鼓,郑玄以为“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鼗”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拨浪鼓,那么“弦鼗”呢,就是“拨浪鼓”上安弦,如果以今天的拨浪鼓来想象“弦鼗”,估计有点难度,实际上古代的拨浪鼓比现在大得多,从汉代画像砖、石中发现“鼗”的柄较长,在柄上安弦是可以做到的。有学者曾在汉砖画发现过最早的“弦鼗”图样,图中“鼗”上的弦无法辨清,但“鼗”柄上的轸,清晰可见,大概有三个。

要下班了,明天再接着写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