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杂感 之 儒与道 (一) -- 寒冬雪

共:💬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打着游戏之作的幌子

寒君心里不知道想什么呢?

儒向现实政治靠拢,我觉得并不是宋开始的,也不是自汉而始。而是根于儒之理想本身。所不同者,原始儒学起于民间,更有独立色彩,后之儒学依于官家,所以更要于官家服务。但要说儒完全放弃了自身的理想,却也未必。理学之天理人欲,并非全然为皇帝着想。有官家的儒学,也自有民间的儒学。明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将等级制于官员选拔制紧密结合起来,自此将学术置于等级制之下,自此,则学术风气学术思想则大为败坏。但此一趋势,也不过是自明而大成。儒之本身的政治理想能为统治者所利用,是其根源所在。

我觉得儒自其之兴就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道,仁,本身即有强烈宗教色彩,但儒学并未解决其宗教来源和其宗教实践的问题。如文天祥所称为有义尽所以仁至,是一种强烈的宗教体会而非为理智的选择,如康德所谓之道德律令。这种体验是宗教的体验。但此种体验非寻常人所能达之。所以儒家之学术为官员选拔之基础,则自然使之庸俗化,正如中世纪之宗教卷入政治后所导致的一个后果。理学想解决这一宗教基础的问题,但并不成功。而将儒学宗教化而进一步大众化,其后果是更为失败的。因为它自觉地将其自身置于政治之下而放弃了宗教本身的崇高性。

儒学的本质在狭义上是政治体验,在广义上是人生的体验,于此实际生活中体会一种冥冥的智慧,并由此智慧而达到 一种宗教的体悟。理学将这种人生的实践的体会内展到一种自我的内心反省,从而反而割断了它于人生的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为的宗教化,反而扼杀了其生命力。而其宗教性,又全不彻底。我觉得一种可能的出路,是将儒学的实践由强调政治实践更为广泛地扩大到强调一切的人生的具体地实践中的体验,可惜这实在非小的能力所及,只能等高人来指点迷津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