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杂感 之 儒与道 (一) -- 寒冬雪

共:💬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杂感 之 儒与道 (一)

    游戏之作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的宗旨是中庸?D?D我的理解是:以中为庸?D?D“中”者,不偏不倚,中正还有中和;“庸”,平常的状态和心态。凡事能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但求公道,并以之为平常,可称之为儒。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国历史上向来不乏为民请愿的儒生,鲁迅先生称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历史可称为文明。即使面对暴政和匪人,儒生似乎只能引颈向刀,消灭的也只是肉体,精神不毁。

    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对一个社会的作用也许并不在于他发现或者发明了多少,或者说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其对儒家精神的坚持:能不能做到不畏强权,惩恶扬善,有没有独立的人格,只要认为对的,虽千万人俱往矣。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将注定用她来寻找光明。当知识分子集体消声的时候,整个社会给人的印象就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而如果一个时代知识分子被迫消声,那这个时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浩劫。幸运的是,真正的儒者是不怕焚书坑儒的:追求真理的路上,从来就不缺乏有志者,尽管有大儒小儒的区别。儒家文化通过翰林院和乡村私塾传播开来,培养了中华儿女 中的英雄人物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儒家文化的成功之处,也是四大文明中仅有中华文化能凤凰捏盘获得重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儒生能成为封建社会精神的统治力量,也是付出了牺牲的代价的:只有消灭了焚书坑儒家天下的秦始皇,才能有汉以后的“独尊儒术”。在这一过程中,儒家也以绝对遵重皇帝的实际权威换得世俗权力的保护,这一让步确立了儒家在思想上的核心地位,但也造成了儒派思想的退化:儒家的中庸思想本质是吾唯师真理;但从汉以后,儒生就逐步被套上思想上的枷锁:皇帝贵为天子,不管什么情况下,臣子必须对皇帝尽忠尽责。既然做臣子的服从了皇帝,也同样渐渐服从了强权,甚至成为强权的一部分,最后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只剩下做奴才和想做奴才而不得的人。儒术越是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读书人越失去自己的独立性:西汉时还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大宋还有“不杀文官”,明就有庭杖直接打大臣的屁股,而大清则是直接成了皇亲国戚的家奴,连生命权都直接给别人了。惨死风波亭的岳少保,凌迟的袁督师,正是死于这样的道德规范。今人说来两个字:愚忠,可惜这种批评跟批评亚里士多得不懂重力加速度是常量没什么不同,脱离了历史背景谈论历史人物。既然儒家放弃了核心价值,明清文化远落后于唐宋也是难免。

    儒家在政治制度上的模型是明君贤臣,清官良民,贞观之治。做皇帝的是好皇帝,纳善如流,求贤似渴,如此君臣一体,其乐陶陶。这个模型从原理上是不错的,一个循环体可以周而复始;但是缺陷在于做皇帝的未必是好皇帝,做臣子的未必是好臣子,做平民的未必是良民,一旦模型被破坏,缺乏自恢复能力。

    先说皇帝:一家子连续不断的高产好皇帝种,历朝历代没见过,真要有,那可值得做一下子基因分析。历来,千里马是不缺的,而且寻马还制度化了,有虽然是越来越八股的选拔贤才的科举考试,但缺伯乐,明君难寻!历史上几百个皇帝,称得上是明君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剩下的日子里,做大臣的要么是伴君如伴虎,要么是君不君,臣不臣。魏征在历史上能成为有名的贤臣,非得有李世民不可,碰上朱元璋,只怕是未显其贤,已经被皇帝老儿剪断了脖子。这个朱元璋还算能力不错的了,比起东林党人死于阉人之手,死在皇帝手上至少光彩些。

    事实上是,一般除了开国的高宗太宗,剩下的都不适合做皇帝。一辈子待在宫墙内,怎么可能知道世界是怎样的?又怎么可能分清人间冷暖,人情世故?怎么可能希望他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反,由于皇宫里技术人才众多,艺术家,能工巧匠倒是出了不少,从另一方面充分说明了环境决定人。

    所以说,皇帝的世袭制度就破坏了儒家的政治模型:既无明君,而皇帝又决定了大臣们的升迁降职,擅长投其所好,奉承拍马的平步青云,而秉公处事的往往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是与皇家贵戚的关系,处理得一般,最后只能是劣币淘汰良币,奸臣当道。像海瑞这样身体力行的大儒,嗣后只剩下身无余才,麻席裹身。一众同僚官员则是长舒一口气,从此天下太平,大家闷声大发财,直到内有流民遍地,外有满人八旗,整个内忧外患,灭国了事。

    再说大臣:就算碰上中六合彩的运气,百年难遇的得到皇帝支持,手握大权,按儒家的思路治国,也不见得能使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浅举一例,王安石变法,固然打击了地方豪强的利益使得政策贯彻有问题,但是还不足以使得他黯然身退,八王之乱也没打消汉景帝和中央政府消藩的决心,来自朝臣的抗议最直接。司马光 吕公著原都是王安石的盟友,后都成为对头,其原因在于:真理虽然只有一个,但你的真理不是我的。都是为了实现自己治理国家的理想,但偏偏既生亮,何生瑜,最后的结果就是党争代替了政论,两败俱伤,章淳和蔡京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新法在名义上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胜利,但已面目全非,绝非王安石的本意,实际上还是失败了。这其中,固然有历史条件的不成熟,人事上的斗争也大大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改革重要的是实干,理论上的争论暂且放在一边,如果改革开放初期长期争论于姓社姓资,恐怕史书上又会记载改革开放条件的不成熟了。

    但是结论并不是说改革就一定强于保守,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两人的才干品质都并不差,任何一个人单独执掌朝政,都可能成为一代名臣。然而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与为人处事上的一些缺陷,反而使得两种思维都不能贯彻,这才是历史的悲剧。从这里可以引申出一方面,人要成功,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另一方面,抱怨不得志的人总是有,但是不是真的有才需要试一试才知道,光耍嘴皮子是没意思的。

    最后说普通小民:即使是皇帝陛下本人就是一代大儒,朝臣不敢反对,也不能改变什么。王莽老夫子要按照先师孔子的说法返循古制,天下人还是不满意,直接导致地主豪强的代表刘秀同学趁势光武中兴了一把。当然就其表现来说,刘秀陛下本来就比王莽陛下出色得多,就算如今正儿八经竞选大概也是刘秀获得胜利,倒没什么冤枉的:只有百姓哭,白白陪着经过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不知道有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过话说回来,固然天下良民居多,“刁民”也不少:怀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总是有的,黑旋风还说过皇帝老儿也姓宋,我家哥哥也姓宋,凭什么金阑殿他坐得我家哥哥坐不得?用现代的观点看,这一板斧倒砍的颇有道理,但在儒家观念里这可是违反了君君臣臣的大罪。朝廷稍有松懈,天下必然吏政不清,而且只要开了个头,就再也清不了。雍正费大力气搞养廉银,到乾隆的年头就不了了之;过去几十年,咱们的政府精简不也越减越多?学好不容易,学坏则难,贪污腐败这种事情干一次,就很难止住手了。打住。

    还说古代,一旦民不聊生碰上天灾人祸,必然是官逼民反流民四起,老百姓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吃饭活命第一:于是黄巾岁在甲子,老朱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开门迎闯王,天父天兄下凡这种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爆发,结果要么豪强并起,要么外敌问鼎中原,没有哪个朝廷经过这么一下子不变成苟延残喘的。

    历朝历代的发展证明了儒家文化是不适合作为政治制度的指导方针的:长则过百年,短则不超过三代,必然被另一政权取代。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以己度人,理想主义气息太重。天下要都是守规矩的人,儒家文化倒是十全十美了。这一思想发展到现代,就有“以德治国”之说。作为领导人以德治国,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提出,甚至形成一种制度,就和建立现代社会制度的实用主义背道而驰了。

    好的领导人不如发展好的制度;好的制度不如好的政治传统和氛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儒家文化2500年,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理性文化架构体系

      究其核心部分的具体政治原则,自然是局限于君主人治政治,但是文化精神是可以超越的。孔子自行删述,是立足当时文化传统的传承和演绎,若今人以孔子的眼光整理继承一切世界文化的精华(所谓学而思之啊),予以整合到一套整体的社会人文体系,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文化精神,才是传承中的开创吧。如果眼光局限于中国一国文化的清算恐怕是不够的。

    • 家园 儒家一直都在变啊。第一次是老董第二次是老朱。

      他们已经把开始的儒家思想给忘弄没了。

    • 家园 打着游戏之作的幌子

      寒君心里不知道想什么呢?

      儒向现实政治靠拢,我觉得并不是宋开始的,也不是自汉而始。而是根于儒之理想本身。所不同者,原始儒学起于民间,更有独立色彩,后之儒学依于官家,所以更要于官家服务。但要说儒完全放弃了自身的理想,却也未必。理学之天理人欲,并非全然为皇帝着想。有官家的儒学,也自有民间的儒学。明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将等级制于官员选拔制紧密结合起来,自此将学术置于等级制之下,自此,则学术风气学术思想则大为败坏。但此一趋势,也不过是自明而大成。儒之本身的政治理想能为统治者所利用,是其根源所在。

      我觉得儒自其之兴就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道,仁,本身即有强烈宗教色彩,但儒学并未解决其宗教来源和其宗教实践的问题。如文天祥所称为有义尽所以仁至,是一种强烈的宗教体会而非为理智的选择,如康德所谓之道德律令。这种体验是宗教的体验。但此种体验非寻常人所能达之。所以儒家之学术为官员选拔之基础,则自然使之庸俗化,正如中世纪之宗教卷入政治后所导致的一个后果。理学想解决这一宗教基础的问题,但并不成功。而将儒学宗教化而进一步大众化,其后果是更为失败的。因为它自觉地将其自身置于政治之下而放弃了宗教本身的崇高性。

      儒学的本质在狭义上是政治体验,在广义上是人生的体验,于此实际生活中体会一种冥冥的智慧,并由此智慧而达到 一种宗教的体悟。理学将这种人生的实践的体会内展到一种自我的内心反省,从而反而割断了它于人生的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为的宗教化,反而扼杀了其生命力。而其宗教性,又全不彻底。我觉得一种可能的出路,是将儒学的实践由强调政治实践更为广泛地扩大到强调一切的人生的具体地实践中的体验,可惜这实在非小的能力所及,只能等高人来指点迷津了

      • 家园 精辟,与我心有戚戚!我一直觉得儒学最大的生命力在于是

        一种内敛的人生哲学。它的政治哲学学理价值远远低于其人生哲学的价值,不幸二千年来被过度发扬光大。

      • 家园 兄台真言,在下受教了

        我这个本来就是先有论点再找证据的游戏之作,对于儒教的历史甚至其内容都知之甚少。不过关于宗教影响力方面的感受,请再缓我几日,也准备来游戏几字。

    • 家园 寒冬雪同志,偶要严厉的批评你

      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

      1.你既说原创又写灌水,这怎么行呢,这给大家多么不好的影响啊,降低了原创的格调,抬高了灌水的格调,这是不是为了加入灌水党在做准备了?偶告诉你,这是不行滴。

      2.你灌水也灌这么多字,这怎么行呢,要是让新手看了,还以为我们西西河灌水最低标准也是这么多字,万一吓得大家不敢灌水了怎么办?没有水就没有河,这是多么严重的事啊!!

      3.你这篇文通篇都是皇帝,这么严重的封建思想只适合去西氏,怎么能留在青史这里呢,这是不行滴,要专版专用啊

      • 家园 改了改了,有批评就要接受,这才是党的好同志

        因为涉及政论,不敢放西氏,那里多是搞历史的老学究,一戒尺打过来还了得?

        • 家园 偶又要批评你了

          还是三点:

          1.这里哪里有党组织,又搞党派这是不行滴

          2.说西氏有老学究,有暴力,这不是污蔑我们是老古董,法西斯吗,象我还没结婚呢,你这样一说没MM理我们这些老古董怎么办?我们就算打也是文斗没有武斗

          3.这个政论嘛,也是要有一点点的,只是不要引起过分的就行了不然我的一些文章都要送这来了

          • 家园 全按您的意思改,行了吧

            言正声明:我无党无派,独立行走,;西氏除了老学究,还有小学究,不管老小都是既有才华,又懂浪漫。联系请播打电话110或者911,有学究先生着帅气制服随时服务,只限MM。

            还有了,我这就给您送过去,有请了。

            • 家园 偶还是要批评你了。

              911是报警,110是问姓名,你这是断人艳福之路嘛。本来排着队等待沉睡兄接见的现在都不是去了派出所就是把他说成欺骗扇子感情的了。

              另外就沉睡兄一个就不止精于文学,轻功与大椎都是一把好手,你这么一糊弄把他好武打的野蛮女扇子去了,是不是想撬他墙角啊。

              • 家园 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

                两位车轮战来了?我廉颇虽老,亦能日食米三斗,横刀立马!

                我不照你沉睡兄的意思办,你就一个劲的批评;照你办完了,过河拆桥,连个谢字都不说????

                梦晓兄你更是无礼了,我陷害沉睡兄去派出所好撬他墙角,关卿何事?你是他的扇子,就是搞个人崇拜;你是他的笔友,就是拉帮结伙;你路见不平就是李逵断案,不分青红皂白;总之是你不对

                玩笑玩笑,停了吧,在别人的地头上灌水,总是不好的。

    • 家园 好好好
    • 家园 除去最后两段之外可以加精,否则发宁古塔
    • 家园 此文应该转送西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