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真服了,这些媒体报道的视角怎么这么怪 -- 三生茶

共:💬59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请看清楚我原帖的意思

说实话,您这个回帖还真是高深啊,我还真不清楚您到底要反对的是什么,指责的又是什么。

首先,请先仔细阅读我的原帖,如果实在是因为我语文太差说不明白,请容小茶解释一下:

对于北斗卫星组网这样的新闻,我相信应该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但是很遗憾地,我在原帖所引的新闻中,品读出的却是另外的一个方向的引导,该新闻所用标题、所引述内容、所最终落实的核心思想,在我个人品读出的是以下几个关键词:“残骸坠落”“10万人疏散”“草木枯萎”。

诚然,这篇新闻基本没有使用虚假的内容,但是将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突出和弱化,表达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立意,相应的对读者观点的引导也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是我原帖的意思,请不要刻意误读,我可没指责人家搜狐新闻“胡编乱造”,请别给我乱扣帽子。

其次,我对您这一贴所回复那篇新闻比较做一个解释。

原因,这一贴的回应是某人对我所谓“不舒服”的提问,比较两篇新闻的目的是要说明原帖的观点,即“对同样的新闻素材进行不同的剪裁,对不同元素进行相应弱化和突出,就能反映完全不同的观点”,这一点,搜狐新闻的报道可谓超级精彩。

至于您所揪出来的那几个比较,还真别玩儿文字游戏。

【[主体残骸落点60米直径范围内的杂草、少数禾苗被烤死】

【残骸坠地时的热浪,使60米直径范围内的草和树木枯萎】

这两个比较当真完全一样么?真扣字眼的话,请问“杂草,禾苗”怎么就“等同于”“草”和“树木”了,又怎么能用“植物”一概而论?

另外,所谓“烤死”跟“枯萎”当真一样么?

枯萎

  【读音】kū wěi

  【解释】因干枯而萎缩。

  【近义词】干枯 枯败 凋零 凋谢

  【反义词】旺盛 新生

  【例句】这么久没有下雨,地里的麦苗枯萎了。

  【症状】多发生在开花结果初期,病株先由下部叶片枯黄,大量脱落,病茎和病根的表皮缢缩,易松脱,木质部亦变褐。有时病部只在茎地一侧发展,沿纵茎形成一坏死条斑,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全株枯死。纵剖根茎可见维管束组织变褐,根系不发达,根尖有枯死现象。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

  【发病条件】病菌通过土壤、雨水、灌溉水传播。病菌发育适温为24~28℃,最高37℃,最低17℃。重茬地、雨后积水、土壤过酸、缺钾肥或线虫多有利于发病。

咱们中国文字有时很精妙,“烤死”是单纯的物理现象导致的后果,“枯萎”可能就带有病理原因。如此用词上的巧妙变动,意思差得有多少。

请不要跟我说我是在玩儿文字游戏,到底是谁在文字上玩儿大家都很清楚。

另外,对于您的提问

就这个大坑,您觉得不真实?天上掉下来一个[长约10米,直径约2米]砸个坑很反人类反社会么?

我真的没觉得这个坑不真实,至少我的帖子里没有表现出来,我也没有一句话说人家的报道不真实。

很抱歉,我偷懒了没有把所的话说清楚,因此让您有机会揪出毛病来。

不过您的提问实在是有点让我看不明白,您是问我“认为天上掉下来一个[长约10米,直径约2米]砸个坑很反人类反社会么”吗?那么我想回答我还没那么叽歪,咂个坑都上升到那个高度。

最后,还是说实话,您的回帖我真的有点看不明白,因为您貌似反对,却又在不断地用您自己的附加的观点掺杂在您的反对中,把我推到了我本来并不持有的立场上,然后站在逻辑啊、公理的立场上对我进行了批驳。

所以,咱们必须把话掰扯清楚,我可不想戴大帽子。

多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