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物】 【帝后传奇】_________【西方篇】 -- 走走看看
帝后传奇之千古一爱
.。阿紫 。. 2001/03/28-11:25..No.[474]
--------------------------------------------------------------------------------
根据清汤若望<回忆录>中记:董鄂氏,父亲鄂硕,隶正白旗,满洲世族,(其部落位于今辽宁省恒仁县附近。)顺冶十年入选秀女,因其生母是南蛮(满人当时对汉人的贬称)而未能入宫为嫔,被指配给顺冶帝的同父异母弟襄昭亲王博穆果尔为妻,时年董鄂氏年十六,比丈夫大两岁,而亲王经常随军出征,而且性情古怪,所以夫妻生活并不美满。清制,朝中凡有吉凶礼典,在京达官贵人的命妇皆得入朝。顺冶初年更有各宗室及亲郡王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定制。因而董鄂氏得以经常出入宫禁。她自幼颖慧过人,知书达礼,雍容适度,颇有大家闺范。不知哪日起,董鄂氏的脱俗不凡,引起了顺冶帝的注意。这时,顺冶帝为新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性情不和而郁郁寡欢,董鄂氏也为少情的丈夫而痛苦,所以两人一见钟情热恋上了,并很快难舍难分了。
顺冶帝十一年四月,孝庄皇太后察觉到这一异常情况,赶紧下令停止命妇入侍后妃之例,声称为了"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但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博穆果尔为此申斥董鄂氏,顺冶听说后,竟打了弟弟一记极其怪异的耳光。顺冶十三年七月,博穆果尔因怨恨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顺冶毫无引咎自责的意思,反而只让董鄂氏为丈夫守了二十七天丧,即匆匆忙忙地将这位如花似玉的"未亡人"接入宫中,立为"贤妃"。为平息朝廷内外汹汹非议,顺冶帝在册立"贤妃"的同一天,遣官祭襄亲王。八月下旬,他在拟封董鄂妃为皇贵妃的前三天,再次遗官祭奠胞弟。同年十二月,董鄂妃正式册立为皇贵妃,而且按照封皇后的大礼,颁诏天下。这种异乎寻常的典礼,是顺冶帝对自己母亲的第一次宣战,他准备要再度废后而改立董鄂妃!因为自从清太宗连娶了五宫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后妃以后,朝廷虽称满族权贵柄政,而后宫却是蒙古血统的贵妇人执牛耳。而现在,顺冶帝的矛头所向,直指以亲生母亲孝庄皇太后为首的蒙话姻党,攻势咄咄逼。顺冶十四年元月,董鄂皇贵妃的册封大典告成。十九天后,顺冶帝公然下令:"太庙牌匾停书蒙文,只书满汉文。"
这场宫廷的斗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场真正的以爱情为主导的。并不象常见的政治争斗,爱情只是一个傀儡或配角。从何种历史角度考证都不能否定顺冶是真心挚爱董鄂妃而一心要把她立为皇后才引发这场错综复杂,明枪暗剑的宫廷斗争的。而此中承受了最大重负与打击的却正是柔弱的董鄂妃。她既有端庄秀丽的天生丽质,又熟谙宫中各种繁杂礼数,进止有度,言行得体,使孝庄皇太后难以挑剔。而且董鄂妃平时衣饰绝去华彩,自然朴素。三千宠爱在一身却宽仁待人,从不说他人的坏话,宫闱眷属无不倾心交好,蔼然相视。所以顺冶帝的真爱也不是一厢情愿,董鄂妃也在与宫廷中各种势力的斡旋和斗争中,保护和巩固着她与顺冶帝的爱情。他们在后宫中形影不离,相濡以沫。董鄂妃善言劝行,让顺冶帝勤于政务与课业,顺冶帝都是洗耳恭听,她却从来不轻言政事。顺冶十四年十月,董鄂妃喜生麟儿,排辈皇四子。顺冶帝满心喜悦,他一心想将董鄂妃扶立为正宫,于名于情,两全其美。朝内外也一致认为皇帝将会定新皇子为太子。但是老谋深算的孝庄皇太后却绝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在此,对博尔济吉特氏族荣耀的维护超过了母子的亲情。宫廷争斗变的更凶险残酷。三个月后,新生的皇四子不明不白的死去,产后体虚的董鄂妃因奉诏"伺微恙太后圣体"而一蹶不振。董鄂妃失掉了爱子与半条命,当时自知不久于人世时,也无法理解积善为何不得善报,总是参究"一口气不来,向何入安身立命?"顺冶十七年八月,于承乾宫薨逝,年仅二十二岁。董鄂妃初丧的几天,顺冶帝陡为哀痛所攻,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下人不得不昼夜看守他,使 他不得自杀。哀痛稍定,顺冶帝亲自组织了一场清代历史上罕见的豪华丧礼,并追封亡妻为"端敬皇后"。为此,他已经心灰意冷,十月,他命和尚为其削发,决心出家,并起了"行痴"的法名。但他出家未成,终日郁郁寡欢。于顺冶十八年正月,回患天花死于养心殿,终年二十四岁。
为写照这段爱情,清诗人吴梅村写就著名的“清凉赞佛诗“。文式廷“纯常子技经“中评梅村诗当以“清凉赞佛诗“四道为压卷,凄沁心脾,衣感顽艳,古人“哀蝉落叶“之遗单也,非白香山“长恨歌“所及。“如果各位有兴趣,阿紫会贴上此诗。现匆匆别过。
--------------------------------------------------------------------------------
.。鸿 。. 2001/03/28-12:28..No.[475]
吴梅村此人怪异的紧,一组<清凉山赞佛>直指顺治为董鄂妃出家,<梅村家记事>又附会什么董晓宛被逼入宫,给后世留下无数口舌。梅村之诗,于清季是个提携,尤其在古体诗上,的确比较有成就。不过清凉寺四首,未必当得文廷式之评。好虽好矣,到底有些轻夺,够不得力量。清人评诗,往往有出人意表之语,也算是别出心裁。梅村大节有亏,死时虽有悔,毕竟已经晚了。
很奇怪,一直就不能被顺治和董额妃所感动。不晓得为什么,总当成故事看,缺少实际的触动。
--------------------------------------------------------------------------------
.。阿紫 。. 2001/03/29-15:34..No.[480]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宫廷帝后之间竟然有这样比平凡夫妻更执着的爱,更坚贞的情,让人在感动之余当然就去怀疑它的真实。但是不论顺冶有没有为董鄂妃出家也不能抹杀他的确是因爱而逝的事实,这段千古爱情经得起,也经起了一切的考证。这样发生在平常人家尚且要被人称道的事,出在帝王家更是比童话更传奇。不被触动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拒绝相信。只有拒绝相信真正的传奇,才可以支撑自己找不到真爱那种潜伏在内心深处很难觉察的伤痛.这是世间许多人都有的.你我皆同.
PS:楼下的lychee70看过来,这一对应该算是宫廷中的真爱吧.
--------------------------------------------------------------------------------
.。田田 。. 2001/03/29-17:15..No.[483]
无论如何,夺弟之妻,也不应抬得太高,用爱情来粉饰一切不好不道德的行为。鸿,握手吧。我也是不喜欢顺治和董鄂妃的,一个太感性,不适合当皇帝;一个太柔弱,不适合在宫庭,就象我也不喜欢光绪和珍妃一样,还是庄妃比较坚强。
--------------------------------------------------------------------------------
.。阿紫 。. 2001/03/29-17:41..No.[484]
田田,你应该去看看“少年天子”,并不是让你去看顺冶与董鄂妃的爱情而是其中有一段话。是有人将董鄂氏被顺冶册立为妃的消息告诉了她曾经的老师吕之悦,吕之悦也是斥之,认为兄承弟妻有违伦理。但是来人反问,唐玄宗是父占子媳,且是完全的抢占豪夺为什么要咏之长恨歌了?吕之悦是无言以对的。而且顺冶帝也比唐玄宗要好的多了,董鄂氏最多是改嫁而已。庄妃不也改嫁过吗?正如你所说一个感性,一个柔弱还把这条越发艰苦的路走到最后不是不值得称道的吧?不过你不喜欢不要紧千万别让他们与光绪珍妃相提并论,那一对实在是乏味不提也罢了。
--------------------------------------------------------------------------------
.。lansi 。. 2001/03/29-21:13..No.[486]
庄妃改嫁?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孝庄皇后》。写的就是那个庄妃,书中并没有说庄妃改嫁呀。书中还说,改嫁摄政王的是一个亲王的一个小福晋,那个小福晋刚好和庄妃是同宗姐妹,所以后人以为改嫁的是庄妃。
--------------------------------------------------------------------------------
.。lychee70 。. 2001/03/29-23:36..No.[487]
《少年天子》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看了许多遍,每每被他们感动。我说过,满情的宫廷是个异数,出了好几起能称得上爱情的事情,可是还是逃不掉悲剧的下场,身为皇帝,不能保护视做妻子的心爱女子,这皇帝,这丈夫,当得称职么?
但,不管如何,这样爱一回,也毕生无憾了。
另外,当时的蒙古和满族,兄弟死后接纳其妻妾,是传统习俗,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能用儒家文化去要求和判断。
--------------------------------------------------------------------------------
.。鸿 。. 2001/03/30-11:14..No.[488]
lansi,庄妃改嫁算是野史罢。以前大家讨论过这个人物。你如果感兴趣,不妨翻翻前面的帖子。
不是不相信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而是不同情他们。其实我很同情顺治的皇后。后宫中的女子,都把希望放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纵有深情,也是负尽卿卿了。中国帝王的感情,从来就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痛苦之上的,所以我总不能被真正感动,总会想到那些被牺牲掉的人。象顺治和董鄂妃,象光绪和珍妃,其实我觉得这两对倒有异曲同功之妙,同样有一时的钟情,同样不被理解和支持,只是后者更加的无奈罢了。而孝庄文皇后和顺治的那一场斗争,我倒是觉得,前者的眼光更远一些。虽然两个人都有为了私利,可是就象田田说的,顺治不是非常适合当皇帝的人,满足了他的私欲,天下却未必就好。
满人虽有自己的习俗,但是顺治此例,却非接受,而是抢夺,纵不去批评他如何如何,也无须讳言。其实唐明皇和杨贵妃,那一首<长恨歌>虽然流传千古,我亦很喜欢,只是依然当成故事,难以相信当时的两个人真有那样的深情。唐人讳言父夺子妻,连新、旧唐书都并无记载。事总可咏,议总可议的。
--------------------------------------------------------------------------------
.。敏敏 。. 2001/04/01-16:54..No.[503]
鸿和田田,发现跟你们的观点实在很一致。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我也不喜欢那一对,纯粹像是看别人的故事,可以说从来没有被他们感动过。当初说帝后传奇,也没有想到顺治这一对。嗯,倒也没有细想过这背后的原因。不过,我们大家一致的不喜欢这两人的故事,是不是故事中有什么让我们的心都不能软化下来的东西呢?
--------------------------------------------------------------------------------
.。lg 。. 2001/04/03-15:22..No.[507]
阿紫,我们是亲密伙伴,我十分喜欢顺治与董鄂妃,不管顺治为人如何,做为一名男人,能如此专情,世上恐怕独一无二啦!
--------------------------------------------------------------------------------
.。elecom 。. 2001/04/05-11:17..No.[513]
我看过《少年天子》写得很感人,但我仍然对顺治和董鄂极为厌恶!
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爱中有太多的自私及对别人的伤害吧,他们的一场爱情,不但伤害了没有选择权的女配角(后、妃),也伤害了孝庄太后,辜负了她和朝臣们的期望,甚至他的猝死,留下老母幼子,多年苦受战争之累的百姓们,致使主少国疑,民不聊生。
这,也是一种极端的不负责任吧!
也许年纪渐长,总是对这种纯冲动不负责任的人有着本能的厌恶,或许这也是我不喜欢这一对的原因!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帝后传奇之铜雀生黄尘 走走看看 字2208 2003-07-22 20:26:24
帝后传奇之我见犹怜汝 走走看看 字1785 2003-07-22 20:29:51
帝后传奇之地厚与天高 走走看看 字4253 2003-07-22 20:33:32
帝后传奇之千古一爱
帝后传奇之沧海遗“珠” 走走看看 字8894 2003-07-22 20:40:33
帝后传奇之无才是德? 走走看看 字2152 2003-07-22 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