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闲谈中国流行音乐之(二)流行文化面面观 -- 达闻奇

共:💬16 🌺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尴尬的艺术,吓人的科学

说了半天,好像都在说传统有多么多么好,西方有哪些哪些问题,这跟我们平时的观感和直觉似乎不一致。毕竟,比我们先进的日韩都在学习欧美,你凭什么说现在的路子有问题呢?

问题是,从来没有一个体系是没有问题的。就拿流行乐来说,卖的最好的歌手,未必在品质上就胜过其他人。他/她只是迎合了某一方面的需要而已。

音乐人张亚东在一篇文章中说:

  大家可能都是通过王菲的专辑《浮躁》认识我的,事实上,也只有《浮躁》那张专辑王菲的唱片公司没有给我太多意见,但我觉得我当时的能力不够强,没能很好地把握住这种机会。《浮躁》是王菲所有的专辑中卖得最不好的一张,通过这张专辑可能大家觉得我制作得不错,但由于它不卖钱,我也失去了为她制作整张专辑的资格。他们不愿意给我这种机会,因为给我做就不卖钱,我竟变成做"不卖钱音乐"的人。这之后我只能为王菲做几首单曲,一直到现在。在王菲的新专辑(《寓言》,编者注)里我可以做五首歌。这五首歌会连起来拍一部半个小时的Music Video,类似于小电影,我觉得应该突破一下,王菲也到了该突破的时候了。我听了一下由香港人制作的另一部分专辑,感觉和我做得比较接近,这回没有太俗的歌,不像以前。

  我觉得王菲作为艺人体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她本人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但她所身处的环境却是极度商业的,她作为"明星",已经到了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地步。她不能只照顾她自己,而不管唱片公司和歌迷,她没有办法,因为喜欢她的有这样的人也有听那样的歌的人。所以我觉得很难办……

娱乐业的尴尬就在于,它总是在谄媚受众,但心里却未必情愿。王菲这样的人算是“有一点性格的”,但也不得不这么做。艺人都在追求性格,但又不能太有性格,因为这种性格是受众赋予的,这就是娱乐业的悖论。

再看看他是如何评论中西音乐的:

  我认为中国音乐历来比较弱,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中国音乐是旋律音乐,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比如说一段旋律听上去很痛苦,但是把它加快几倍,马上就变成妓院小调。一条旋律它所能表达的东西是非常窄的,它只是一个横面,我从小学晋剧,接触的都是单旋律乐器,也没节奏。我承认中国音乐非常牛X,它有它的神,我只是说它太不科学,中国的乐器也太不技巧,二十把二胡,没有一把能合在一块,乐器极其不规范。而西方音乐是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弦贝司,你可以体会到这种科学的结构。中国人一向不太注重理性的东西,做音乐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到了就行。

  你如果说现在我比谁不如我还可以忍受的话,那当我听到若干年前肖邦的夜曲的时候,再想自己,我就会崩溃,真的会绝望的。我是很悲观的,我不是那种狂妄到不要历史的人,那种"我觉你们都太**了,我不会才牛X呢",我不是那样的人,我喜欢严谨的、有技巧的、有情感的音乐。我从小没受过什么音乐教育,如果能让我重活一次就好了。现在中国的孩子,如果能从小接受那种系统的音乐教育,是非常有益的。我认为有一些东西是大家都可以做的,比如说玩实验音乐,我认为你明天买一堆设备,你一定能做出特牛X的实验音乐,因为那个东西没有规矩嘛,怎么做都行,那谁不会呀!我不认为实验音乐有什么。我喜欢那种有约束力的音乐,如果有一个规范约束你,然后你在这种理性的约束中还能做到感性,我认为这才是一个非常牛X的东西,因为不是人人都会。如果你能做到这件事情,我也能做到这件事情,那么在做这件事时我就体会不到乐趣,说白了就是这样。

我一个比较要好的搞业余乐评的朋友说:张亚东当年在香港的时候,跟着几支外国乐队学了很多东西,若干年来都在吃那些老本。

一想到庞大复杂的西方音乐体系,就让人膝盖发软。张亚东说他每想到西方有那么多好且深的东西,来不及学习,无法学习,他就夜不能寐,就要崩溃。那就像是从长城上掰下一块砖都能卖好多钱,现在要你一块块重新垒出个长城的感觉。

由此就引出一个问题:艺术的形是什么,神又是什么?对音乐而言,它的形式和内容又是什么?两者是否可分离?我们已经分析了在传统中也有现代的元素,那是否给它一个现代的包装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坚持西方中心论的单一价值观,那毫无疑问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流行乐最终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向西方靠拢。但现实显然不是如此,也没有谁会傻到这样。但问题在于,我们常常于不知不觉中这样做,而且不只限于文化领域。形式的力量太大了,它有时就是内容。

问题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的。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想法,认为借用西方的技术手段+中国的元素就可以做出既本土化又现代化的东西,那往往是虎不成虎,犬不类犬。根本在于,你实际上无法变成别人。

这么个结论一下,我想很多人会摇头。这连当初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给否了,更不要说有一些人念念不忘的全盘西化了。

其实完全不必绝望。张亚东那样迷失在庞大体系里的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八十年代的那拨摇滚人,很多连两把吉他都凑不全,也没有专业的老师,从被海关收缴的打口音像制品里扒乐谱,一样做出了牛B的音乐。这一条民族化的渐进之路后来被粗暴的市场化进程打断,从此我们走上了山寨的道路。

所有迷信西方模式的人,即使内心并不以西方为然,仍然亦步亦趋的成为了附庸。原因在于他接受了一个前提,即人类的发展遵循着单一的线型模式。以此类推,任何东西都只能是一元的。区别只在于阶段不同。

但我不作如是观。我认为除了物质基础可通约外,其他的东西都是遵循一定规律自由搭建出来的。西方是一个路径,其他文化则有不同的路径。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比如一些表层形式,一些审美标准等。但内在的结构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没有单一的标准。

有人会说,你这是空口说白话,有什么凭证吗?下面,我会从日韩的流行乐发展史做更深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