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谈谈洪水与共工 -- 人间树

共:💬23 🌺8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水利我完全不懂

也可以是这样。海侵的时候,没有被淹没的沿海地区,可能会因为排水不畅变成沼泽,所以要疏,把沼泽里的水排掉变成良田。多雨期的时候,河流水量大,经常脱离河道乱摆动,所以要布土固定河道。这样跟文献符合得更好,墨子把事情弄混了。

当然其实这个事情不大可能,想来治水这个东西,大概应该还是需要疏堵结合的。本来都是架空,我也就是瞎掰一下。

不过这两次洪水,应该都是有地质和古气候学证据的。两次洪水各形成一组神话,两组神话又互相杂交融合以至共享人物,应该也是非常正常的。

另外还有个想法,海侵事件可能太过古老,未必会留下足够的记忆成为神话传说,所以其实女娲理水的传说其实和大禹治水出自同一次洪水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淮南子里说“杀黑龙以济冀州……淫水涸,冀州平”,大概可以理解为女娲的活动地区在河北南部?有神话讲女娲为伏羲之妹,伏羲就是太昊,太昊又是东夷的早期重要代表,那女娲应该也是(相对华夏的)东方的民族的高层,也算旁证吧。而很多文献都说夏,也即禹的部族或者说国家,活动中心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国语说“有崇伯鲧”,好像这个崇的地点有几种说法,大抵都是认为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一代附近。

黄河在开始治河筑堤(战国?)以前,下游河道似乎是非常不稳定,不过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基本都是流经河北南部的。也就是说,如果假设鲧禹与女娲基本同时存在,那么当时鲧禹在上游,女娲在下游。鲧禹的上游河道比较稳定,女娲的下游就是黄泛区,跑不了深受其害。

淮南子说“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还说“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高辛是哪里我不知道是怎么考证的,好像很多观点都认为是安徽亳州一带,或者河南东部和安徽接壤那一带。空桑应该是地名,具体考证不是太清楚,地点大概也在河南省东部。如果高辛的位置没错的话,那就是正好处在数千年后黄河夺淮入海的黄泛区里。数千年后,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导致黄河向南夺淮入海,后来黄河河道在现在的黄淮之间摆动,造成灾害自不必说,因此淤高了淮河下游,导致咸丰五年黄河再次改道后,淮河无法按原路入海,只能通过洪泽湖高邮湖最后进入长江。这个结果倒是巧合的符合淮南子说的“江、淮通流”。

那么,如果共工要用水与高辛争为帝,怎么办好呢?几千年之后蒋介石倒是演示了一回,炸花园口,黄河水一出,赤地千里。

如果这个效果果然达成了,并且后来一度导致了江淮通流,那黄河需要在夺淮入海的河道上呆上一段时间。这个期间,大概不会太短,甚至可以是好几代人。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看来这个时期,双方没少打仗,舜流共工,禹伐共工,尧流共工,尧舜禹就是高辛方不同时期几代人参与战争的领袖或将领。羽郊或者羽山这个地方,好像都认为在鲁南靠海靠江苏的地方,地点好像不大对,听上去在豫东或者鲁西南可能更合理些,看上去共工方在这里打过一个大败仗,而且死了首领。

题外,拟音的话,祝融可能就是颛顼也未可知,一家之言。

后来,战争很可能以高辛方的胜利而告终,我猜的。而禹,未必真的是鲧的后人。后土一说是帝喾的土正,帝喾一说号高辛氏,所以是高辛一方的领袖是可能的。禹如果是后土,那么完全可以是高辛方的重臣,本来就参与过对共工方的战争,也就是荀子禹伐共工的情况。高辛方取得战争胜利后,禹被派去担任共工方部族国家的首领的。让一个儿子去做对方首领的养子以实现对对方的吞并,这是日本很多年后一个时期的通例。反正共工方原来的首领已经“遂潜于渊”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共工原来的领导家族也“宗族残灭,继嗣绝祀”,高辛方让自家可能有很近血缘关系的重臣后土改名为禹入嗣共工,好像于情于理也说得通。

禹控制了共工故地之后,需要做的就是把黄河引回北方故道,让高辛地方免于受黄河折腾。说是引回故道,但是通过这些年的淤积,完全回到故道肯定不可能,原来的河是怎么往北转的大概都说不清楚了。禹选择了一个地方掘开河岸,大禹治水开凿龙门的传说,应该就是这里了。现在说的龙门,位置既过于偏西,规模又太过壮观,让黄河从那一带改道向南去祸害高辛地方好像也不太合理,当是后人夸张大禹的能力,传偏了,毕竟禹王何等伟大,只做了炸花园口的工作,实在是不太好听。当然光开掘龙门是不够的,还要把下游黄泛区的各种积水之类疏导排干,整理土地,改善农业条件。孔子说的“尽力乎沟洫”,大概就是做这个工作。

这样,高辛部族不再苦于黄患,大禹也就成了治水的圣贤。共工既被征服,也要同样拜服现在的首领大禹。禹死后,其子启发动政变攻杀了高辛的正统继承人伯益,篡位成功,夏朝建立,此是后话。

而太昊女娲的河北部族国家呢,本来黄河已经好多年不从这边走了,安居乐业了这么多年,突然黄河又转过来了,这家园突然就又成黄泛区了。这么多年过去,黄河已经没法走当年的河道了,于是又需要多年的摇摆才能大体固定下来。这期间,就是女娲理水的时代了,想来女娲大概是当时该部族国家的首领或者主要高层,带领人民筚路蓝缕,多年努力,终于让黄泛区又能住人了。“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其中跟禹那边打过仗要过援助也说不定。后来大禹治水的很多事迹,可能其实是女娲所为。

上面这个想法,没有任何古地理证据,纯粹是瞎掰,虽然近于王威,不过好像也多少可以自圆其说哈。。。当然如果这样的话,女娲补天,其实在大禹治水之后。说上古早期的神话其原型反而在说上古晚期的神话的原型之后,这种情况在神话上大概也是不算很希奇的事情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