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谈谈洪水与共工 -- 人间树

共:💬23 🌺8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共工就是鲧

这个理论大好,我喜欢,言之成理。

不过“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这样规模的洪水,如果仅仅是因为降水多或者集中而引起江河泛滥的话,我认为,这样淹过了高山,吞没了丘陵的形容,实在是太夸张了。这样的形容,用来描述第四纪最后一次海侵对当时的沿海地带的影响,可能更合适一些。

但是,第四纪最后一次海侵的高峰大概在七千到八千年前,时间对不上。

所以,我怀疑在中国先民的记忆里,实际上有过两次比较严重的长期水灾,一次是海侵,大概七千到一万年前这段时间里,我称之为女娲洪水。另一次是一个降雨相当偏多的时期,大概是四千多年前(这个多雨期的存在好像也有一些古气候学者研究过并有正面的结论),我称之为大禹洪水。

这两个年代古老的水灾,自然都成了神话,而这两个神话体系,后人很快就混乱掉了,所以传说女娲治理的洪水,也是由共工战祝融不胜怒触不周山引起的,尧时候的事情,也有共工出场,还有很可能跟共工是同一个形象(不必要是同一个人)的鲧搞砸事情,这些实际上是两个系统的神话互相借用组合的结果,女娲理水的神话故事,大概也大量借用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里面,而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闹不好也有女娲理水的成分。

说的架空点,海侵的时候,没有被淹没的沿海地区,可能会因为排水不畅变成沼泽,有可能疏是疏不掉的,只能填高,于是乎有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天文训)。而多雨期的时候,海平面并不高,可能只需要解决排水问题,提供足够的河道让上游来水入海即可,于是堵不如疏,于是乎大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水利我不懂,不知道这个事情合理不合理。合理的话,说禹“布土”“敷土”的故事,未必不是借自女娲神话。

再架空点,这两个系统的神话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个部族征服另一个部族的过程中,作为手段把被征服的部族的神话编入自己的神话体系的结果。每一条上古神话,很可能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还可能不止一次,所以就更加错综复杂。

最近看了点关于日本神话时代研究的文章,惊叹于他们把各种神仙互相附会和往考古成果和国内外史料上附会的本事。不过回头想想,研究上古神话,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的样子。。。

关键词(Tags): #共工(嘉英)#鲧(嘉英)#洪水(嘉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