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老子》论道:道可道 -- 老平

共:💬23 🌺8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子》说道:载营魄抱一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质, 而“德”是“道”之用,是“道”在万物中的功能体现,它体现为“自然”,因此修道的根本原则就是“自然”。一个修道者怎样才算是“自然”呢?

《老子》第十章写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段话就是对修道者达到“自然”境界的要求。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魄”指魂魄,狭义的魂魄与 “五神”有关,“五神”与五脏相对应,肝主魂,肺主魄。魂魄是指与肝脏和肺脏相关的精神活动。广义的魂魄是指人的全部精神活动。

“抱一”也叫“守一”,指精神专注到一点上不离开。精神活动专注在哪里? 有人认为是专注在“中”,老子说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守中”即没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思维活动,使精神保持虚灵明静的本然状态。也有人认为“一”是指身体,把“载营魄抱一”理解为心身相合。

因此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能够使精神专注于“中”而不分离吗?另一种是能够使心身相合而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气”即“抟气”,把气集聚起来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气不在刚而在柔,能够做到像婴儿那样吗?《老子》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认为婴儿之所以不被毒虫猛兽所害,骨弱筋柔而精气充足,是因为婴儿最具有“德”,有“德”之人不在于强而在于柔弱。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览”的含义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览”通“鉴”,是镜子的意思,“玄览”是精神境界,指深层的意识活动。另一种认为“玄览”即“览玄”,是观“道”的一种方法。前者的解释是:在精神深处能够做到一尘不染、清静明净吗?后者解释为:祛除心中的一切欲望,才能观“道”明“道”,能做得到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治国的角度来立论的,意思是管理国家和百姓,能够无为而治吗?另一种是从修炼的角度来立论的,意思是对于自己的气和形体,能够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无为而无不为吗?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民”和“国”是古人对气和形体的比喻。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句话的解释有多种含义,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帛书本“无雌”写作“为雌”,“雌”有静、阴之意。如果采用“无雌”,就有纯阳无阴的意思;如果采用“为雌”,就有安静的意思。另一个原因是对“天门”一词有多种解释,有的指鼻孔为气息出入之门,有的说是心神出入之门,也有的指国家治乱兴衰之门,还有人说是天地自然道理之门等等。

对此也可以从用世和修身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用世的立场来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处事的时候能够达到公正无私(纯阳无阴)吗?从修身的立场来看,可以理解为神气的开合出入能够安静自然吗?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大意为:对很多事情都非常明了,但又无意去分辨它,能够做到吗?“明白”和“无知”是对立的,但老子认为修道者需要合二为一,因此《老子》一书经常把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如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等。有人因此认为老子是在强调柔弱和谦卑,其实老子强调的是“一”,认为有对立就会有分辨,有分辨就违背了修道的根本原则------“自然”。(老平 2010-10-12)

附:《老子》通行本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