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科层制管理与精英淘汰 -- 胡亦庄

共:💬8 🌺8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3官僚组织的行为特点

a.“第一驱动” +“工作成果不易衡量” =>“官僚责任无法完全追究”

以官僚职位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个体,为了生存,都会推托责任、避免被解职。再加上官僚组织工作成果不透明的外在因素,导致客观上追究责任的成本很高。

对于由多个下属需要负责的事故,组织的上也不能轻易处理,因为官僚个体可能利用“不透明”这一组织特点搞消极怠工甚至破坏报复,那么上司的责任会突然极为“透明”的被凸现出来——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足球、篮球等集体运动中,一旦球队输球,教练比球员更可能被更换。在历史较久的官僚机构,多会产生上级不深究下属的官场文化,那么就连原本可以衡量的技术职位也变得“不透明”了。

支持者说,这是下级工作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上级爱护下属、团结群众。反对者说,这是下级推卸责任、上级脱离基层、上下官官相护。

b.“第一驱动” +“技术的可复制性” =>“官僚职位的长期福利”

如果市场需求不扩大,那么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对于劳动者往往就意味着丢饭碗——被中国制造业挤垮的全球工厂(包括中国境内的老国企工厂)就是个例子。古时候技术性工作的传承强调严格的师徒关系,就在于防止“别人走我的路,我无路可走”。官僚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失业后重获相似的职位报酬并不容易。所以从生存角度上讲,官僚个体对于技术进步有理由进行抵制。

上个世纪不少日本公司将工资与工龄挂钩,避免了其工作人员消极工作的倾向,对于技术追赶有积极意义。美国研究性大学往往给其教授以终身职位,其动机之一是抵消科技界官僚对于技术进步的保守,让知识分子相信自己贡献出工作成果之后不会被卸磨杀驴,也就促进了技术突破。中国行政单位中将职位(工作)和职称(待遇)分离,使得各部门在管理调整时人员调动的阻力大为降低(相当于只卸磨不杀驴)。

支持者说,这是人心安定,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反对者说,这是尸位素餐、铁交椅铁饭碗。

c.“第二驱动” +“成员不占有生产资料” =>“追求升迁”

官僚组织的成员都有能力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恐怕也不能胜任岗位需求),所以经济手段可以促进官僚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过官僚组织成员的工作效果并不容易衡量,主观努力也不带表客观效益,所以不能通过短期分红的方式实现,于是升迁就成了一个有效的刺激手段——这里的升迁,既包括经济回报的增加,也包括工作岗位的变化。

升迁制度给不占有资本的官僚个体提供了可以占有的资源:资历和声誉。对于官僚个体来说,一切组织资源都是过期作废,而浪费的这些资源的就成为自己的机会成本。于是官僚个体都会抓住机会促进自己业务的扩张,从而推动升迁。

另外,应付检查往往也是官僚工作的一部分,当一个人呆在熟悉的岗位上,其隐瞒工作问题的能力是越来越强的。而到新的职位上,要有一个学习熟悉的过程,这段时间里要靠勤奋工作来表现自己合乎岗位要求。可见岗位的变更对于培养官僚的敬业精神也有好处。

现代中国大城市的职场中,很多本科生小白领们拼死拼活的努力工作,走在“女人-男人-牲口”的光辉大道上,力图胜任工作,经过几年又开始专心寻找跳槽和升迁。即使在2009年美国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年轻人获得工作,同样是因为新人比老雇员更努力证明自己,还怕因为表现不积极而失去新的职位(浪费机会成本)。

支持者说,这是积极进取、人尽其才。反对者说,这是理想缺失、欲壑难填。

d.“第二驱动” +“升迁制度” =>“官僚组织越扩张越健康”

仅仅提供了升迁的可能,并不能充分调动整个官僚组织——还需要有升迁的“希望”。

资源充沛的时候,官僚组织的中层总是努力推动组织扩张,这个时候组织里的大多数会在升迁中受益,原有内部矛盾也会随着组织扩大缓解。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权兴起并扩张到全国的过程里,也出现在现代每次资本大扩张之中。

对于这种“其兴也勃焉”的情况,大多数人持赞扬态度,批评意见只能集中在扩张不得不停止的时候。

e.“第三驱动” + “官僚长期福利” =>“官僚组织越膨胀越衰败”

生活环境是改变第三驱动的重要因素,长期的现实会动摇人的原有信仰和追求。无论是抱有何种信仰的人群进入官僚体制,也会逐渐将体制内的“安全”(第一驱动)和“利益”(第二驱动)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并且将这种生活方式扩展到整个群体,愈来愈快的改变新进入者。更有一些官僚组织,在扩张过程中“风险偏好型”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一旦扩张停止,就是残酷的内部斗争。

现实中的折衷方案,是保持轻微的扩张。如果官僚组织无法通过扩张和发展解决内部矛盾,那么单是长期共事这一条,就很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积怨增多,此时靠自然退休和死亡导致的“换血”很难提高集体工作积极性,导致组织的竞争力快速下降,走向“其亡也忽焉”的可悲局面。所以,官僚组织提升成员的等级就相当于自己印钞票向外发——尽管知道发多膨胀还是忍不住。

官僚个体产生第三驱动常见于各种官僚组织,被公开记述的并不多,这里只好借助小说《西游记》来附会一番了:孙悟空为了自己抢金箍棒时,在龙宫闹得风生水起,证明了其水战实力;但是自从组成团队取经之后,孙悟空就很少亲自下水,刚刚收了师弟猪八戒,就开始指使着猪八戒去跟沙和尚对打,后来干脆把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统统当水军驱使。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孙悟空的水性退化,而是孙悟空升级为团队二把手之后官僚化了:唐僧驱使他的各种行为,说明了这个团队之中劳役意味着低等级,清闲意味着高等级,所以孙悟空把高等级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理想(第三驱动)去追求,很多杂活即使他会做也不去做——不是不能,而是伤不起。如果唐僧不是到了第五位成员就停止招新,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沙和尚指挥着师弟们冲杀的一幕——很显然,那个时候的孙悟空肯定还占着取经团的名额,却脱离一线工作,只享受待遇,与离休无异了。

f.其他

在d与e两条中说到“越扩张越健康”和“越膨胀越衰败”,其区别在于边界利润:如果组织的体积增大时实力也提高,则称为“扩张”;反之则称“膨胀”。

帕金森定律探讨过组织为什么要膨胀,其出发点似乎是从上级为了推卸责任、平衡下属角度出发。胡某对此持保留意见——以美国大学的理工科实验室为例:一个已经享有终身教职待遇的教授,主持一个实验室,带领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但是不完全掌握研究生们的技术进展和细节,可以看作小型官僚机构。如果科研经费不增加,那么这个实验室就只能在现有规模之内稳定运作;如果突然申请到一笔在5年之内的结束的研究经费,那么根据前面对“升迁”部分的分析可知,这名教授最为经济理性的做法就是迅速扩张实验室的规模,招聘研究员、博士后和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暂时的研究经费积累自己的学术成就;而如果经费短缺了,这个实验室也可以较快的停止对研究人员的资助,收缩规模。

上面这个例子里,教授作为科研体系的核心官僚人员,但是其权力扩张却只能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还可以随着资源减少而理性的收缩。可见官僚组织并不是永远膨胀的怪胎,而是人类社会里的野草种子,只在阳光雨露恰到好处的时候才会快速生长——有扩张的能力,和实现扩张,完全是两回事情。

至于说帕金森定律,恐怕是在赤果果的映射当年的英国政府和军队。现实中,即便是这两个占据英国社会垄断地位的官僚组织,也不是想膨胀就能随意膨胀的——今天的英国政府不是仍然安稳的执行着功能么?

国家层面的垄断性官僚组织(政府、军队),与中小型的官僚组织(公司,科研部门)确实有一些明显不同的表现。一般而言,越是在社会上不可替代、过程不透明的垄断官僚,它拒绝控制的能力就越强,扩张/膨胀也越容易。

为了使这里的探讨更有广泛意义,本文“官僚组织”的特点只选取了垄断和非垄断官僚组织的交集。还有一些被称为“官僚作风”的特征,其实只是其所在社会里普遍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也就不多作探讨了。

在总结了官僚组织的普遍行为特点之后,就可以讨论一些普遍的治理方式了——

土鳖扛铁牛

关键词(Tags): #西游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