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孩子的教育 -- 紫色风信子

共:💬38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还翻出一篇两三年前写的一点东西,自己看了都乐。

大概也算一点看法。

------------

阳光的颜色 (文评)

(某日在网上偶读一中学生大考作文,漫谈老庄,思想趣味闲淡,获满分)

  说真的我佩服批卷老师的胸怀。中学时代的作文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在我曾就读的地方中学虽然有很多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得主,但大多数同学的作文依然是老师要求的高考模式,至今如此。如果这个得满分的作文放在那里,充其量是个中等分数而已,那还要看老师是否心软。

  在考试中能写这番不是主流的话,这孩子不简单。别的不说,从内容来讲,这孩子说的一句话我倒是极其赞赏,他说:“没上过群峰之颠,哪有资格独坐深谷?”能明白这一点已是不易。常常有人叫嚣着要过平淡的生活,我总是有些不屑。在我的理解中,真正的平淡应如阳光,看似无色,其实五彩。而大部分人所说的平淡不过是流于平庸。除非这人资质极好,从来对道理就悟得极透,那这种人反而是不会多说话的。

  庄子全生保身哲学的主要特色是追求精神自由---逍遥,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就是要以内在的精神力量超越外在条件的限制,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更加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从而让真正的自我从功名利禄,是非善恶中解脱出来。因为看到人的无能为力,所以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其实我觉得很多古书放到现在来看,很迷惑人。很多道理放到现在来讲,已经行不通。难怪这孩子会如此困惑。庄子其实也被荀子批评过:“蔽于天而不知人。”忽略了人自身的力量,哪怕是有限的力量,太过无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逍遥的。

  这孩子还让我想起另几个孩子,分别读初一和初二,随父母从深圳来玩,席间和我相谈甚欢,还说了好多不曾和父母说起的话题,关于正义和责任,关于对和错。大人们听得目瞪口呆,很多话题无法回答,因为涉及到了一些他们也在思索的东西,是应该坚持还是妥协的问题。实在是没办法回答。后来孩子们总结了一句:大人们真是虚伪。问题是孩子们也面临是否选择虚伪。

  记得小时候大人讲“孔融让梨”,我们觉得很对,现在大人再给小孩子讲“让梨”,他却会问:“我也真的很想吃呀,为什么还一定要让呢?……凭什么呢?”仅仅告诉他这是“美德”没有用的,抽象的东西已经不具备说服力。

  红尘早就乱七八糟,所以,我担心等这孩子到了能读庄子的年纪,已经“廉颇老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