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考吃小系列之南北朝 从《齐民要术》看南北朝的吃 -- 坚决要潜下去
考吃小系列——汉代 链接:链接出处
《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撰,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综合性教材性农书,书中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种植耕作情况。全书共10 卷,92 篇,约10 万余字。92 篇外,卷1前面的《杂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非贾书原有,此篇中有关于萝卜、莴苣等内容,即非原书所有,不再引用考据。卷1为总论、耕田、收种和种谷;卷2,为各类主粮作物,如谷、黍、豆、麻、麦、稻、瓜、瓠、芋等13 篇;卷3,包括葵、蔓菁、蒜等蔬菜12 篇,还有苜蓿、杂说各1 篇;卷4、5,总论园篱、栽树2 篇,果树12 篇,伐木1 篇等,共25 篇;卷5,为家畜、家禽和养鱼;卷7 是货殖、涂壅各1 篇,酿酒4 篇;卷8、卷9,主要为农产品加工,包括酿造酱、醋、豉及食品的调制和储藏22 篇,还有煮胶,制笔墨各1 篇;卷10 为“五谷果蓏菜菇非中国物产者”1 篇,引载了100 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和60 多种野生可食植物。
贾思勰老先生可谓是中国饮食界和农学界的第一个大神级人物,现利用这部神级作品详细谈一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吃方面的发展。参考书目主要为西北农业大学石声汉先生著的《齐民要术今释》一书,粗黑体为《齐民要术》原文。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正如贾先生在序文最后所言,这个考吃小系列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甚多,还要请大家看到了不光要笑,还请多多指正为是。
=================开始的分割线=================
第一卷属农学范畴,咱们从卷二开始说,卷二各篇中列出的主粮作物有:谷,稷也,名粟,也就是小米。黍(糯黄米)、穄(不糯黄米)、豆、麻、麦、稻、胡麻。
值得一说是在书中豆已经分二类,大豆与小豆。白豆(黄豆)和黑豆属于大豆,还有高丽豆、燕豆、豍豆(蛾眉豆,我们这用来包粽子)。小豆中有绿豆、红豆、白豆、豌豆、江豆(豇豆)。其中豌豆在汉代随着印度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品种为小粒豌豆,那时人们还不食荚,只吃豆粒。
青稞麦。〔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右每十亩,用种八斗。与大麦同时熟。好,收四十石;石,八九斗面。堪作(麦+丐,即炒麦)及馎饦,甚美。磨尽无麸。〔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从“磨尽无麸”这句来看,书中的青稞麦就是现代的青稞。青稞,大麦属,子实成熟后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有个形象的名称叫作裸大麦。说明南北朝时代中原地区也有种植,现代中原地区已不再种植,只在我国西藏、青海及四川、云南、甘肃部分高海拔地区作为主粮作物。
青稞
卷二中的瓜类蔬菜有瓜,瓠子,冬瓜,都是中国原有蔬菜,但多了个茄子。
大小如弹丸,中生食,味如小豆角。 这句是书中茄子的大小,吃法(中字意为可以供)和味道。有位张大师的养生秘法原来是跟这学的^_^,不知是看了书还是撞上了,不考。茄子原产地的是印度,传到中国也应该是佛教东传的结果,不过传来的茄子还是很小个的圆茄,要长得像中国男人一样长还要再过几百年,才有长条型的茄子出现,现代在泰国还有这种小个的茄子。
泰国小圆茄
卷二的还写了中国原生的各种芋,其中产量最高的是有百果芋,魁大,子繁多,亩收百斛。种以百亩,以养彘。按芋可以求饥馑,度凶年。今中国多不以此为意,后至有耳目所不闻见者。及水、旱、风、虫、霜、雹之灾,便能饿死满道,白骨交横。知而不种,坐致泯灭,悲夫!人君者,安可不督课之哉?
东汉及南北朝时十斗为一斛,一斗禾谷重量为现代27市斤,百果芋亩产百斛,扣除空隙和泥皮,亩产约二千斤,算是红薯没有引用中国之前单产非常之高的一种粮食作物,难怪贾老先生要长叹一声“人君者,安可不督课之哉?”现代何家庆教授推广魔芋亦是此理,都是为是中国农民能吃饱过好。百果芋查不到是何种芋头,放上何家庆教授工作图一张,向心目中真正的人民英雄致敬。附:何教授推广魔芋不是叫人用来吃,而是用来致富,所以说是为了农民能过好。偶已被看贴不细的人打脸喽,一个惨字了得,冤枉哉。
何家庆教授
卷三主要是蔬菜和调味用草本。依次罗列为葵菜、蔓菁、蒜、薤(藠jiào头)、葱、韭、芥菜、兰香、芸薹、胡荽(元荽)、荏(白苏)、蓼(水苏)、紫苏、姜芥(芥辣)、姜、蘘荷(现仅作药用)、芹(水芹菜)、蘧(没走字底)、苜蓿。
薤,藠头,和葱是一科,主要吃地下的鳞茎,我们这一般用来腌制,味有酸甜,酸辣,微酸几种,口感爽脆,作得好的嚼起来嘎嘎有声,实是佐餐开胃的好东西,河里老光叔专门有贴谈过此物,附图一张。
酸甜藠头
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作菹及干者,九月收。〔晚即干恶。〕作干者,大晴时,薄地刈取,布地曝之。干乃挼取末,瓮中盛。须则取用。
兰香是中国古代一种略有薄荷辣味的香草,当时作腌菜和调料用,现代亦作药用。
兰香、罗勒
芸薹即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中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我们这叫菜花,有绿红两种,是冬季除大白菜外的主要蔬菜,掐取开花旁枝的嫩茎叶食用,炒食或火锅都是鲜甜嫩绿的妙品。
芸薹
接下说三个苏。荏:白苏,当时取籽榨白苏油,食用或作油布;蓼:水苏,当时取苗作腌菜,现代仅作药材;紫苏,香菜调料,吃鱼和脍用作调料,现代也是吃鱼时调料之一,山东大量出口给泥轰人,他们抄去时间太长,改不了口了。同时还有姜芥,即芥辣,也是泥轰人吃鱼时少不了的家伙。
蘧(没走字底),就是苦菜,即苦荬菜,先秦时期的荼,前文有介绍,不缀。
苜蓿: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中国人拿嫩苜蓿当菜吃此书有载,时间可能还稍有提前,大概在东汉时期。
卷四为讲的是果树依次为枣、桃、樱桃、葡萄(蒲萄)、李、梅、杏、梨、栗、榛、柰、林檎、柿、安石榴(石榴)、木瓜。
书中关于桃讲了一种桃酢(醋),作法是:“桃烂自零者,收取,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味道应和现代的苹果醋差不多,香味该是桃香,不知现代有没有企业开发一下,也算是传承文明。
葡萄(蒲萄)广志载:黄白黑三种。这三种葡萄大家都吃过罢,不多介绍,只要了解南北朝就有这三种葡萄就行。
梅和杏是一科一属,区别是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书中载有一种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这种白梅想必大家都吃过,九制话梅呀。
书中写到梨时介绍了插梨法,也就是嫁接法,属农学范畴,不考。
栗与榛,栗就是板栗,榛是榛子。榛子就是电影冰河世纪那只可怜的松鼠永远在追逐的那个坚果,我们这有种特色豆腐就是以榛子为原料,味道很香,切片炒和猪肝一个样,市面没有卖,都是自家作。
冰河世纪里追榛子的松鼠
柰与林檎,小个就是柰,大点就是林檎,都是中国原产苹果的一种,前文有介绍,不缀。
柿子:“柿熟时取之,以灰汁澡再三度,干令汁绝,著器中,经十日可食。”石灰水泡生柿子的吃法,传下来一千五百年了,我们一直都用它,好用。
木瓜,古称楙,中国原产水果。这个木瓜是不是现在大家心目中那个木瓜,是一种蔷薇科的木瓜海棠结的果子,和现代超市的南方水果木瓜很像,《诗经国风卫风木瓜》中说的就是这个木瓜。书中记载的吃法是这样的:“ 欲啖者,截著热灰中,令萎蔫,净洗,以苦酒、豉汁、蜜度之,可案酒食。 ”附诗一首,附图两张。现代的木瓜是番木瓜,明代自东南亚传入中国南方开始种植栽培。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海棠花
木瓜海棠果
卷四还说了两种调料椒和茱萸。
椒就是花椒。茱萸:食茱萸也,山茱萸则不任食。候实开,便收之,挂著屋里壁上,令荫干,勿使烟熏。〔烟熏则苦而不香也。〕用时,去中黑子。〔肉酱、鱼鲊,偏宜所用。〕
食茱萸
最后随便从最后一卷中提出两个当时开发中国南方发现的水果。
《临海异物志》曰:“杨桃,似橄榄,其味甜,五月、十月熟。谚曰:‘杨桃无蹙,一岁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自东晋偏安江南,和岭南地区开始交流,杨桃这种漂亮的岭南佳果也开始进了中国人的食谱,同时它也是僵尸杀手,用得好比豌豆射手强。
《临海异物志》曰:“梅桃子,生晋安侯官县,一小树,得数十石。实大三寸,可蜜藏之。”杨梅,生于中国的华南华东地区,原生中国水果,河姆渡遗址即发现杨梅属花粉,现代也是浙江种植最盛。这阵正是杨梅上市的季节,鲜红酸甜的杨梅啊,不吃到把门牙酸倒不算过瘾。同志们,流口水了没有,要不要在回家路上称上两斤!
最爱的水果杨梅
下节继续用《齐民要术》说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考吃小系列之南北朝 从《齐民要术》看南北朝的吃
🙂真正的技术贴 京华烟云AMIP 字28 2011-09-28 13:57:00
🙂薤居然就是藠头…… 九哥儿 字54 2011-09-26 22:00:14
🙂【原创】考吃小系列之南北朝 从《齐民要术》看南北朝的吃二 27 坚决要潜下去 字7208 2011-06-13 03:58:35
🙂什么时候中国人以炒菜为主的? A9411004 字46 2011-07-16 03:38:28
🙂宋代发端,明清成为主流 坚决要潜下去 字32 2011-08-12 19:29:57
😜一边看帖一边流哈喇子 往前走 字0 2011-07-06 19:43:14
🙂日语里的苹果还叫林檎。 云无心而出岫 字0 2011-05-29 08: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