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素笺旧忆之二 -- 南方有嘉木

共:💬27 🌺33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素笺旧忆之终章

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

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古乐府诗

“信”从何而来?英文的“letter”, 原意是“graphic symbol, written character,” 不过是“字母”,后发展为“书信”,其间的逻辑或因为“书信”是对字母的书写而成。但中文的“信”字,按《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书信”这个义项,其实晚起。先秦两汉之时,“书”才是指“书信”,比如“郢书燕说”、“寄雁传书”。“信”更多地是指诚信、信任或符契。

一个字在漫长的演变中,新增的义项,总是和它的本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信”,和写“书”相比,体味起来到底更多一份诚意和信任。因为信任收信人,所以对其说最真心的话。我们看名人的书信集,总是觉得揭示更多,便如鲁迅先生对许广平的信里会说“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这世上,若有个人可以全心全意地信赖去说真话,实在是幸运。但如失去,痛也深刻,若更遭收信人背叛,则恐是一生都无法治愈的创伤。我以前读顾准,读到他每周给妻子写信,而汪璧一封不覆,及至汪璧自杀,顾准不知,依然写信如故,只觉书页上字字模糊,心口痛得读不下去。

这样想着,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倒是为大家减负,快捷轻浅,话一出口便消失于空气,字一打出便汇入了数据的海洋,便是找一条朋友以前的发言,都不知要费多少力气才能从无数的1/0中寻回那思维的碎片。而另一面,个体之间的沟通群体化,微博上常是两个人调情,一群人围观,演戏之风,遍及江湖,恐怕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还有什么心里话要对人讲。

我读大学时曾和几个室友都在一本类似学习经验介绍的书上发过文章。因那篇文章的缘故,后来竟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孩子的信。我去年回家收拾旧物,坐在书橱前读当年这些孩子的来信,不时觉得羞愧,但又忍不住微笑。那些准备高考孩子的徘徊、迷茫、压力、紧张,真实而可爱。其中一个湖南的孩子整个高三、高四都在给我写信,直到他考上大学。我现在想不起当年才17、8岁的自己是怎么扮老成来给人回信的,希望自己的回信写得足够好,能多给人一些信心和鼓励。

但我去年在家看那些旧信,令我最感动的是高中同桌翠翠给我的一封20多页的长信。翠翠,一头长发梳成辫子,羞涩静好如伶仃小花。她给我的信,选最漂亮的信封,邮票必是倒贴的,连信纸都要折成特别的形制。那是一份恋爱缘起汇报书,字里行间流露着小女生的甜蜜和快乐。她给我细细描述她和她男友(现在已经是她孩子的父亲了:))的初见,两个人在火车上,很拥挤,她很瘦弱,没有位置,男孩给她让座,然后去帮她打热水,男孩和她聊天,发现同在一所大学。火车到站后,男孩帮她提着行李送她到宿舍楼前。她说她允许男孩子用我给她起的昵称来称呼她,我看到这,觉得实在是对我最大的恭维,并暗下决心,等他们结婚三十周年,便把这信裱好送还给她。

也有很多朋友的来信,晦涩阴郁,让人现在读了还忍不住皱眉。穆然说他厌恶母校,字里行间都是后悔和痛苦。我不知过去的自己要怎样的幼稚和狭隘才能写出“那是因为你自己不够好”这样狠绝的回复。换我自己,恐怕也得懊恼发错了信而从此选择退避。好在岁月淘净渣滓,我们到底不记恨彼此,却留有如冬日晨光一般的温情。而Teri给我说他爱上同性的信,初读平淡,似乎只是在简述一个事实,但翻来覆去读了几遍,觉得字字压抑。去年Teri娶了一个女孩结婚,我在MSN上问他,坚持这么多年,也说过永不屈服,怎么妥协了?为什么要把好好的女孩拖入深渊?他说,坚持有什么意义,不如让父母安心。

----没有书信的时代,我们只告知结果。

还有个男孩子,托他的室友写来的信,说他出车祸身亡。我仍记得收到这信的恐惧,然后冲到电话亭(那时宿舍还没电话,手机也未普及)去打电话确认。男孩在电话那头说,原来你是关心我的,这样就够了----我虽不能予他所要,却完全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咒自己:为情之一字,我也会犯这样的傻气。痴念发作起来也会想如果能在那人的心里留下一滴眼泪,死了也愿意----好吧,我承认,这句话是看了太多遍《大话西游》的恶果:)

一封封信,一点点心情,或喜或悲,在那个特殊的时点传达到了我的手中,而多年后的我在江南的雨夜又与他们重新会晤,在阅读中“奔腾著向眼前涌来的,是尘封的日, 尘封的夜,尘封的华年和秋草;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是无声的歌,无字的诗稿。”(注:席慕容《接友人书》)

那么,读到我这帖子的朋友,今夜不妨静静地坐在灯下,去给这世上你最想说心里话的那个人写封信,沉下心来看看自己,想想他/她。让我们把思绪化为歌曲,祈愿在他/她醒来时,与黎明一道降临。

关键词(Tags): #我写故我在通宝推:文远,Batman,Highway,金银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