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马前泼水”、“铡美案”与社会稳定 -- 柞里子
1、“马前泼水”这个案例中,妻子的行事原则是依据社会地位/官职/财富来进行取舍,为此休夫、想复婚,丈夫看透了她而已;
2、“铡美案”这个案例中,丈夫的行事原则是依据社会地位/官职/财富来进行取舍,为此行骗、弃家、行凶,妻子投诉而已;
这两件事情在任何一个朝代、社会都时有发生。
不知道楼主怎么发散引申到"社会稳定"的?
至于
难道是想说中国从秦到清没有阶级之分?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就有压抑与反抗。
至于选拔能人的方式,比如“推荐与选拔”,三国时曹操就通过这个当了官,可是后来他颁令求贤,看看差别有多大,再看看魏国的人才梯队与潜力。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举士令》或《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求逸才令》或《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至于
至少要考虑当时的法律与道德,而不是拿着现在的法律与道德穿越回去,至少宋朝的道德是比较严格的,多半不“在情理之中”。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呵呵,辛亥革命当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稻香村 字834 2011-07-06 18:36:35
🙂问一句 3 何处西南待好风 字167 2011-07-06 09:21:59
🙂能人的比例本来就很小。 柞里子 字134 2011-07-06 19:15:13
🙂好散的文
🙂在世袭的社会,不会发生。 柞里子 字50 2011-07-06 19:16:52
🙂没头没尾的,没读懂 中梁山 字42 2011-07-07 02:57:12
🙂也说个人道德与社会稳定 -- 与楼主唱个反调 10 木雅之岗 字2391 2011-07-05 09:50:16
🙂你其实没唱反调。 柞里子 字52 2011-07-05 16: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