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的实力 -- 长风1983

共:💬245 🌺1871 🌵2新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地理条件和技术 凝聚力和技术

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中国在地理上得到的好处会更大;凝聚力则一直是我们的优势。

用的好,就是地理优势,用的不好,就是局限。

恩,事在人为,这个因素永远都存在,变化趋势基本是随机的。换个角度,技术的角度。从大时间尺度上看,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地理障碍的限制和保护作用减弱。而且是限制的作用减弱的更厉害。现在这些东西对中国了解世界影响已经很小了。而其保护作用没有小到这程度,看看美帝在阿富汗的遭遇。当然如果人类技术进步到大部人生产活动超出大气层之后,这些作用就都消失了。现在的国家关系的理论怕都要过时了。这个时代咱们看不到了,就不管了。

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为什么会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

这个,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人类有组团的天性。队组大了以后,一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分配使用资源,实现1+1>2的效果,二可以以更大的体量和外部的个体竞争,三可以摊薄科技研发成本和更多的使用科技成果。但要组建大的团体,有两个障碍要克服:硬的,就是地理距离和障碍,软的,就是向心离心。硬的好说,以前要治理一个大的国家不容易。软的,就是个体对团体的同心程度。个体要加入一个团体,无非是为了在这团体中能拿到的蛋糕,比自己单干拿到的多,所以个体是要计算自己贡献和收益情况的。这样很难做到同进退共患难。举个例子,中国政府拿东部的钱补贴西部比欧盟搞穷富国平衡要容易的多。中国这边认为反正肉是烂到锅里了(当然省级领导之间有些意见是可以想象的,但这是次要的低程度的)。欧盟,或者任何其他盟的个体,都没法感觉自己在一个锅里吃饭。

硬件的问题,曾经是中国短板,现在中国很容易弥补:一个不太烂的互联网,一个美国规模的公路网,一个世界级别的高铁网。软件上的问题,我们两千年前就克服了,其他人的短板,(中国美国的体量,欧盟非盟阿蒙这样的集团才堪相比)很难克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