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 淮夷

共:💬39 🌺1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电报与那时的不一样,

  那时发电报的程序是给你一张电报纸,上面除了地址(包括收电地址,发电地址,发电地址是用于发不出或找不到收电人回复用的)以外m正式电文写不到100个汉字,发长文的大概有另外格式的电报纸。

  上面的格子有点象小学生的作文本,每个格子写一个汉字,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每格可以写四个不超过四个。

  电报局收到电报纸,第一步是译码,把上面的每个汉字译成四位数的电报码(所以四个数字字母算一个汉字),如果你自己已经译好码这一步就省了,所以收费是分电报费和译码费。不知道允不允许用自己的密码。

  译好码后,联系上收报局,就用那的的达达的莫尔斯电码发给对方,对方收完后再译成汉字送出。

  

  青的的电报就太方便了,不需要人工译码,不管是汉字还是字母输进计算机后就能通过网络发出,不需要的的达达地敲电报键了。变成五个字母算一个汉字可能是为了计费方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