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 淮夷

共:💬39 🌺15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一回,在港岛逛一家专营二手书的小书店,历史类的架子上,瞧见一本小书《Victorian Internet》,埋在一堆大块头的英文历史书籍之间。

书的标题让我一楞: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莫非讲虚拟历史(alternative history)的,假设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当政(英国工业革命的巅峰期)就出现了互联网,人类今天的生活将会怎样?

看到书的副标题马上明白了,所谓维多利亚的互联网,不过是比喻当年电报的肇兴。这是一部讲述19世纪电报发展史的书,中规中距,没有穿越,也没有“what if”。

可见书的名字对打开销路确实重要。这本书,要是起个老实的名字《The Rise and Fall of Telegraph》(电报的兴衰),我或许就不买了,乃至错过一本上佳的科技史读物。因为喜爱这个不俗的书名,便掏出40港币买下,试翻之,竟难以搁舍,几天空闲时间就读完了。

该书作者叫Tom Standage,全职工作是给《Economist》杂志撰写科学稿件,副业是写书。他这本书内容颇风趣,想不到经济学人这样的严肃杂志,藏着这样一位妙人。最难得Tom君的英文干净妥贴,没有难词,也没有长句,更没有经济学人杂志拐着弯说话的狭仄腔调。这对于母语读者,或要嫌它直白,对中国读者,却是恰到好处的那杯茶(my cup of tea),亦为读书之一桩快事。

我有一位朋友M君,美国女孩,习中文数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上海工作。最爱读中国小说,逮谁就问:你有什么书推荐我看?

我想了想,荐了一部大众化的,围城。M君读之数月,某日来京,见面后掏出书,翻给我看。书页上,密密麻麻的铅笔划线,表示看不太懂的地方。M君诉苦道:钱钟书每句话都有字面底下的曲曲折折的意思,太难读了。

我笑道:你能看到这一层意思,便是中文的进步。至于那些句子下面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你也不要太过深究,不然,有意思也要变成没意思了。

读到Tom君这本文字平实的历史书,不禁后悔我当年的荐书失策。围城那样的书,是知识分子的笔法,文字舒展,如云雾幻化,你让外国人去猜谜,岂非一件苦差呢。好在M君经此一劫,已炼成不求甚解的中文读书大法,刻下,又去半猜半读沈从文的边城了。

说回到Tom君,以杂志记者的身份去写电报的科技史,听来似乎有误人子弟之嫌,其实对普通读者,这倒是有意义的尝试。因为科技和历史这两样东西都同样庄重乃至于干涩,必要有一支文人的笔,懂得取材,擅长炼字,才可以翻枯燥的科技与历史为有趣的科技史。科普书籍能如此写,便近乎板桥的诗境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关于电报在19世纪的起伏兴衰(从法国最早的信号灯系统,到莫尔斯码的发明,再到横跨大西洋的电缆布设),更兼诸般趣事(维多利亚时代电报从业人员的生活百态),书里尽有详述,此处略过不记。

写文章要有文眼。这本书的文眼在最后一章,Tom君总结电报时代,解释了他为何要用互联网来比喻电报。他说(大意):维多利亚时代的电报,让人们第一次在历史上自由跨越地域鸿沟,实现即时的通讯。这件大变革,给人类生活、政治、商业,都造成奠基性的巨大影响。今天互联网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只是升级版的电报系统罢了。

Tom君写到,19世纪电报创始之初,有预言家说,自此世界一家,再无沟通交流障碍,从此实现真正的全球和平,指日可期。孰料,电报铺遍欧洲北美印度中国之后,仍然战事连绵,乃至爆发两次世界大战。

自20世纪互联网肇兴,也有预言家说,自此世界一家,再无沟通交流障碍,从此实现真正的全球和平,指日可期。Tom君不无反讽:这话,还有人信吗?

确实有人相信,互联网真的有化解全球干戈的魔力。这正好是另一本书里的观点。那本书叫做《Multitude》,是美国和意大利两位马克思主义者合著,号称是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书里提到的,后工业时代人类政治经济生活的主导模式”network”(所谓的“网络“),固然有它更抽象的政治哲学的意义,不单是Internet这么简单。不过,我愚钝,看了这部非常玄奥的书,仍然觉得两位当代马哲大师说来说去,说的好像还是物理上的互联网。

此是题外话。说回到电报。自电话发明后,电报业务迅速衰落,但是迟迟未退出历史舞台。2006年,美国的Western Union公司(靠19世纪电报业起家的公司)发出一则通告,停止一切电报服务。此举被认为是电报的最后一曲哀歌。从此,人间无电报。

可是,生活在中国红旗下的我们,哪里会忘记可爱的电报呢?在普及电话之前,谁家里没用过电报呢?为了省钱(电报按字数计费),一个字一个字地精心设计电报稿,务求最短,这样的事情,又有谁家没经历过呢?

电报催生出一种新的文体(断句,没有主语),虽然现而今没人用,我还挺怀念那些“电报体“的。

“家里有事,火速赶回。”-- 罗嗦,一定要改。

“有事,速回。”-- 还是有点贵。

“速回。”-- 真的不能更短了吗?

“回。”--- 这才是电报的典范。

如果大家写报告都这般一字千金,全中国不知道要少砍多少棵大树啊。

元宝推荐:老马丁, 通宝推:咪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当年上小学还学过缩写电报呢
家园 一个“回”字不足。

  比较合适的是“家事速回”,“速回”两字让收报人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快慢),“家事”两字让收报人大略知道是什么事。否则只收到个“回”字还不一定回家呢。

  电报中标点符号也算一个字,所以只要不会发生岐义,能不用尽量不用。

  连续的阿拉伯数字是四个字算一个(汉字电报码就是4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字)。还不要译码费,所以数字尽量不要用大写。英文字母不大清楚,大概与数字同。

  另外,电报中收报城市的地址(城市名不算)、收报人姓名,发报人姓名都算字数,如果你在后面加上日期同样算字数,这里也

可搞名堂。收报人姓名没法简略,发报人可简称,收报人明白就行了,如果不会出错甚至可以省去发报人。较大的的单位都有电报挂号,只有四位数字,能用的话就能省不少钱。日期不用写,收报电信局自己会加上收报时间,同时也是发报时间。

  一般来说必需写的地址、姓名加起来也有十来个字了,所以实际电文缩到一两个字也没多大必要。

家园 老兄乃此中能手

说实话,四个阿拉伯数字算一个这个细节不太记得了。您的电报秘笈勾起我好多回忆。

现在只有年年的春晚才会念一次电报吧。

家园 呵呵,我怎么记得高中的语文课也学电报稿来着

高中生有新闻缩写这样的题型,可能也是电报的幕后推动吧。

家园 1263
家园 一字千金: 70年代一个电报带来的麻烦

电报的典范一字千金:

70年代一个电报带来的麻烦。

听来的故事。70年代初时,老李的亲戚要带儿子来北京玩,事先写信说来电报通知到达日期。结果左等右等,没有电报。一天,厂里保卫科长带了三个穿蓝大衣的民警来车间,把老李带到保卫科要他交代。老李摸不出头脑。在保卫科被扣到晚上8点。没有结果,人家要下班了,打电话叫居委会领回去。到那边,发现老婆,丈母娘在那边都交代了一天了。一家人怎么也搞不清楚。这老李可是三代贫农,没有任何污点的工人阶级。最后居委会的一个老太太发善心,悄悄给老李老伴说:你们在四川是不是有个亲戚给你们发电报啊?老李老伴说:对啊,就是知道他要发电报,还没有收到呢。居委会老太太说: 您好好想想这个人有没有什么问题啊,是不是敌特什么的。老李老伴说:没有啊,人家以前还当过兵的,有个儿子,取名叫小兵呢。这次就是要带小孩来玩呢。

结果问题还真是出在这个电报上。(我是不去喝水哈)。。。。

电报内容是:

8日带兵进京

1263
家园 code?
家园 普法战争

老兄的故事真逗。

也说个真实的趣事。普法战争开始后,德国青年离开家乡赶往西部战场。那时候电报刚刚铺到德国小镇,普通人不知道电报工作原理,只知道这东西很神奇!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来到电报局,让电报员给她前线的儿子发一个电报。“家中都好,勿念。”发完了。老太太又掏出一个泡菜坛子,搁在柜台上:“同志,您帮我这些泡菜也发电报给我儿子成吗?”

家园 老外的行业记者有这个传统,尤其是一些专栏作者。

说回到Tom君,以杂志记者的身份去写电报的科技史,听来似乎有误人子弟之嫌,其实对普通读者,这倒是有意义的尝试。

家园 连续的阿拉伯数字是四个字算一个

如果发一串数字,怎么知道这只是数字不是汉字的电报码?

家园 花之

其实economist的特点就是不用难词长句. 这一点记得在它自己的文法指南中看到过. 感觉上它也比times, newsweek等都要好读, 更不用说new york times了.

家园 这俺就不知道了。

  用户这边的码也就到数字为止,剩下的怎么发这个数字是电报局的事,俺们看不到。

家园 还有著名的”黑炮事件“

一老兄酷爱象棋,一日出差外地,不忘与外地棋友切磋。回家后发现心爱的象棋丢失黑炮一只,遂发电友人:黑炮丢失,请查找。旋公安召见,疑敌特通信,不胜麻烦。

家园 这电影我印象特别深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