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中国通史》(live) -- 普罗丁
范雎来到秦国的时候,心怀非常复杂的计划,因为他刚刚在魏国受到了残酷的政治迫害。逃脱之后,他依靠王稽的帮忙,见到了当时的秦王。但是他装作没有看见,大声说道:我只听说秦国有太后,有穰侯(即前述魏冉),秦王是谁?秦王看出对方来意不简单,一再询问,范雎才说出了准备已久的话:
· 范雎拜,王亦拜。范雎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
在范雎看来,以秦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水平,早就应该进军东方各国了,而权臣魏冉和太后却成了这一正确战略的障碍。他认为,秦国的扩张关键在于掌握三晋(通过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随后就可以在齐楚两大国之间走平衡,寻找战机。
在逐渐得到秦王的重用之后,范雎进一步提出内部改革的方案。他说,太后和权臣凌驾于国王之上,已经是比较普通的现象,而此中的关键,在于“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时代,只要能够掌握最高权力,掌握利益,或者拥有生杀的大权,都可以以“王”自居,所以诸权贵纷纷在秦国崛起,淹没了真正的王。从齐国、赵国的经验看,这些被授予重权的大臣往往排斥人才、阻断信息,其利益也和王者不一致,所以都很容易导致世卿取代原有诸侯王室的局面。
秦王完全同意范雎的分析,于是采取了废除太后和穰侯等“四贵”的断然措施。随后的几年,白起率领秦军连战连胜,包括在长平一战后阴谋坑杀40万降卒,仅把最年幼的240人放回赵国。
这段时间,孔子的一个后代,正在魏国进行着希望渺茫的革新。
* * *
作为孔子和子思的后人,子顺首先受到了魏国统治者的关注。魏王派人带着黄金和布帛去请求子顺出任大臣,而子顺说,如果魏王能相信我所传播的“道”,那么他一定能看到使用这种“道”治理社会的优越性。而如果纯粹把我当作一个官僚,难道魏国还缺少官僚吗?
在使者的反复请求下,子顺终于还是同意出仕。魏王来到大粱城郊迎接这位新相,而子顺上任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把那些受到王室宠信的官员,统统更换成在他看来具有“贤才”的官员,把缺少实际工作的俸禄去掉,换上有功的人士。如此改革,自然和吴起、商鞅一样得罪了大批官员。一个叫文咨的来劝告子顺,子顺回答:难道你认为任何政策的施行,还需要考虑多数人的判断吗?古代那些擅长政治的人,最初都会受到诽谤。子产在郑国干了三年之后,才没人说他的坏话。先君孔子在鲁国为政,也是一样。文咨追问:究竟孔子当年受到了怎样的诽谤?
子顺说,孔子刚刚成为鲁相的时候,民间有人唱诵歌谣说,麛裘而芾,投之无戾;芾而麛裘,投之无邮。而三月之后,治理见到了成效,民谣却又变成了“裘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裘衣,惠我无私。”
这两句话,文咨未必能够听懂,甚至子顺自己也没有说明它的意思。但是文咨显然体会到了前一句的否定情感和后一句的肯定情感,于是称赞子顺和他的先祖一样具有圣贤的品质。
尽管如此,九个月过去了,子顺在魏国的日子却越来越艰难,他的各种“大计”,往往得不到魏王的认可和采纳。他深感自己尸位素餐,于是称病退职。有人问他:你要走了吗?子顺说:我去哪里呢?东方的各国,都即将要并入秦的统治之下了。秦的统治模式是“不义”的,我这样的义人是不会去的。于是他选择躺在家里,尽管这里同样将被并入秦国。他向后人进行的最后一次自我解释是:
· “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
总之,当时的大势是秦的一统,他认为此种统一不但不利于政治的复兴,反而是良善政治的末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历史启示生活群:152790811
两性研究群(字母文字):186856236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6 层
🙂【原创】神圣求索(4) 4 普罗丁 字2790 2011-12-02 09:53:20
🙂【原创】神圣求索(5) 普罗丁 字2854 2011-12-05 20:11:47
🙂【原创】臣道君道(1) 普罗丁 字2291 2011-12-09 01:34:13
🙂【原创】臣道君道(2)
🙂【原创】臣道君道(3) 2 普罗丁 字2805 2011-12-15 02:29:24
🙂【原创】民间崛起(1) 1 普罗丁 字2450 2011-12-20 01:55:50
🙂【原创】民间崛起(2) 1 普罗丁 字2453 2011-12-20 23:05:59
🙂【原创】民间崛起(3) 1 普罗丁 字3280 2011-12-26 0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