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一、 圣人之后 -- 桥上

共:💬32 🌺1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十、 丘不识也

孔子门下人才济济,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忽视的,“堕三都”事件十几年之后,季家重新巩固了其执政地位。鲁定公已死,继位的是年幼的鲁哀公。季家的家长季桓子也死了,继位的是季康子。季康子得位不正,更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需求,于是找来了孔子弟子冉求(有子),让他作季家的大管家(按《论语》中的说法,冉求之前,季家还曾征召了冉有的同族,也是孔子弟子的冉雍(仲弓)做大管家,《论语子路第十三》:仲弓(冉雍)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冉求在对抗齐国入侵的“郊”之战中立下头功,还受到孔子的表扬(《哀十一年传》(p 1660)(12110105))。

既然任用了孔子的弟子作大管家,而且又任用了不少孔门弟子在鲁国任职,这些孔门弟子还都表现得很不错,例如子贡、樊迟、有若,都已经崭露头角,因此季康子(季孙肥)也就派人去召孔子回国。正好孔子和卫国君臣闹了点矛盾,就放话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哀十一年传》(p 1667)(12110603)),借机回国了。这一年是公元前四八四年(鲁哀公十一年)。

孔子回国以后就成了年轻的鲁哀公的老师,还成为鲁国的国老(国老一般指退休了的重臣,也就是说季康子给孔子平反后直接让他退休了),有重大事件时会咨询他的意见,《左传》中就记载了一次季康子就重大事务的决定征求孔子意见的实例。

那是在公元前四八四年(鲁哀公十一年),季康子准备把军赋制度从原来的“丘赋”改为“以田赋”,就派自己的大管家、也是孔子弟子的冉求去正式征求刚回国不久的孔子的意见,但是在行礼如仪之后,孔子就只说了一句:“丘不识也。”意思是我不知道,冉求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再作声,冉求难免有了怨言:“您是国老,这件事等着您认可,为什么您不说话呢?”孔子还是不说话。

等正式的会见完毕,到了私下的场合,孔子终于对冉求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君子要施政,都是按照‘礼’来的:在赏赐下属的时候,要宽厚一点;在动用民力的时候,要适中;在收取赋税的时候,要尽量不太严苛。要能这样,原来的法子也够用了。如果不按照‘礼’来,还贪冒无厌,那么尽管以田赋了,也还会不够用。而且季孙大人要想实行你们的法子,尽可以去援引周公之典,要是只想搞些权宜之计,又何必到处征求别人的意见。”虽然孔子说的话很重,但季康子还是没听他的意见。

这一段见于《哀十一年传》: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p 1667)(12110701)。

上面这种在正式场合不说出自己的意见,而一定要在私下里才开口是当时常见的方式,在《左传》中出现过好几次,可能是为了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分量与在私下说的话是不一样的吧。而且在私下里可以充分沟通,《左传》中的这几个例子都是在私下里给了一个复杂的答案。

其实本来季康子以为他开恩平反了孔子,孔子必然会感恩戴德,支持他的施政,结果孔子不识好歹,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结果季康子只好把孔子打入冷宫,不再就政治方面的事务咨询孔子的意见了。

下一年,《左传》中记载了一次季康子就重大自然灾异咨询孔子意见的事例,当时到了十二月份,按说是冬天了,可是还在闹蝗虫,当时《春秋经》中的记载是:“冬十有二月,螽。”(《哀十二年经》(p 1669)(12120006))于是季康子就去请教孔子,孔子告诉他,这不是什么天气异常,而是历法编制的不对,现在傍晚的时候还能看到“大火”这颗星(心宿二),只有在傍晚看不到这颗星以后,才到了各种虫子蛰伏的季节。所以按说现在不应该是十二月,是负责编制历法的官员漏排了闰月,所以历法上的季节就偏早了。

这一段见于《哀十二年传》: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p 1673)(12120501)。

我觉得这正是后来执政者季康子咨询孔子的常态,即主要咨询一些纯技术性的问题,发挥孔子博学多闻的特长,他不再想让孔子染指政治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