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病医疗,商业保险靠谱吗? -- 慧诚

共:💬59 🌺2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大病医疗,商业保险靠谱吗?

今天在新闻上,看到国家大病医疗的新闻。最近国家在医疗问题上,频频出招,希望改善这个令绝大多数国家都头痛不已的大难题。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普通人家根本经受不起一场大病在经济上的压力,因病致贫的情况屡见不鲜,政府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初衷很好,也很努力。但是看过具体办法之后,我却感到深深的担心。

中国解决大病医疗的主要办法是拿出医疗保障基金去购买商业保险来支付大病患者的部分费用。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个市场化的双赢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政府只需要有部分的负担,另一方面,这也似乎是商业保险公司的一个市场。

然而,这一市场完全不合逻辑!

保险,从本质上说,是没有遭遇危险和灾难的人为遭遇不幸的人买单,起到分担风险的效果,保险公司作为提供服务的中介,赚取利润。其实政府的医疗保险基金其实本来就是一个保险,只不过它没有采用公司化的运作,也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还要提供补贴,但是其“保险”的性质与商业保险公司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拿保险金去购买商业保险,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像是太阳底下点蜡烛。

从运作上来说,保险针对的是不特定风险。当一个人购买航空旅客保险的时候,他多半其实不会遇到危险,他交出的20元将会用来支付十万分之一遇到危险的人,这才是保险。但是当政府把十万人,百万人的风险统统打包起来卖给商业保险公司的时候,其实这个支出几乎是可以概算的,完全可以通过概率计算出来北京市或者武汉市一年的大病医疗的支出额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就不再是保险,而是“对赌”。例如,政府判断一年需要20亿,保险公司判断需要18亿,那么保险公司买下来,就赚两亿,如果保险公司判断需要22亿,那么就会亏2亿。这是对赌协议,而不是保险。因为保险公司对这份保单的支出是必然的,而不是或然的。

保险服务的特征是面对不特定人和不特定风险,这样才能起到风险分担的作用。而政府购买大病保险的时候,被保险人其实是政府,而不是病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被保险人,其实也就不存在真正的保险服务,因为并没有与他并列的保险分担者。在这个机制中,政府是唯一的被保险人,其实也就意味着,这里不存在保险,只有对赌。

最终造成的结果只能是,要么保险公司因为政治任务,不得不买下这个亏钱的保险单,然后要求政府在其他方面的让利。钱转了一圈,从左口袋到右口袋,平白增加了成本。要么就是保险公司赚钱,公众保险金受损。——个人认为第一种可能性大得多。

政府急于解决医疗问题的初衷很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医疗问题的解决的核心其实是财富和资源(也就是说钱)。假如中国目前的社会财富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没有硬梆梆的银子,通过所谓程序和机制创新其实并不能真正绕过这一问题。机制改革,可以减少耗损,可以更加公平,但是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财富和资源。现阶段,承认现实,投入可以承担得起的财政,先从低比例医保做起,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渐增加比例,是理性的做法。

中国将来解决医疗问题的两个条件:1是更大的财政投入和公平有效的财物运转机制;2是医疗技术(包括中医)的发展来降低成本。假如中国国产的医疗设备能够占据医院的实验室,中国的医疗问题就能基本解决,因为这一方面代表了中国产业链的上升(财富增加),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这是硬约束,不是医疗体制改革可以解决的。

结束的时候,两点声明:一,我不是保险专家,完全是业余的发言,如有错误,敬请指正。二,我并不反对医疗和医保运转机制的革新,使它变得更合理,更公平,我只是想指出在这个所谓“大病医疗保险”在逻辑上的不合理,也想说明,在财富的硬约束解决之前,医疗体制改革只能做到更好一点,而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拔苗助长不可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