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投资(一) -- 陈经

共:💬844 🌺5324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投资(八)

大投资是超前建设,借钱发展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原理,也没啥不好意思的,总比借钱消费强。相当多人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以为政府借钱太多了,其实空间还有不少。

中央政府财政令人震惊地极其健康,财政赤字不到万亿可忽略,国债不到10万亿,按别的国家流行的国债占GDP比例估计,大约有40万亿以上的发债空间,GDP还在增长。还有3.5万亿美元外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收益,如占据30%的外储份额,估计在20万亿。中央政府在全球、国内都“财务自由 ”了,这种土财主的作风简直不可想象。什么时候都不要小看这一点,再大的乱子到中央这都不是大事了,很多唱衰做空搞不动往往就卡在这,实在没招了。不少地方时常大吐苦水说混不下去了,还请媒体造势,搞得象要局部崩溃,其实是想让中央把担子接过去。

也就是说,政府还有相当的余力去应对各种乱子,这种实力在全球真没第二个了,在实体经济领域已经超过了美联储的影响力。世界各国有相当的呼声,要TG出头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很多国家发现,求中国管用,美国佬害人。这不是自吹,是低调还藏不住。

中央政府不靠借钱发展,还居然搞下来了,这是令人发指的发展策略,也对地方财政无形中提出了过高的标准。这是中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也赶上了全球化的好时候,捞来的钱多,办的事总量看上去很巨大,其实不是花钱的大头。地方上要办的事多,收的钱少,情况就困难多了,只有借钱发展。从情理上看,不好指责地方借钱发展,地方上还可以再多要求中央财政支持。

现在地方债被说得很可怕,成了万恶之源,但它的规模还不算特别大。审计署认为是15-18万亿,我认为这个估计比较合理。2011年的数字是刚过10万亿,增速很快。官方新闻似乎认为这个数字已经够“吓人”了,就以此为基础写了相当多的讨伐文,什么“地方债超全国财政收入”、“黑洞”、“只有靠房地产还债”、“上届的债本届不管”、“掀起审计风暴”,非常的热闹,唯恐人不知道中国地方债要出事。但10来万亿真不算太大的事,几乎可以说是很健康了,所以才敢这么大肆张扬。退一万步说,假设有10万亿地方债立刻就要违约,中央政府要解决也不难。用美联储发明的大招,零利息借钱给地方先把10万亿清掉,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就没有了,欠中央的大钱不着急,有钱时再说,多半也能象接受救助的美国公司那样陆续还上了。真要出事的肯定远远小于地方债总额,出不了多大的事,我可以肯定用不上,地方上反而盼着中央放大招过上幸福生活。审计署说地方政府债务优良率在95%-98%,小招都不用,随手就对付过去了。这么多年,也没具体听到哪个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了,估计接下来也不易见到,只有“偿债高峰到来”的说法。

这个数字不能“令人满意”,就有其它各种估计,40万亿到上百万亿的狂野猜测都有。或者换概念,不算地方债了,把其它债务塞进来算总负债,说得比危机国家还惨。从货币数据来看,还是15-18万亿比较合理。因为M2“只有”100万亿,基础货币约25万亿,货币乘数4,这都是很确定的数字。特别是货币乘数,一直就是4左右,没有啥大变化。如果忽然多出来一项10万亿以上甚至几十万亿的债务,这很难隐藏,货币乘数会有显著的上升。银行体系的贷款一共也才70万亿,谁贷的都有记录,居民户、金融机构、企业都占去不少,算到地方债头上的也就10万亿。我可以断言,在银行体系内部地方债就只能算出这个数,上万亿的钱不是开玩笑的,要连这都算不清就别搞经济了,号称全球最佳的银监会可以自杀了。一般唱衰的都不在这上面找了。

之所以审计署说是15-18万亿,最近还要搞地方债审计,并不是银行体系内算不清楚,而是有“影子银行”。说得好象很可怕,其实基本是合法的,不是地下黑店,只是不在M2统计范围内,也有相关统计数据。就是实体经济,除了向商业银行借钱以外,还想别的招。在全球也是常见现象,美欧的已经超过或者接近商业银行体系规模。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相对比较小,多种估计都认为在25-30万亿,只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四分之一。一般认为还需要大发展,比如企业要大发债券。

审计署的意思是,考虑影子银行,就多估5-8万亿。比较狂野的会说,影子银行大头跑到地方债去了。如果算一半,也只能把地方债总额推上20万亿,也没多太多。其实各种急着要钱的人很多,地产商就是影子银行的大客户,银行看不上的中小企业也是。央行报告有“社会融资规模”这样一个增量数据,列表如下:

时期 社会融资 人民币贷款 外币贷款 委托贷款 信托贷款 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 股票融资

2002 年 20112 18475 731 175 — -695 367 628

2003 年 34113 27652 2285 601 — 2010 499 559

2004 年 28629 22673 1381 3118 — -290 467 673

2005 年 30008 23544 1415 1961 — 24 2010 339

2006 年 42696 31523 1459 2695 825 1500 2310 1536

2007 年 59663 36323 3864 3371 1702 6701 2284 4333

2008 年 69802 49041 1947 4262 3144 1064 5523 3324

2009 年 139104 95942 9265 6780 4364 4606 12367 3350

2010 年 140191 79451 4855 8748 3865 23346 11063 5786

2011 年 128286 74715 5712 12962 2034 10271 13658 4377

2012 年 157631 82038 9163 12838 12845 10499 22551 2508

2013 年1季度 61567 27551 4453 5235 8230 6704 7520 617

单位都是亿,它的意思是算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新增资金规模,第一项“社会融资”是后面各项的总和。可以看出,以前各项中的大头是“人民币贷款”,就是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2009年是顶峰。后来中央控制贷款规模,其它办法慢慢顶上来了,特别是2013年1季度,已经超过一半了。这说明影子银行增速高,但问题规模还不算大,发现得早。这方面不是没数据,用不着瞎估。

其实地方政府投固定资产,还不如民间投得多,统计局2011年就指出了这一点。地方政府一般只是去搞道路之类的工程,一个片区的各种楼主要还是民间投资搞起来的。不能说一年30多万亿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地方政府干的,中央投资一部分,民间投资一部分,土地价值算一部分,地方政府借债投的只是小头。结合以上数据,很难想象地方政府会在影子银行中占大头。地方政府说到底也不是谁家的,搞不下去了可以哭穷要中央救,不搞了停工也死不了,根本犯不着借高利贷,有种你来逼死它。地产商、中小民营没钱显然更惨,会更积极地找钱。我认为审计署的估计比较合理,地方债就是不到20万亿的规模,多种数据可以印证。当然它的增速是比较高,也是个大事。

人们往往因为不了解而害怕,地方债就是这样。其实不是洪水猛兽,干的事都看得见。资金来源也不是“黑洞”,有数据可以查,可以审计。因为这方面知识不太普及 ,所以各种说法比较混乱,往大里吹也属正常。事情真相就是地方债发展势头猛,但总量还没上去,大规模折腾也没几年。

资本市场骗子多得是,地方债算是很安全的了,有实体工程、借方永不跑路、实在不行还有牛爹包底,银行甚至想把地方债列为优良资产多放些,基本没人真认为地方债会完蛋。现在气氛弄得中央地方成了仇人一样,大投资弄成大博弈,其实不都是共产党?

(待续)

通宝推:dywdouniwan,霍去病,adrupal,xiaobailong,廖石,德里克,清风席卷,面朝阳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