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红朝惊魂诡案(1)--又到一年两会时 -- 海峰

共:💬843 🌺4634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照这样钻牛角尖的话就没有办法说了,只说这么多吧。

段祺瑞的执政府内人员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枪杀47人,我想问,有多少军警在现场,有多少人开枪,有多少发子弹?在非常密集的人群前,少量的枪弹就能造成大量的死伤,这个是肯定的。游行队伍当时有多密集,看死伤比就能看出来。一般打仗的死伤比是多少?谁有段祺瑞当时给卫戎部队的命令的原本?

另外,不要把北洋军阀看成是一个整体,后来的掠人财物,谁能证实当时的确是军警所为?当地毕竟跟现在不一样,保护现场的意识哪里那么强。8平方的时候,广场上的那些手拿燃烧瓶的暴民,谁能出来指认说他们是普通市民?或者他们有其他的身份?在混乱的情况下一切可能都有,就退一步说,确实发生的掠人财物事件,谁能肯定必定是开枪的那伙军警?再者,即使是北洋军阀军纪松弛,这跟可能有间谍开枪,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拿出的史料这么简略,我只不过是借楼主的宝地,提了一点我自己的猜想,当然是顺着楼主的思路,想到了过去看的一些材料,觉得逻辑上有相似之处。我从来没有半点把我军的军纪和北洋军阀相类比的意思,不知道你到底想啥呢~~~~

民国时期,学生运动也比较多,所以当局多少应该有点跟学生对垒的经验,不会像土共在八十年代那么吃亏,突兀的很,一下子从群众意见的领导人变成了群众意见的矛头所向了。记得还看过一些材料,当时颇有老作家什么的,声援学生,表明万万要善待学生的爱国热情的。

从后来时局发展来看,当时的血案对名义上的总理段祺瑞半点好处都没有,据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材料,当时掌管北京城警务的说是李鸣钟。如果真是他的话那应该是段祺瑞的嫡系才对,因为从李的出身看,豫皖一带的很多人都是段祺瑞的亲信。他应该是段祺瑞命令的直接执行者,也是重要知情者。可惜他没有回忆录。

既然流血事件事件,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对段祺瑞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直接导致了他的下台。而且现在也有人怀疑是间谍所为,那自然不能排除当时是有间谍开枪,激化现场事态的可能了。这个逻辑跟8平方是很相似的。所以我才提到这件事情。这事情不存在跟北洋军阀洗地的半点逻辑,糊里糊涂的,不知道你在计较什么。。。。

我又查了下,当时的警备司令是李鸣钟这点是正确的。在段祺瑞的态度上,史料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且两个目击者的证言相互抵牾,个人认为段祺瑞侄子的话的可信度较高。

http://www.xtmm.cn/2012/0525/3NMDAwMDAxNzQ3NQ.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