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麦客、收割机、一炮轰及其他回忆 -- shiningworm
作者所处的地理坐标为四川,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但“跑了20多年田坎”,还能写论文,至少可称得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土专家了。从他的视角看建国以来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与变化,相信是相当有意义的。
以下简单摘录一些内容:
而到1945年以后,中国农村更已可以用“濒临绝境”来形容!当时全国粮食的平均单产还不到70公斤,人均耕地不到4亩,交纳的地租却高达五成,再加上被提前数十年“预征”的皇粮国税……雪上加霜的是因水利荒废,农村对旱涝灾害抵御能力几乎为零,民国10年到27年间就发生了11次大灾荒,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全国仅仅因患血吸虫病而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就有一千多万,此外广泛传播的还有鼠疫、天花、结核、疟疾、霍乱、黑热病、回归热……
战乱、饥饿、疾病、灾荒已使农村趋于崩溃。解放后有“三年困难时期”却不知民国时年年都是困难时期!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大国能在重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有发达的轻工业。否则,购入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的费用会是国家流血不止的伤口,产业链也会受制于人,只能赚取最微薄的辛苦钱。重工业是轻工业、农业发展的基础。
9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那几年,我们不仅自己要种玉米(观察试验、品比试验、大区示范),还要提着种子走村串户上门去帮忙播种,就算这样有些老顽固仍不愿换种。最终成绩政府总结是杂交玉米推广率80%,我估计为60%。虽然也算成绩斐然,但比起水稻……
水稻品种民国时以本地“白足鹅”等为主,品种退化严重,单产最高也仅百余公斤。1952年开始引入川大、农大系列,但因山区气候特殊未成功,后陆续引入南特号、洋早谷、珍珠矮、矮脚南特、成都矮8号等,于70年代初本地品种基本全部更换为矮杆品种,单产上升至200公斤以上。此后又引入桂朝2号、泸科3号、广二104等中杆品种替换了矮杆品种。1976年以后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先后引入汕优、岗优、二优系列等100多个品种,规模种植30多个品种,在80年代实现了杂交水稻的普及,并辅以化肥、农膜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良,单产突破了400公斤,现在耕作水平较高的坝区最高可达600公斤。
不谈化肥、农膜和耕作制度(水田自然免耕、旱育秧、抛秧、预留行等)的推广,仅就品种而言,至我论文完结时间止,全县在50年时间里,规模种植的品种就达到了近80个,这样快的品种更新速度决不可能是侥幸得来的,也不可能在自然经济下实现。事实上现在在工作中仍可深刻感受到当年的农技推广系统的高效和务实,当年留下的农技人员虽然现在都在60以上了,但基本都仍被各乡镇政府返聘就是因为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在群众中的声誉。可惜的是,因方向错误的以美国为模板的改革,土地下户后工作难度加大,及其它一些因素,现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际上已全面崩溃,乡镇农服中心的人唯一干的和农业有关的事就是(私人)卖种子农药了,而有些新人是连“小春”是什么都不知道。
写论文查阅资料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我以前一直以为是“土特产”的,其中绝大部分居然是在解放后才由农业部门陆续引入推广或开始规模化商品种植的,如油樟、蚕桑、魔芋、红麻、茶叶、柑桔等等。
题外话,作者对三年困难时期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妨一看。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非常真实的再现了十几二十年前的农村生活模式 人在路上 字86 2014-07-15 14:46:55
🙂强帖,好看,涨学问。 石头布 字0 2014-06-25 11:44:31
🙂好帖子,顶一下 1 阴霾信仰 字0 2014-06-19 21:37:43
🙂推荐一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帖子,作者“跑了20多年田坎”
🙂这些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可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10 shiningworm 字297 2014-06-24 19:10:21
🙂还有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 芝娃娃 字70 2014-06-18 03:04:34
🙂读这样的帖子总让人热泪盈眶 2 jent 字8 2014-06-18 02:12:15
🙂河里最近难得的好帖子! 3 老老狐狸 字499 2014-06-18 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