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中医西医的讨论 -- 比的原理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关键在于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的突变(gain-of-function mutation)以及由此导致的KIT蛋 白的异常活化。c-kit基因的蛋白产物KIT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其异常活化导致连续不受抑制的瀑布式级联反应。引起肿瘤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
胃肠道间质瘤(GIST)被普遍认为具有潜在恶性,手术切除是治疗GIST的主要手段。然而复发、转移或无法切除的GIST对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据报道有效率不足5%。有远处转移GIST病人中位生存时间约20个月,有局部复发者则为9-12月。直至2001年首例GIST病人应用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获得成功后,格列卫对GIST的治疗效果才在世界范围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如何起作用的?
格列卫的治疗靶点包括BCR-ABL融合蛋白、跨膜受体KIT及血小板衍生生长 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等。KIT是一145 ku的跨膜糖蛋白,是位于4ql1~12原癌基因c-kit的产物,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正常KIT的激活途径需与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在细胞膜外结合,并形成二聚体,从而磷酸化而激活,其生理作用在于刺激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存活能力。格列卫通过发挥ATP结合的竞争性拮抗剂的作用,阻止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异常激活的KIT将磷酸基团从ATP上转移过来,从而中断信号传导抑制细胞增殖。
PDGFRA基因位于4q12,其结构和组成与c-kit基因相似,且位置邻近,故可能源于同一祖系基因。该基因的编码产物PDGFRA也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作用与KIT类似。近来研究显示,在35%未发现c-kit基因突变的GIST中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目前研究发现c-kit基因突变和PDGFRA基因突变在GIST中很少同时出现,具有排他性。由于PDGFRA基因与c-kit基因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很相似,因此PDGFRA基因突变在KIT阴性的GIST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替代c-kit基因突变的作用。PDGFRA也是格列卫的治疗靶点,因此这就能解释为何部分无c-kit基因突变的GIST仍对该药显示出良好疗效效。
=========================================
能看懂的话,有空帮我整理一下这个格列卫的原理,太多字母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9 层
🙂他们要能看懂这些,就不会在这里鼓噪了 2 花大熊 字142 2015-02-10 03:44:14
🙂真是讲课辛苦了,宝推一下 1 阴霾信仰 字91 2015-02-09 20:20:22
🙂花兄,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鸵鸟和蔡桓公都要不得 21 直面人生 字6900 2015-02-09 16:52:04
🙂一些门外汉批评另外一些门外汉,空对空吵架好玩吧?
🙂没有详查相关背景资料,仅就兄台提供的情况说一下 2 直面人生 字2122 2015-02-18 00:18:51
🙂我理解一下 贼不走空 字658 2015-02-18 02:23:22
🙂中西医之争可不单是学术问题 4 史节 字163 2015-02-14 07:02:50
🙂看在你长篇码字的辛苦,我就业逐一回复下 14 花大熊 字7915 2015-02-09 22: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