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0:伍员——日莫途远 -- 桥上

共:💬106 🌺3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0附:吴光入郢7/22

《昭二十一年传》:

蔡侯-朱出奔楚。费无极取货于东国,而谓蔡人曰:“朱不用命于楚,君王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欲,楚必围蔡。”蔡人惧,出朱而立东国。朱愬于楚,楚子将讨蔡。无极曰:“平侯与楚有盟,故封。其子有二心,故废之。灵王杀隐大子,其子与君同恶,德君必甚。又使立之,不亦可乎!且废置在君,蔡无他矣。”((p 1430)(10210701))(109、110)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的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二一年,周景王二十四年,晋顷公五年,楚平王八年,吴僚六年),刚即位的蔡侯-朱逃去了楚国。此事的缘由是费无极从“朱”的叔父“东国”(蔡悼公)那里索取了贿赂,然后去威胁那些蔡国主事的大夫说:“朱不用命于楚,君王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欲,楚必围蔡。(“朱”不肯好好听我们楚国的话,我们的“君王”(楚平王)打算立“东国”为君,你们如果不肯听从我们“王”的意思,我们楚国肯定会来围攻你们蔡国。)”那些蔡国主事的大夫害怕了,于是把“朱”赶走,改立了“东国”。

“朱”向楚国告状,楚子(楚平王)打算进攻蔡国,但被无极(费无极)拦了下来,他说:“平侯(蔡平公-庐)与楚有盟,故封。其子(蔡侯-朱)有二心,故废之。灵王杀隐大子,其子(东国)与君同恶(灵王),德君必甚。又使立之,不亦可乎!且废置在君,蔡无他矣。(平侯和我们楚国有盟约,所以我们才重新封立了蔡国。他的儿子对我们有二心,所以才废黜了他。我们的灵王杀掉了隐大子,隐大子的儿子和主上有同一个仇人,主上替他报了仇,他一定很感激主上。主上这次再支持人立他为国君,不亦可乎!而且他们的国君的废立由主上决定,蔡国就变不出什么花样了。)”

————————————————————

《昭二十三年经》:

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p 1440)(10230007))(110)

《昭二十三年传》:

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吴人禦诸钟离。子瑕卒,楚师熸。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已,是以来。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楚令尹死,其师熸。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吴子从之。戊辰晦,战于鸡父。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系于后,中军从王,光帅右,掩馀帅左。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譟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p 1445)(10230501))(110)

书曰“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君臣之辞也。不言战,楚未陈也。((p 1446)(10230502))(110)

我的粗译:

又过了两年,我们的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五一九年,周敬王元年,晋顷公七年,楚平王十年,吴僚八年),吴人进攻州来,楚国的司马薳越率领楚军以及几家诸侯的部队长途跋涉来救援州来。吴人后退到钟离,准备在这里与楚军作战。正在此时,也在楚军中的、本来就有病的楚国令尹子瑕(陽匄)死了,影响了楚军的士气。

而在吴国那边,公子光向吴王僚建议说:

楚国这次带来了好多家诸侯的部队,但都是小国,都是害怕楚国不得已才出战的,我听人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出征时令行禁止,不姑息纵容,就算人少,也能成事。)”现在胡、沈两国国君年少轻狂,陈国的大夫年纪虽大但却顽固,顿国和许国、蔡国都不喜欢楚国的统治。现在楚国的令尹又死了,楚军人心动摇。而且楚军的统帅地位卑微,可军中却有一大堆宠臣,因此管理混乱,军令前后不连贯。既然他们七国不能同心同德,统帅威信不高又无法整合全军,我们就能够打败他们。我们可以先分兵进攻胡国、沈国和陈国的部队,这三国垮掉,其他小国的军队必然军心动摇,小国发生混乱,楚军也会跟着败退。请先派战斗力弱的部队进攻,然后再以主力跟进。

吴王僚采纳了他的建议。

戊辰晦那天(杨注:戊辰,二十九日。),两军在鸡父开战。吴子(吴王僚)先派由三千罪人组成的部队进攻胡国、沈国和陈国的阵地,这三国军队的将士没想到这些罪人后面还跟着吴军的主力,只看到这些罪人组成的部队战斗力不强,有便宜可捡,争先出来与这些罪人作战。那些吴军罪人被三国的战士追得到处乱跑,牵引的三国的阵形也跟着乱了套,这样一来,当紧跟着吴军罪人的吴军主力突然出现时,这三国军队已经没有抵抗力,就被轻易地打败了,胡、沈两国国君和陈军的统帅都送了命。

然后吴军收拢俘虏,挑出胡、沈两国的俘虏放掉,让他们逃向许国军队的阵地和蔡国、顿国军队的阵地,还让他们大喊:“我们的主上死了!”吴军主力跟在他们身后,也一起大喊大叫,许、蔡、顿三国的军队顿时崩溃,楚军也跟着全面崩溃,吴军大获全胜。

《春秋经》上写“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这是要把君和臣分清楚,没用“战”字,则是因为楚军没来得及列阵。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胡子-髡、沈子-逞灭”曰:

“逞”,《公羊》作“楹”,《谷梁》作“盈”。杜《注》:“国虽存,君死曰灭。”胡国-妫(归?)姓,故城即今安徽-阜阳市。定十五年楚灭之。

杨伯峻先生注“获陈-夏啮”曰:

杜《注》:“大夫死、生通曰获。”杜《注》本《公羊传》。孔《疏》:“宣二年,郑人获华元,生获也;哀十一年,获齐-国书,死获也,故云大夫死、生通曰获。”又引《世本》:“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徵舒,舒生惠子-晋,晋生御寇,寇生悼子-啮。啮是徵舒曾孙。”程公说《春秋分纪》又谓悼子-啮生夏区夫。

杨伯峻先生注“吴人伐州来”曰:

十三年《传》楚平王犹云,“州来在吴犹在楚”,而十九年楚人城州来,则不知何年楚又取之,《经》、《传》失载。至哀二年,吴师入蔡,逼蔡迁于州来,乃为蔡都。

杨伯峻先生注“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曰:

杜《注》:“令尹以疾从戎,故薳越摄其事。”令尹为阳匄,字子瑕。薳越为司马。奔命,奉楚平王之命率师奔赴也。

杨伯峻先生注“子瑕卒,楚师熸”曰:

杜《注》:“子瑕即令尹,不起所疾也。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军之重主丧亡,故其军人无复气势。”襄二十六年《传》“楚师大败,王夷师熸”,定十年《传》“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城其西北而守之,宵熸”,熸未必仅吴、楚间语。

杨伯峻先生注“请先者去备薄威”曰:

杜《注》:“示之以不整以诱之。”惠栋《补注》引《尉缭子》(《攻权篇》)曰:“兵有去备徹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

杨伯峻先生注“戊辰晦,战于鸡父”曰:

杜《注》:“七月二十九日。违兵忌晦战,击楚所不意。”七月小,王韬《春秋长历考正》以为七月大,则戊辰非晦日,显与《传》违,误。

杨伯峻先生注“师譟而从之”曰:

吴师大鸣鼓而从所释囚以击许与蔡、顿。《孔子家语相鲁篇》“齐使莱人以兵鼓譟”,注云:“雷鼓曰譟。”若作呼喊义亦通。《一切经音义》引《声类》云“譟,群呼烦扰也。”

杜《注》(书曰“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君臣之辞也)云:“国君,社稷之主,与宗庙共其存亡者,故称‘灭’;大夫轻,故曰‘获’。获,得也。”

“吴”推测位置为:东经119.62,北纬31.84(葛城遗址,江苏最早西周至春秋城址。阖闾以前)。

“顿”推测位置为:东经114.84,北纬33.43(东风村,南顿故城)。

“胡”(杨注:胡有二,一为姬姓之国,《韩非子说难篇》郑武公谓胡为兄弟之国、哀八年《传》齐侯杀胡姬是也,为郑武公所灭,故城当在今河南-漯河市一带(东)。此胡子则为归姓国,三十一年《传》胡女敬归可证。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治。定十五年为楚所灭,此当是归姓之胡。#胡,归姓,故国在今安徽-阜阳市及阜阳县。),推测位置为:东经115.79,北纬32.96(阜阳市-白庙集-胡庙)。

“沈”推测位置为:东经115.24,北纬33.07(沈丘古城遗址)。

“蔡”——“新蔡”推测位置为:东经114.99,北纬32.75(新蔡二高周围,有遗址,省保。昭十一年蔡灭,昭十三年复封于新蔡,哀元年因楚围请迁,哀二年迁于下蔡——州来)。又:如据陈伟先生,则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7,北纬32.6(先秦、汉晋-新蔡故城实应在北魏以后的新蔡县治以西、汝水南岸一带。——陈伟 《楚“东国”地理研究》 (p 022))。

“陈”推测位置为:东经114.88,北纬33.73(淮阳县城)。

“许”——“白羽”——“析”(杨注:许,姜姓国,周武王封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三十六里。鲁成十五年,许灵公迁于叶,即今河南省-叶县南稍西三十里。昭公九年,许悼公迁夷,实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七十里之城父集。一九六二年在安徽-宿县-许村公社-芦古城孜发现许国-诸俞之器。许国君葬于许村,离城父集固不甚远。十八年迁析,实白羽,即今河南省-西峡县。定公四年,许男-斯迁容城,容城故城在今鲁山县南稍东约三十里。传世器有许子钟、许子妝簠等。“许”皆作“鄦”,与《说文》同。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于《春秋》。战国初灭于魏。详《汉书地理志》“颍川郡-许”王先谦《补注》。#十八年迁析,实白羽,即今河南省-西峡县。#析,此时当是鄀之别邑。据《大事表》七之四,今内乡县、淅川县之西北境皆析地。昭十八年,楚迁许于此。#十八年又迁于析,即今河南-内乡县西北,定四年又迁于容城,则又在叶县西。#成十五年许迁于叶,自后常以叶为都。昭九年自叶迁于夷,十一年迁许于楚境内,十三年平王复之,又归于叶。《传》云“叶在楚-方城之外蔽”,则足证楚自叶迁许。白羽在今河南-西峡县西关外。#杜《注》:“于《传》时,白羽改为析。”盖以《经》言白羽,则白羽为旧名,析则作《传》时名。#丰,据顾栋高《大事表》七之四,在今河南-淅川县废治(今为旧淅川)西南,与湖北-十堰市相接界。今淅川县及内乡县之西北境皆楚-析地。),推测位置为:东经111.49,北纬33.31(莲花寺岗,昭十八年迁来,定四年迁容城)。

关于“鸡父”的位置,清华简《系年》中提到:

靈王即世,景平王即位。少師無極讒連尹奢而殺之,其子伍員與伍之雞逃歸吳。伍雞將吳人以圍州來,爲長壑而洍之,以敗楚師,是雞父之洍。(小狐《讀《繫年》臆札》所附《系年》通行释文第十五章)

如此,则“鸡父”在州来附近。

又如上面《左传》所述,楚军是经过州来向钟离方向行军的,而吴人则“禦诸钟离”,因此“鸡父”恐应在钟离附近。

从州来到钟离直线距离九十公里多,实际道路应该有大约三百里。此时州来在楚人手里,钟离在吴人手里。无论如何,“鸡父”亦应在州来与钟离之间,而非远在西南方向的“固始东南”。

“鸡父”(杨注:杨注:“父”,《谷梁》作“甫”。“父”“甫”二字古本通。杜《注》:“鸡父,楚地,安丰县南有鸡備亭。”西晋之安丰县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则鸡父又在其南。),按“固始东南”推测位置为:东经115.93,北纬31.80(金寨县-开顺村)。我则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7.5,北纬32.9(钟离西,淮水南岸)。

下面是“鸡父”之战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鸡父”之战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广),其中标注了两个“鸡父”的位置,可比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州来”推测位置为:东经116.72,北纬32.71(凤台-城关-北古城村。昭十一年蔡灭,昭十三年蔡复封于新蔡,同年州来灭,迭属吴-楚,哀元年蔡因楚围请迁,哀二年蔡迁于下蔡——州来)。

“楚”推测位置为:东经112.18,北纬30.42(纪南城。有遗址,长方形城,4500╳3500,1600万平方米。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楚——为郢:庄十七至庄十八,庄三十至僖二十七,文九至文十四,宣八至昭五)。

“钟离”推测位置为:东经117.67,北纬32.91(凤阳-板桥镇-古城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