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0:伍员——日莫途远 -- 桥上

共:💬106 🌺3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0:伍员——日莫途远

伍员就是伍子胥,是大大的名人,但是在当时,“伍”这个家族却是新起的家族。伍员的曾祖父叫伍参,是楚庄王的宠臣,我猜所谓“伍”应该是“起于卒伍”之“伍”,此人当时的地位并不太高,可能还没有得到“伍”这个“氏”,只因为是宠臣,常随侍在楚庄王身边,所以掺和了公元前五九七年(鲁宣公十二年,周定王十年,楚庄王十七年,晋景公三年)楚-晋“邲”之战的决策:

“邲”之战战前,楚国的令尹孙叔-敖(孙叔,蔿敖)不想开战,但伍参精确分析了晋军的弱点,指出这一仗有可以打胜的条件,说服庄王下决心与晋军作战,终于取得了“邲”之战的胜利。这是一场难得的楚军对晋军的胜利,使楚国在与晋国的竞争中站住了脚。这一战伍参可说是有庙算之功,他应该就是凭此得到了“伍”这个“氏”。这件事《左传》中有介绍,如有兴趣亦可移步我前面的帖子《《左传》中的成语10附:晋楚战邲3》

伍参的儿子、伍子胥的祖父伍举(椒举)当上了楚国一位王子的女婿,可惜那位王子因为作乱跑路了,还连累了伍举也只好跑路。幸亏伍举的朋友声子(公孙归生)在当时楚国的令尹子木(屈建)面前危言耸听,算是让伍举又回到了楚国。

回到楚国以后伍举成了公子围的下属,几年后,公子围当上了楚王(楚灵王),化家为国,伍举也从家臣变成了王臣,地位大大提高,还得到了封邑——“椒”,他也就有了两个“氏”:一个“椒”,一个“伍”,所以他又被称为椒举。

伍举的儿子有椒鸣和伍奢,两个儿子各分得他一个“氏”。大概由于“氏”有后来居上——新的荣誉比老的荣誉更荣耀的特点,所以伍奢作为次子,分到的是较老的“伍”这个“氏”。伍奢,就是伍员的父亲。

伍奢的大儿子是伍尚,当时已经是“棠”那个地方的长官,伍员则是次子。虽有说伍员生于公元前五五九年(鲁襄公十四年,周灵王十三年,楚康王元年,晋悼公十五年),但似无根据,我推测他大约生于伍举回到楚国以后次年,公元前五四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周灵王二十六年,楚康王十四年,晋平公十二年)。

到公元前五二三年(鲁昭公十九年,周景王二十二年,楚平王六年,晋顷公三年),那时的楚国国君楚平王把本来为儿子大子建从秦国聘的夫人嬴氏占为己有,可事后他心里不踏实,于是接受了大子建少师费无极的建议,把大子建的“师”伍奢抓了起来,同时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驻在城父的大子建。

因为奋扬通风报信,大子建事先就逃走了,费无极嫉妒伍奢的两个儿子,让楚平王以伍奢的生命威胁他两个儿子,让他们回楚国都城领罪。那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商量之下,由伍尚回去赴死,由伍员逃亡之后伺机报仇。于是伍员最终逃去吴国,伍奢和伍尚都被楚人杀了。

二十四岁的伍员一到吴国就向州于(吴王僚,亦寿梦子,庶子)建言要“伐楚”,但却被州于的侄子公子光(后来的吴王阖庐)拦住了,伍员见自己的建言没有效果,又看到了公子光的野心,于是把鱄设诸(专诸)进献给了公子光,自己率领一同逃出来的族人和家臣“耕于鄙”等待。

此后,因害怕费无极的谗言,晋国大夫伯宗的重孙子伯嚭也带领全族逃到了吴国。之前,流亡楚国多年的伯嚭的祖父伯州犁已被杀,但他们的家族还在。

伍员这一等就等了十年,这期间,在公元前五一六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周敬王四年,楚平王十三年,晋顷公十年),楚平王去世了,由他大约五岁的儿子楚昭王继位;下一年,费无极也被令尹子常(囊瓦)以昭王的名义杀掉了;伍员的复仇目标其实已经消失了。

不过,就在这一年,即公元前五一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周敬王五年,楚昭王元年,晋顷公十一年,吴僚十二年),公子光终于用鱄设诸刺杀了王僚,自己登上了王位,伍员的复仇大计可以启动了。

但是,又等了三年,最终十年过去,到公元前五一二年(鲁昭公三十年,周敬王八年,楚昭王四年,晋顷公十四年,吴阖庐三年),在碰了钉子之后,吴子(吴王阖庐,公子光)总算想起了三十四岁的伍员,把他召来问起了“伐楚”的方略。

于是伍员向吴子提出了(利用楚军根据地离吴-楚对峙的前线距离较远的条件)疲敝楚军的建议。根据他的建议,吴子把吴军分成三路,轮流出击,骚扰楚国的边境,楚方的援军从大后方上来以后,吴军马上撤回,“彼出则归,彼归则出”,让楚军疲于奔命。“楚于是乎始病”。

伍员提出的这个战略让人不得不想起后世的一句话:“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伍员的军事水平还是非常超越的,当然,类似的战略晋人之前也实行过。

这个战略实行六年以后,到公元前五〇六年(鲁定公四年,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晋定公六年,吴阖庐九年,蔡昭公十三年),吴国终于抓住了机会,与晋国配合。先由晋国纠合各路诸侯从北面方城进攻楚国,随后吴国则从南面坐船千里奔袭,从蔡国南面上岸,再由唐人领路,直捣楚国的腹地,一举攻下了“郢”。

可是对于四十岁的伍员来说,也只能去找死去的平王撒气了。

当初伍员有一个朋友,叫申包胥,伍员将要逃亡的时候曾对申包胥发狠说:“我一定要搞垮楚国!”申包胥就说:“那你就使劲干吧,大人能搞垮,我就能重新恢复!”后来申包胥果然从秦国请来了援兵,最终恢复了楚国。

而那时吴军却发生了内讧,同时还被越人抄了老窝,在战场又败于秦、楚联军,只好撤退,伍员也只得随吴军一起撤回吴国,他已无处可去,只好选择在吴国安身立命了。

十年后,吴王阖庐死于越人之手,他儿子夫差继位,很快就打败了越人,却被越子(句践)欺骗,放过了越人。伍员提醒夫差一定要彻底消灭越国,不可让句践死灰复燃,夫差不以为然。

又十年后,六十岁的伍员趁出使齐国的机会,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世家鲍家,他儿子的后裔后来成了王孙氏(这恐怕意味着“伍参”可能有某一位周王或楚王的血统,甚至是楚庄王的私生子亦未可知)。而伍员自己却因此被夫差“赐之属镂以死”。死前,他预言了吴国的灭亡。

三年后,夫差北上中原,在黄池之会上压倒了晋国,却再次被越人抄了老窝,很快,吴国反而被越国消灭了。

清华简《系年》中有关于伍家之事的一个提纲(小狐《讀《繫年》臆札》所附《系年》通行释文《第十五章》),其中强调了伍員(伍子胥)的作用,也许是楚方的视角,如下:

景平王即位。少師無極讒連尹奢而殺之,其子伍員與伍之雞逃歸吳。伍雞將吳人以圍州來,爲長壑而洍之,以敗楚師,是雞父之洍。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伍員爲吳太宰,是教吳人反楚邦之諸侯,以敗楚師于柏舉,遂入郢。

而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则记载了伍員(伍子胥)与申包胥的一番争辩,充分反映了他悲剧性的处境: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桥案:这个恐怕未必,伍员应只是陪臣而已),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

通宝推:mezhan,上古神兵,gb2312,楚庄王,hullo,林风清逸,迷途笨狼,关中农民,西安笨老虎,史文恭,陈王奋起,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