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戈地图在1985 (转载) -- 无法不甜
(本章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总书记,您这是在玩火。”
面对着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戈地图,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子,皱着眉头说道。
前不久才送走了革命的铁锤,莫洛托夫同志。
而当年反党集团的另外一位,正坐在戈地图的面前。
马林科夫。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曾经钢铁同志的继承人,被苏联农民亲切地称呼为列宁的侄子。
可惜碰上了罕见的军事天才兼政治白痴朱可夫,不幸成为了反党集团。
在原本历史上,在1987年,他是这样评价戈地图的经济改革,戈地图只是在玩政治游戏而已。
一语中的。
有些人老了真的是会成精的。
但好歹给点面子啊,像我这么尊老爱幼,哦,不对,尊重老同志的总书记,你上哪里去找?
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了照顾,还提升了退休金,好歹生病了还能去最高级的医院看病,这或许能够帮助你多活几年。
戈地图心中抱怨,却没有直接说出来。
因为他需要眼前这个老同志给他提意见,身为苏联曾经的管家,马林科夫在经济上的造诣那当然是相当高的,让后世不少苏联学者痛心疾首,要是当初朱可夫脑子清醒一点,支持自己的亲家,反党集团的另一位,伏罗希洛夫,历史可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朱可夫早年是伏罗希洛夫派系的人,朱可夫的女儿嫁给了伏罗希洛夫的孙子,所以当时马林科夫等人认为是很容易争取到朱可夫的,只要他不帮玉米控,那就妥妥的赢定了。
可能是觉得这个太没有挑战难度了,于是苏联最伟大的统帅开始了空前的大作死,不仅坚定地支持了玉米控,还说出了苏联武装力量将会粉碎任何敌人,面对内战威胁的苏联高层,没有节操的中央委员们,果断拥护玉米控,全票一致通过,马林科夫等人成了反党集团。
除了莫洛托夫这种硬骨头投了弃权票,包括马林科夫在内的人都赞成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个混蛋,是反党集团,犯了错误,从而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团结。
请问朱可夫是什么政治智商!?
这是苏联政治斗争史上第一次枪指挥了党,并且真正决定了权力的分配。
“我认为您会同意这个计划,至少它的冲击力已经相当小了。”戈地图并不明白,为什么马林科夫会反对这项计划,仅仅是因为它会给人民造成损失吗?
可对比物价上涨,这样的损失起码是比较隐蔽的,比较不容易引起政治动乱的。
米价上涨容易引起骚动、动荡乃至革命,而房价上涨相比而言安全多了。
当然不学无术的戈地图并不知道,当年沙俄是如何毁灭自己的,因为他制造了自己的掘墓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这些没有房子的工人,在忍受不了房租不断上涨后,坚定地投靠了共产党,为他们打赢了内战,于是苏联的低房租、低房价从1928年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变过,这叫做革命的传统。
“回笼货币不应该从这方面想办法,而是提高劳动效率,提供给人民更多的产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解放社会生产力应该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进行。”
“而这项计划,只是在分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路。” 马林科夫说话居然中气十足,他已经八十五岁了,大半身子躺进棺材的人物,身体依然这么的好。
如果马林科夫的儿子没有吹牛,那么到1987年,马林科夫还能够一天走三十公里的路,在游泳池里一口气游400米,简直他娘的不科学,历史上要不是中风带走了他,估计活到苏联解体是没有任何问题。
苏联政治局的其他成员真该向反党集团努力学习如何强身健体,获得长寿秘籍,那苏联就不会因此落到戈地图的手中了。
跟大多人印象中的不一样,苏联边疆区委、州委书记平均年龄为47 岁, 其中四分之一不到40 岁; 市委、区委书记平均年龄为42 岁,谈不上什么衰老,干部更新换代属于正常水平。
真正衰老的是政治局,而政治局成员不退下的原因则是非常复杂的。
(注:这应该算是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的恶果,二十六大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 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史无前例,空前绝后,彻底打乱了苏联政治交接的节奏。)
要是马林科夫知道自己用心良苦地劝导戈地图,而戈地图一脸认真听讲实际上还在想着怎么向他们学习续命之术,活到地老天荒,大概能够吐出一口血来。
马林科夫的意思非常明显,一个大国衰落的开始,往往在于统治阶级只记得分蛋糕,用各种手段把蛋糕切给自己,而忘记了怎么做蛋糕。
统治阶级患上这种病之后,再强大的帝国也会被这群该死的蛀虫吃光。
“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戈地图沉默良久,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跟那些想要往上爬的教授不一样,马林科夫是从长久之计在考虑国家的未来,对于现行的政策产生了担忧,所以他说的话,让戈地图难得地产生了一丝羞愧,然后立刻丢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深处。
戈地图会询问马林科夫等人,仅仅是因为经验不足,怕出问题罢了,可不是来接受革命再教育的。
考虑百年大计的人,要么是伟人,要么是精神病,而戈地图两者都不是,只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官僚,如果不是切尔诺贝尔利核事故对苏联解体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戈地图的利益,那他肯定喜闻乐见不会去阻止,反正死得是平民,辐射也射不到他,损失最大妥妥的是谢尔比茨基。
“您应该知道现在通货膨胀的重要来源,财政支出如此庞大,可是居民税只有可怜的三百亿卢布,国企上缴的利润、加上周转税也不够维持这样的开支。”
本来苏联财政收入就主要依靠国企上缴利润和周转税,奈何苏联还十分作死地规定企业利润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还从1967年后就不全面调整物价。
所以没办法,苏联政府只能偷偷摸摸地印点钞票,用来弥补家用,然后积累了通货膨胀,本来这些并不是不可控制的,哪个国家不多发点钞票呢?
奈何谁能料到这一招被历史上的戈地图发扬光大,脑袋有坑的他,随手乱花钱,然后开印钞机疯狂印钞票,跟常凯申一个尿性,于是苏联经济就彻底完蛋了,大规模乱发钞票,什么经济体制都扛不住,更不要提锁死了物价的计划经济在对抗通货膨胀方面比市场经济要差得多。
“而且房地产好歹能够建出一栋房子,提供给人民更好的住所。”戈地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了几句。
马林科夫摇了摇头,他显然不同意戈地图如此短视的做法。
“这是诡辩,没有大部分人民能够住上大房子,只能比较满足,不可能充分满足,如果一小部分幸运儿住上了一百平甚至一百五十平的房子,那政治局成员要住什么样的房子?”
当然住更好更高档的别墅,这有什么问题?
戈地图用惊异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老头,要不是安德罗波夫法外开恩,给你弄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即,两个卧室),你现在哪里能够安心养老?
考虑到马林科夫的妻子竟然去建筑合作社当钎焊工,苏联的红色权贵们,肯定脑子有病。
“马林科夫同志,我并不想重复钢铁同志关于反对平均主义的论述,就实际而论,那个年代的差异并不小。”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大一样,钢铁同志时期正是苏联贫富差距扩大的年代(85年之后不算),正是他取消了平均主义,发明了等级工资,给与专家极高的补贴,钱袋制度等等,因为钢铁同志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向前推进,为世界大战做好准备。
五十年代一个工厂厂长的收入是工人最低收入的十倍以上,而经过了柯西金的改革,到了八十年代,顶多就只有四倍了。
不允许社会主义变色和坚持平均主义,这是两码事。
而戈地图的意思是,你又有什么资格和立场来指责我呢?
马林科夫眼中闪过一丝的痛苦,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他,怎么会不明白这一点。
“那是特殊年代,尽管有必要的理由,但这是不对的,只是我们没有办法。”
两人沉默了片刻,这是所谓的历史包袱,尽管戈地图想说,既然是必要的那就没有什么不对的,可说到底自己不是亲生经历者,不能明白他一方面作为钢铁同志的忠犬能够百分百执行命令,一方面又带着自责。
到了钢铁同志去世后,改变对于农民过重的负担,缩小收入差距,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苏联全党的共识,而且也有这个资本这么做了。
“尊敬的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同志,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向前看,不应该过分纠结于历史,那都已经过去了。”戈地图忽然发现自己真是脑子有坑,没事提这些干嘛。
“分配问题是经济上永恒的问题,我想即使再争论上一万年,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让学者们去讨论吧。”
要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戈地图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敢拿走所有经济学奖项,把自己的头像挂遍全世界。
成为伟人中的伟人,人类的救世主。
但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工人该拿多少钱?工厂经理该拿多少钱?官员又该拿多少钱?
不应该采取绝对的平均主义,这肯定是对的。
那么怎样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或者最能够解放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如何调整?
这些问题单单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足够各大专家,键盘政治局讨论到世界末日了。
所以戈地图并不是从经济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也解决不了,而是从政治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经济问题往往就是政治问题。
如何最大限度地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戈地图的各种决策正是从这一思路演化而来,清晰明了。
“总书记,您的经济思路是货币供给,是的,国内有通货膨胀,有隐性的通货膨胀,所以您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回笼货币。”马林科夫的神情略显失望,但他依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汽车涨价、伏特加涨价还是电影票涨价,都是围绕这一思维展开的。”
“这并不算有错。”马林科夫略微肯定了这一执政思路,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批评。
“但是您忘了一点,企业的亏本,甚至低利润,本身就是特意为之。”
“如果只依靠涨价,就能够维持高收入,企业哪里来的动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完全可以躺在高价中,舒舒服服地享受。”
“这必将导致连锁反应。”
“甚至会出现,为了提高利润而特意减少产量。”
“这样我们的发展就更糟糕了。”
戈地图猛地一惊,但立刻开始了反驳。
“您说得不对,过低的物价致使企业呈现低利润与亏损状态,这还是其次的,更关键的是,使得许多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目前国内能够买得起车并且意愿买车的人,至少有三百万,而能够提供给人民的每年只有一百万辆,考虑到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这个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在鼓励出口政策之后,外贸部门不止一次向我抱怨,工厂经理们并不配合他们的出口,反而质问道,在国内能够很轻松地卖掉,为什么要出口?”
“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在不管怎么样都卖得出去的市场下,产品改进速度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这不完全是技术条件。”
“而压缩消费,导致供过于求,相对过剩,不仅能够出口到国外,在国际市场展开竞争,强化企业竞争意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就像你不可能用电子管做出比晶体管更好的电脑,这纯粹是整个国家工业实力的比拼,跟任何经济体制无关,可一些细节问题,就完全是工厂用心不用心的问题了,而细节是魔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怎样给企业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戈地图和马林科夫两人完全不同的观点,表达出了两种不同的推动力模式。
思想在交锋。
很难说谁对谁错。
不过至少在某个方面他们达成了共识,就是在不放弃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改革。
尽管改革并不代表着绝对的正确,但至少苏联经济很多地方还是大有可为之处的。
“这是一个管理问题,党和国家应该采取最严格的管理措施,最严格的。”
“需要培养大批懂得经济,有作为的干部。”
“要以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着眼于某一个点,正是不断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危机,才能够促使党和国家不断采取措施,改进人民的生活水平。”
“否则我们是会犯错误的。”
“竞争固然很好,我们也很欢迎,但是我们的很多企业只有一家,这是人力资源配制决定的。”
…………
双方的讨论仍在继续,想要说服对方,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种讨论的价值在于能够完善戈地图对于苏联经济的认识,不管对不对,多听听一些意见,以免被一堆教授给坑了。
类似的讨论不仅在苏联有,在东方大国也同样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只不过他们不是新人与老人的讨论,而是两位最重量级的人物。
木炭汽车与笑贫天尊
他们的观点将会深刻影响接下去东方大国的经济发展,乃至决定世界未来的命运。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第一百二十五章列宁格勒 6 无法不甜 字12496 2017-03-04 08:45:43
🙂中国某市也有类似待遇,但干部升迁不受影响 goodgunner 字189 2017-03-25 20:28: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6 无法不甜 字10431 2017-03-04 08:44:29
🙂第一百二十三章 经济的推动力
🙂第一百二十二章 错综复杂的经济 2 无法不甜 字15267 2017-01-27 19:45:16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伊朗门风波 1 无法不甜 字16076 2017-01-27 19:43:44
🙂第一百二十章:扩大基本盘 2 青岛大虾 字10373 2016-12-05 22:44:08
🙂感谢贴出 无法不甜 字30 2017-01-27 19: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