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80年代初中期,农村有过一段好日子。其原因主要是老老狐狸提到的三条:化肥良种农药开始发力,国家征粮减少、农民负担减轻(石油换汇进口粮食),分田导致的积极性提高(一次性)。
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农民负担迅速加重:1、随着中央财政的恶化,收钱层层加码、社会公共事物层层甩包袱,上面甩下的包袱都被压到农民身上(比如乡镇中小学教师工资最后都由乡镇财政解决),2、乡镇政府恶性膨胀(以前3个人的财税所,膨胀到财政、国税、地税三个所100多人),3、乡镇政府的三公消费恶性增长。农民负担重到什么程度呢?以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2000年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上书为例:
也就是说:2000年在李昌平的乡,不算防汛抗灾,水利等劳动负担,不算种田的劳动负担,如果老天爷帮忙,能达到亩产1000斤,正好够交公粮的,而这种情况,最起码在湖北这个农业大省是有代表性的。
很多农民在改开前期爽了几年(消费放开、负担减轻),旋即进入地狱模式,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越来越看不见希望。
城市食品供应改善,有很多因素,除了老老狐狸列出的一些权威数据外,我还能想到几个:88年开始的市长菜篮子工程算一个。用行政手段解决城市供应问题,对城市人口来说,自然是善政。再就是改开后城乡差距迅速扩大,导致农村的生产劳动以城市需求为中心。比如说,一斤青菜,在农村卖2毛,乡里卖2毛5,县城卖5毛,市里卖1块,市县的供应自然充足(同学的母亲,为了一斤菜多卖2毛钱,每天早晨2点起床推着小车赶县城的早市)。再比如说,我明明可以种亩产800斤的细粮自己吃,但是因为城里人喜欢吃草莓,那就吃亩产1000斤的粗粮,省下一些地种草莓挣城里人的钱,这些都导致城市食品供应的改善。
由于中国的城市无法容纳中国巨大的人口,所以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控制城市人口,一是人口流动控制很紧;二是尽量控制城乡差别;三是鼓励人才到艰苦的地方去,比如说我曾经提到的,我的老同事主动从北京调到远郊工作可以多拿13块钱工资;四是政策性向下倾斜,比如优秀人才下放。以我们乡为例,我毕业的乡镇高中,是71年县里抽调优秀教师到我们乡创建的,80年代还是一所不错的高中。然而随着这些优秀教师陆续调回县城,我的母校也没落了(我是我们那届唯一上本科线的应届毕业生,也是唯一上专科线的);还有就是我们地区的地委副书记曾经下放到我们公社做公社书记,我们公社的很多发展都是他给打的底子。不要小看这个人才下放。举个例子,我们乡的一个村,就是在中学化学老师的帮助下建立了烧碱厂。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故乡在喀什河友,在他的系列雄文中提到的上海知青对喀什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上海知青离开后喀什的各种迷茫。这些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拓展了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毕竟整个中国比有限的城市大得多。改开后的政策是完全反过来的:政策性向都市倾斜,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上海的高考分数线:在大都市工作,不仅生活方便、离领导近、晋升机会多、收入高,连孩子的高考分数线都低个100多分。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人口削减脑袋往大都市钻,90年代那么严厉的暂住证/遣返政策都无法阻挡北漂的脚步(我一个同学北漂被查,用学校的身份证蒙混过关,否则就要被送到沙河筛沙子了)。导致的结果就是海峰河友抱怨的
既然资源、好处都集中在都市,抛弃农村,那么大家都死挤在城市好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大赞老老狐狸的耐心! 2 盲人摸象 字168 2017-02-15 20:42:19
🙂“V1能继续保持下去”,这确实是一个假设 21 老老狐狸 字3393 2017-02-15 04:46:51
🙂从当年的说法来看 2 時千峰 字234 2017-02-13 19:14:48
🙂说说我的看法
🙂简单谈谈我们村的农民收入来源 9 湘江北去 字1239 2017-02-17 03:14:00
🙂写得很好 2 時千峰 字144 2017-02-14 20:50:59
🙂静等佳作 79 七天 字1033 2017-02-15 00:04:38
🙂对这位河友没有意见,不过 2 AleaJactaEst 字318 2017-02-15 0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