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聪明到颓废:论隋炀帝 -- 林风清逸

共:💬75 🌺75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优与贤是两回事

优秀,有很多种。

我说的优,指的是鹤立鸡群、孤芳自赏、卓尔不群这种,所以我用了与“尤”这一义符更加接近的、比较现代的一个词做了解释:“出挑。”说的就是因为优秀而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

你所说的优秀,用古人经常说的话,叫做“贤”。

贤,固然也是一种优秀,但是和我所说的优的优秀,是两回事。

商纣王不贤,但是商纣王具备很多很优秀的素质。如果将贤与优混淆,那就会变成“商纣王不贤,但是商纣王很贤”,或者“商纣王不优秀,但是商纣王很优秀”。贤与优,有近似,但是在有的方面,覆盖了不同的范畴。

一个人优秀,身边就会聚集很多优秀的人。这的确符合人以群分的道理。但是问题在于,这个道理并不是绝对的。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虽然很优秀,但是身边没有什么人。比如优秀的剩女。剩女,特别是优秀的剩女,之所以剩下,主要原因就是优秀的人没有遇到,不优秀的人又太多。

人群中不优秀的人是多数。在学校里,优秀的学生与不优秀的学生交往是很少的。有的学生说过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朋友很少是优秀生。反过来,优秀生与不优秀的学生交往也相对较少。

这倒不是谁歧视谁的问题,而是节拍的问题,而是双方不在一个频道的问题。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可是要是没有灵犀怎么办呢?

差距太大确实是会导致隔膜的。

当然,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会好很多,交流时就容易无缝衔接。但是政治家要面对不优秀/只是在这个方面不优秀的人,那时候就是个麻烦。一个精通数学的物理学家和另一个精通数学的物理学家相互给了对方一些梗,双方聊得很开心,然后一个对数学一窍不通的古文字学家木然地坐在一边敲着锤子。

有好事的学者调查过什么样的女性更容易有追求者。结果他们发现,如果别人对一个姑娘的评价全都很好,那么这个姑娘可能没有追求者。但是如果有的很好有的很差,那么这个姑娘的追求者会非常多。当然,如果大家对某个姑娘的评价一致的差,那这样的姑娘也没有追求者。最优秀的那些姑娘少有追求者,这就是很明显的优则亡众的问题了。

我说优则亡众很常见,之前举了一些很显眼的例子,鹤立鸡群啊,孤芳自赏啊,高自标置啊,卓尔不群啊,这些都是古人所用的成语。如此之多的成语都在谈这些因为太出挑而脱离众人的现象,我以为已经足够说明古人对这个问题的熟悉了。

至于你引用国语所说的优柔容民的话,我查了一下,一般的翻译是指宽和温厚,不是犹豫。而优柔寡断,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亡征》。但是有趣的是,《韩非子·亡征》并没有优柔寡断一词,原文是这样说的:“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柔茹一词,有人认为是柔懦的意思。无论是不是,总之韩非子是没有这个优柔寡断的。而且这个优柔寡断只说是亡国之兆,没说亡众。优柔一词用来指犹豫不决,我看到的,是要到《新唐书》:“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年。”这已经是宋朝那些敢于编造上古故事的才子时代了。不知是否还有更早的。但是不能反证管子的优是优柔的意思。

优就是优,就算将与字也吃进来,那也是优与,而不是优柔。

而且,能将与字吃进来,为什么不将则字吃进来,创造一个“优则”的词儿呢?那可是直接和亡众连在一起的。我想,原因就是前文只说了优与不敏,没有说优则不敏、优则与不敏。然而,同样的,后文只说了优则亡众,没有说优与则亡众,也没有说优与亡众,为什么一定要先补上一个与字,变成优与,又将优与两个字全都强行“通假”,解释为“犹豫”呢?这个弯弯绕,绕得太多了。这就差不多相当于算命先生测字,在纸上写个“十”字,他就说纸有四边,加个框,说这是“田”,然后说你要出去打猎。这样将原文强行增添内容,然后又强行“通假”,两个变化都是因为自己看不懂,而污蔑别人的原文有错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的解释,纯粹就是牵强附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解释文本的基本原则之一。类似于将优与不敏数次转换变成一个犹豫不敏的行为,这样的强行解释,我觉得是不科学的。

在古人看来,商纣王无疑是优秀的,我想这没有什么疑义;在古人看来,商纣王无疑是不贤的,这也没有什么疑义。

在唐太宗看来,隋炀帝无疑是优秀的,我想这本来也没有什么疑义;在唐太宗看来,隋炀帝无疑是不贤的,这也应该没有什么疑义。

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还真的有疑义。

《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智)足以距(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有的朋友说,从史记这段话,只看出商纣王优秀,没看出优则亡众的地方。没看出优则亡众,能看出优,那也应该从商纣王的故事,理解到“优秀未必就能聚集优秀人才”的道理呀?

这已经明明白白地说商纣王虽然优秀却导致亡国了,而且也已经明明白白地说了他因为优秀而失众的原因了。比如“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就是很直白地指出商纣王众叛亲离的根源。商纣王是不是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不是亡众?我想这是很明白的事情,不需要过多解释。结果偷懒的结果是,最后还是要来解释。

其实隋炀帝的才能优异,唐太宗是评价过的。而隋炀帝以才能优异却又不贤,这个事情也是有分析的。比如说:

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这里其实也讲了优则亡众。但是人家说的是正面的话,比如:“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意思是说,优秀的人也要谦虚,这样才能得到别人效力。反过来说,就是有才而不谦虚,也就是“恃其俊才,骄矜自用”,其结果自然应该是无人效力。魏征因为是对题作文,所以对此做了省略(反正前文已经讲了“得众”,这里用不着再讲亡众),直接跳到口是行非上去了。这也是很直白地讲优则亡众的故事。

隋炀帝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优则亡众的例子。

我似乎还可以引用《项羽本纪》,只是《项羽本纪》这段“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的话,说得更加简略,在优则亡众的道理上还不如《殷本纪》。恐怕读者会更加迷惑。有功伐可以自矜,有其私智可以奋,则项羽之才,亦过凡俗远矣。以羽之才,而诸侯皆反;以纣王之才,而众叛亲离;以隋炀帝之才,而天下皆反,则优则亡众者明矣。

所谓优则亡众,换一个更加容易理解的解释,就是曲高和寡啊。宋玉说:“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我想,我大概有时候会说错话。比如,我说优则亡众是一个很常见的道理。在这个道理存在明显分歧的时候,这样说很自然地容易引起误解。一面存在争议,一面又说常见,这容易让人觉得对别的意见不尊重。然而我是没有这个意思的。只是我偶然感受到了这方面的道理,时间久了,也习惯了这样的道理,以为很常见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都会有自己觉得很常见而别人未必觉得常见的道理,在讨论时不够小心,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别人的看法,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希望能够谅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