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共:💬252 🌺3049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岂识朝中司马师

司马懿的大众印象,大抵是老谋深算的野心家。我的观点,老谋深算有之,但野心家不太称得上。如果司马懿早怀篡位野心,那么曹丕曹睿两代托孤帝王的识人能力,只能说是有眼无珠了。当然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所托非人,但未必不是司马懿后来发生了转变。

能证明司马懿并非早蓄野心之辈的,还有一条。曹睿逝世后,在与曹爽的政治斗争中,司马懿一直处于守势。事后诸葛的看法,认为司马懿扮猪吃虎干掉了曹爽。但审视历史细节,可以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是七旬老翁,手头没有可以掌握的一兵一卒,是靠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和自己的一张老脸才得以成事。扮猪不会扮到这种程度,这就是猪,司马懿没有任何依据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到曹爽露出巨大破绽的那一天。如果司马懿会把计划的成功希望放在自己能活得足够长,曹爽足够蠢上,那以他这种智商,早就被诸葛亮消灭了。

司马家族走上篡位道路,其实更多的是司马师的功劳。关于司马师,先插播一条花边消息:

景怀夏侯皇后,讳徽,字媛容,沛国谯人也。父尚,魏征南大将军。母曹氏,魏德阳乡主。后雅有识度,帝每有所为,必豫筹画。魏明帝世,宣帝居上将之重,诸子并有雄才大略。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晋书景怀皇后传

文中的“帝”,指的正是晋景帝司马师,他因为野心被老婆察觉,就毒死了自己的老婆。这个史实知道的人多,但很多人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司马懿狼子野心的又一条证据,却忽略了是“‘帝’每有所为,必豫筹画”、“‘帝’非魏之纯臣”、“‘帝’深忌之”,至始至终,并没有“宣帝”司马懿什么事。司马懿那些年一直领兵在外,而夏侯徽必然是和丈夫司马师居于洛阳,也不可能对公公司马懿有什么洞察。

更值得注意的是时间,青龙二年,正是诸葛亮星落五丈原那一年,曹睿当时还活得好好的。司马师这个预谋时间之长,隐蔽之深,才真正称得上是野心家、阴谋家。

此后的十几年里,司马师在史书上再无留下特别记载,只是如一个世家子弟按部就班的升迁。直到高平陵之变一鸣惊人: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晋书宣帝纪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晋书景帝纪

高平陵之变,虽然史书中记载为司马懿主导,但以事理推测,司马师起到的作用绝不下于司马懿。他的“死士三千”,是司马氏在高平陵之变中唯一掌握的武装力量,更别说司马师秘密蓄养这三千死士,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心力。

司马懿三年后去世,司马氏独掌大权的体制,其实多半是司马师建立起来的(比如布心腹以控制政权,废立以立威信)。司马昭后来也承认,没有司马师,天下不会归于司马家。

乃至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不得不冒着极大政治风险,追认司马师为皇帝(他的弟弟,司马师养子司马攸是帝位极为有力的竞争人,此举进一步增加了司马攸的竞争力)。这是对事实的承认,不如此则难以服众。

注:标题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诗。全诗为“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网上常能看到有人因三国演义是通俗小说而表示轻视,其实三国演义作为口耳相传的三国史话总结,大众欢迎程度又经过了时间考验,其中必然有很多真知灼见,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呢?要说可信度,三国演义比之神魔乱舞的荷马史诗,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通宝推:葡萄干,方平,普鲁托,何求,李根,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