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Taylor Branch:高天火柱——MLK三部曲之二 -- 万年看客

共:💬258 🌺4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白宫里的马克思4

《纽约时报》在4月末撰文宣称,格林伍德、密西西比与伯明翰等地的长期入狱运动“背后站着”黑人穆斯林“新近养成的自信”。这种解释就连牵强附会都算不上,甚至可以说从根本上搞反了因果关系。但是南方非暴力运动只不过是这篇新闻用来抓人眼球的托词,文章的真正用意其实是对北方黑人政治进行开创性的探索。本文作者名叫M.S.“麦克”韩德勒(M. S.“Mike”Handler),此人长年在《纽约时报》城市新闻版块负责撰写讣告,尽管资历不浅,但是职务级别却一直上不去。他一直特立独行地关注着马尔科姆.X,最终将这份迷恋提炼成为了一套在报社内部无人眼红的专业知识。韩德勒费尽气力才将这份针对黑人民族主义的分析塞进了《纽约时报》的底版。他小心翼翼地在文中引入了如下理念:有深度的黑人思想家们对待白人的态度很可能更偏向怨恨而不是钦佩。白人喜欢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更高一等,韩德勒却在文中用一则轶事戳破了这种心态:一位穿着得体的黑人这样感谢让他搭车回家的白人:“您这事办得太黑了。”像伊斯兰国度以外的大多数观察家一样,韩德勒也认为马尔科姆.X是一位富有魅力的表演者。此外他还在文中贬损以利亚.穆罕默德对于伊斯兰国度的发展缺乏兴趣。在伊斯兰国度内部,这篇文章造成了联邦调查局的阴谋以及四处流传的死亡谣言都没能实现的杀伤效果:“气场强大且头脑精明的马尔科姆.X如今已经盖过了以利亚.穆罕默德[原文如此] “。

马尔科姆.X一看到这篇文章就立刻向凤凰城打了一通请罪电话,在电话里他赌咒发誓自己与这篇文章毫无关系,这都是白皮魔鬼试图分裂伊斯兰国度的诡计。这一回马尔科姆.X几乎摆出了肚皮朝天的求饶姿势,他发誓今后他要告诉每一位记者,自己不仅接受来自以利亚.穆罕默德的命令,而且还要接受来自以利亚家人的命令,希望这样做能够弥补伊斯兰国度受到的伤害。不过平心而论,韩德勒的文章确实抬举了马尔科姆.X本人的地位。《纽约时报》在文化层面的分量堪称举足轻重,无论对于黑人还是白人来说都很有影响力。这篇文章在穆罕默德的圣殿墙外开辟了巨大的潜在观众群体,而且这些观众都是被马尔科姆.X吸引过来的——这些人就像他一样心思敏捷敢想敢做,完全不同于那些逐渐接受灌输、最终将以利亚.穆罕默德奉为神秘教主的小圈子。

5月份,《生活》杂志的摄影师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想要看看穆斯林对于伯明翰示威造成国家创伤作何反应。于是他来到马尔科姆.X 在纽约亲自主持的七号圣殿,参加了一趟空手道课程并且拍摄了课堂上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极富戏剧性:一团看上去像狗一样的模糊形状在半空中留下了一道环形残影,环形中间站着一个宛如舞蹈演员那样原地转圈的人。实际上此人是一位披挂整齐的穆斯林教练,正在“展示如何应对在伯明翰用来袭击黑人示威者的警犬:首先要抢过狗绳,然后全身用力将狗甩到半空中,转不了几圈就能把狗勒死。”这幅图景与穆斯林家庭祈祷的家常场景一起登上了《生活》杂志,将使大多数读者领进了不知所措的全新领域,同时也向穆斯林教派领导层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5月13日,就在金与夏特沃斯宣布了突破性的伯明翰和解方案之后不久,联邦调查局安排在凤凰城的窃听人员再次拦截到了一通马尔科姆.X打给以利亚.穆罕默德的请罪电话。马尔科姆在电话里忙不迭地声称自己正在尽力推迟这篇报道文章与读者见面,直到《生活》杂志在报道当中包含更多有关以利亚.穆罕默德的内容为止。他还答应以利亚继续驳斥打压后者即将退休的谣言。但是信使大人的态度依然很不客气。凤凰城方面很快就放出了消息:伊斯兰国度不打算针对《生活》杂志的专访文章发表任何意见,因为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仅仅围绕着马尔科姆展开。”

通宝推:吃土的蚯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